宋存国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河南 濮阳 457000)
浅析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
宋存国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河南 濮阳 457000)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确系一远古先民居住的村落,当时的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原始农业、制陶业、制骨业和渔猎业已经相当发达,其相对年代距今有四千至六千多年,他是南乐古老文明的见证,是南乐平原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标志。
仓颉陵;南乐;昌意;古繁水;骨凿;寇准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北20公里梁村乡吴村,面积2.6万平方米,1999年试掘证实,该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时期的遗存,以龙山文化最丰富。是研究豫东北地区文化序列的重要遗址。遗址上有仓颉庙,纪念造字史官仓颉,建筑有朝天门、仰圣门、万古一人殿、六书殿、道启尼山坊、㶓甲楼、钟鼓楼、厢房、配殿等,有宋代寇准的对联“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和明代碑刻等。
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吴村北,古繁水(今俗称漳河故道)之阳有一高台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地上建有造字圣人仓颉的陵墓和庙宇,地下便是远古先民村落遗址,因遗址上建有仓颉的陵墓,故取名为仓颉陵古文化遗址。
文化层距地表深度为3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3.7米,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分析,最下层为仰韶文化层,其次为龙山文化层,上层为商周时期的堆积,该遗址以龙山文化为主,主要器型有鬲、罐、甗(yan)盆,另外有骨针、骨凿、蚌刀等。遗址东西长160米,南北长159米。2000年8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乐地处中原,位于古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地势坦荡,土地肥美,河流密布,物产极为丰富,自古有“民物懋盛”之称(见明《正德大名府志》),南乐历史悠久,地位重要,东望岱宗,西瞻太行,南滨大河,北邻漳卫,“矗如巨防,扼为要津”(见清《一统志》),头枕北京,足蹬澶州,左拎景阳,右牵邺相,根本河南而襟带河北,为“九河绵络之奥区”(见清《一统志》),古往今来为兵家久争之地。这里是华北、华东的结合部位,与三省四县交壤,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20公里,东接山东莘县,南交河南清丰,西毗河北魏县,北依天雄大名,总面积624平方公里。
南乐地质主要分为淤、沙、碱三种类型。县西部属淤土质区,县北部为沙土质区,县南、东部多是碱质。区域日照时数2638.5小时,太阳辐射较强,年平均气温13.4℃,平时多风,属暖温带落叶林带,由于耕作历史悠久,原有的自然植被已不存在,主要是人工植被和野生杂草。
仓颉古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南乐县梁村乡吴村北300米处,距县城18公里,地势平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海拔49.2米,北纬36° 08′,东经115 °04′。东隔卫河与南乐寺庄乡为邻,西与北和河北省魏县相接,南与南乐元村镇交界,该地理位置属远古时代昌意城(黄帝之子昌意所筑)的核心地域。遗址的南侧、东侧为漳河故道,漳河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前1888年)从河北魏县王家井村循古繁水河道入境,经吴村北、仓颉陵前东流注入卫河,抗日战争时期主流已经北移,今仅余故道9公里。
(一)描述
南乐地处黄帝之子昌邑封地,后为颛顼高阳氏的畿铺地,夏禹分天下为九州,此地为冀兖二州之域,殷商时为京畿地,西周属卫,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属赵国,秦属东郡,西汉设乐昌县,西晋改昌乐属魏郡,后梁贞明二年改昌乐为南乐。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为避黄河水患,县城由谷村一带迁至今城。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边际,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在南乐历史上,这里也是州郡的边缘地带,但是南乐县虽属偏土僻壤,却自古被称为“秀杰之区、人文荟萃、贤哲递兴、代不乏人”,有“多君子之国”的盛誉。
1969年经发掘钻探曾出土大量砖瓦残砾、陶器残片。地下文化被翻出。仓颉陵文化层土质呈褐色,与周围淤土明显不同。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堆积深厚,内涵丰富。1999年9月县文物工作人员再次对其进行试掘,并做了层次分析。
第一层为耕土扰土层,厚度0.3-0.4米,土质较坚硬,为胶泥圡,有现代砖瓦块及灰陶片等遗物。
第二层为淤积层,厚度为2.2-2.4米,土质以沙土和淤泥土为主,上部不含遗物,下部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砖瓦片等遗物。
第三层,清灰黑土层(龙山文化层),厚度0.62-3.9米,上部土质较硬,胶性大,内含夹砂灰褐陶、泥质陶及石器、骨器,主要有鬲、缸、盆、罐、鹿角、石铲、石斧、骨锥、骨镞(zu)、骨饰件等遗物。
下部土质较松,内含大量的灰烬,烧土块及碳化粟粒,夹砂灰陶及泥质黑衣陶,器型有鬲、缸、盆、红陶环骨锥、蚌刀、高领罐等遗物。底部出土红烧土块、彩绘红陶片,龙山文化层下仰韶文化层。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确系一远古先民居住的村落,当时的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原始农业、制陶业、制骨业和渔猎业已经相当发达,其相对年代距今有四千至六千多年,他是南乐古老文明的见证,是南乐平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标志。
(二)仓颉陵
仓颉陵的历史早于仓颉祠(庙),始建年代不详,该陵为土筑,高为3米、直径13米的圆形大土冢,前有石翁仲、石狮各一对,二者之间有一座四柱三楹一楼式石坊,雕刻精细,气宇轩然。石坊正面横额上镌刻“仓颉”二字,背面横坊上阴刻花草、人物,刻制细腻,形象生动逼真,南乐旧志记载,石刻系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所置,为当时的南乐知县刘弼宽建立。
仓颉,相传为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上古无文字,以结绳为政。仓颉生有睿德,四目灵光。他观鸟兽爬行之迹与万物生长形态创造了文字,后人遵为字圣。据仓颉陵石碑记载,仓颉、史黄氏、南乐县吴楼村(今吴村)人,出生在这里,死后也葬在这里,即所谓“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传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仓颉出生在吴村北繁水河岸一颗大树下,因生就二目重瞳,故有仓颉四目之说,后来正月二十四日便为吴村庙会的日期,并一直延续到今。
(三)仓颉庙
仓颉庙依偎仓颉陵而建,位于陵西侧。据仓颉庙元朝延佑年间残碑及史籍记载,仓颉庙原称仓颉祠,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祠依陵而建,置昌意城中,但随着日月轮回,年代更替,兵灾水患,时毁时修,废置不常。仓颉祠时遭厄难,以至于不断废毁,又不断修葺(qi)至北魏时期,仓颉陵毁于兵燹(xian)。黄帝之子昌意所筑城池也成残垣断壁,几乎夷为平野,但时人尚能锥指其处,故《魏书·地形志》有昌乐县有昌意城的记载。昌乐即今南乐。
(四)大方碑
大方碑是仓颉庙内唯一未动其本来位置的石刻,保存基本完整,立于原仓颉庙头门内,东西相峙,俨如双阙。方碑为青石质,明天启七年刻石,有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帽为仿木建筑四角攒尖形式,顶部有宝瓶,四面斜坡,瓦垄为石雕,四条脊中各有垂兽一只,两碑形制相同,唯碑身文字各异。
(五)浮雕石柱
明浮雕石柱一对,系仓颉庙正殿前拜殿的建筑构件,通高3米,刻于明毅宗贞四年八月(公元1631年)。东柱宽三十厘米、厚三十四厘米。正面阳刻楷书“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庙”十一字。石柱背面浮雕盆栽葵菊图案,外侧雕刻莲花水草,内侧饰“鱼龙变化”二龙戏珠。图案皆高浮雕,花朵突出逼真,叶枝脉络清楚细腻,刀法娴熟练达,浮雕层叠,立体感很强。西柱正面宽二十九厘米、厚三十二厘米,阳书“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乾坤”,与东柱相对成联,为“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汝南傅振商题”。石柱背面和外侧画面与东柱大体相似,内侧雕以二龙戏莲,与东柱二龙戏珠异。两柱四角均以竹节装饰,把四面图案隔开。西柱上方有一题记,镌刻立柱时间和石匠姓名,原文为“崇祯四年八月初三日,石匠姚应民、宋大治、郑自先同立”二十二字。正面左下角阴刻“广晋后学王启聪镌刻”字样。二浮雕石柱是仓颉庙石刻群中的幸存者,仓颉庙毁后,被移至村中,现又被移到仓颉庙二门(仰圣门),石柱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明代末期的石雕艺术中,堪称佳品。
仓颉陵遗址属远古先民居住的村落,保存完整、内涵丰富,是存在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一)仓颉陵遗址
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文化遗存,文化层厚度达3至5米,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是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二)遗址
对于我们研究豫北新石器时代先民生产、生活及社会性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探讨华夏文明与东夷文化的结合及先商文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仓颉陵附属于遗址
仓颉乃中国文字的创造者,被称为“史皇”,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文字的创造发展起了主导性作用,对于研究中国文字史、文明史、史学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仓颉庙始建于东汉,成规模于唐,庙内碑刻林立,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K878
A
宋存国(1971-),男,汉族,河南濮阳人,本科,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