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豇豆防虫网覆盖栽培管理技术

2017-01-31 19:28:29莫伟钦苗兵兵吴代应
蔬菜 2017年5期
关键词:防虫网结荚豇豆

莫伟钦,苗兵兵,吴代应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东 东莞 523086)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防虫网覆盖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投入成本低等优点迅速在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全国大部分蔬菜产地,特别是南方地区应用极为普遍。防虫网覆盖是解决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光照强、温度高、雨水多、病虫害发生严重从而制约夏季蔬菜生产的有力措施。防虫网覆盖栽培,还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蔬菜,具有重要意义。豇豆是华南地区种植的重要蔬菜之一,由于露地栽培病虫害相对严重,采收期短,植株易早衰,导致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而防虫网栽培的应用改善了豇豆生产条件,虫害大幅减少,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提高,近年来得到了大面积应用。

1 防虫网室的搭建

1.1 材料的选择

防虫网是采用耐老化、耐腐蚀、无毒、高密度聚乙烯原料拉丝精织而成。常用颜色为白色,也可根据作物品种或天气状况等特殊要求采用黑色、银灰色等有色防虫网,种植豇豆一般选用白色。普通防虫网使用年限在5年左右,豇豆一般以孔径0.85 mm左右防虫网为最佳覆盖材料。

1.2 防虫网室的搭建

防虫网室一般为水泥钢架结构,采用33.7 mm(1寸)镀锌钢管为立柱,立柱柱脚采用水泥现场浇注。每个立柱之间跨度为3 m,柱与柱之间的顶端和中部用镀锌卡槽连接,卡簧固定防虫网,地上部高度2.5~3 m,大小可根据地块面积决定,一般每个网室面积以600~1 000 m2为宜,网室框架全封闭覆盖,在一侧留1 m宽的开门,方便操作者出入,门口同样用防虫网遮盖。

2 栽培管理技术

2.1 土壤选择

以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肥保水力强、排灌良好、微酸至微碱性的壤土为宜。种植前土壤要充分晒白,播种前要犁翻,耙碎土块,整地时要施足基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要求畦面土壤细碎,畦高约30 cm,畦宽包沟约1.5 m。种植前要对土壤消毒,可用多菌灵和辛硫磷400倍液对土壤进行喷施(傍晚进行)。

2.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抗逆性强,分枝少,以主蔓结荚为主,结荚集中,单荚饱满,产量高、纤维少、品质好的品种,并且要符合当地市民消费习惯。选择大粒、饱满、新鲜,发芽率90%以上的种子,种子的生产日期不应超过2年。

2.3 播种

2.3.1 播种日期

防虫网种植豇豆的播种期主要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秋播一般在8月中下旬。

2.3.2 播前整地

防虫网种植豇豆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应重施基肥,一般667 m2施充分腐熟的鸡粪3 500 kg,过磷酸钙40 kg,草木灰100 kg或硫酸钾25 kg。鸡粪全部撒施,磷肥及钾肥集中施于垄下。鸡粪撒施后深耕菜田30 cm,耙细耙平,然后起垄。豇豆耐干旱,土壤湿度过高会影响根系再生和根瘤发育,甚至引起病害,因此需采取高垄栽培。垄高20 cm、垄宽40 cm,垄距40 cm。

2.3.3 播种方式

播种前先进行选种,剔除瘪籽、霉籽和破损的种子。将筛选出的种子晾晒1~2 d。用种子质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枯萎病和炭疽病;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浸种时间控制在4 h以内,防治细菌性疫病。将晾晒后的种子用45 ℃的温水浸种,浸种时间控制在4 h以内,之后放置在25~28 ℃条件下催芽1~2 d,待有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栽培畦上开沟或开穴,进行点播,每穴播3~4粒种子,播深2~3 cm,株距30~40 cm。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对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补种,当幼苗长至3~4片叶子时进行定苗,每穴留苗2株。

2.4 田间管理

2.4.1 肥水管理

豇豆开花结荚前,主要以中耕划锄、蹲苗促壮为主,严格控制水分,否则会引起徒长,使开花节位上升,侧芽萌发,容易造成植株中下部空蔓(无豆荚)。一般播种后原则上视苗情浇水,初花期水分过多,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养分消耗过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养分而引起落花落荚。坐荚后,植株转入旺盛生长期,既长茎叶,又陆续开花结荚,此期需水、需肥量增加,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促进果荚伸长和膨大,增加结荚数,并保持植株较好的长势。一般幼荚2~3 cm长时开始浇水,以后每隔7 d左右浇水1次,做到浅浇、勤浇,严禁大水漫灌。豇豆追肥的原则是“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一般苗期施1次提苗肥,每667 m2追施尿素或复合肥5~10 kg。结荚期每667 m2追施尿素或N、P、K三元复合肥10~15 kg,以后浇1次清水,浇1次水冲肥,二者间隔进行。豇豆生长后期,可连续重施追肥2~3次,每次用复合肥15~20 kg,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持续抽生花序,提高结荚率,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2.4.2 植株调整

在豇豆蔓高20 cm时,用竹竿搭架引蔓,一般采用人字形架或X形架,架高2~2.5 m。在距植株基部10~15 cm处,每穴插1根竹竿,深度15~20 cm,每两竿相交,于上部4/5的交叉处放上1根横竿并用塑料绳扎紧。豇豆引蔓上架一般在晴天的中午或下午进行,不要在露水未干或雨天进行,避免蔓叶折断。引蔓要按逆时针方向进行。幼苗抽蔓后用吊绳牵引枝蔓,主蔓长到2 m左右时摘心,控制秧蔓伸长,以促使营养集中供于开花结荚,充分利用“回头花”,提高结荚率。开花期喷施5~10 mg/kg的萘乙酸,保花保荚。及时整枝、抹芽、摘心可以节约养分,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性能,调节秧荚生长平衡。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要及早彻底抹去,以保证主蔓粗壮。主蔓第1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都应在早期留2~3叶摘心,促进侧枝形成花序。

2.5 采收

豇豆在出苗后40~50 d即达到始收期;开花后10~12 d即达到商品成熟期,可陆续采收。具体的采收标准为豆荚饱满,显现品种固有的色泽,并且尚未“鼓豆”。采收过早,则产量低;若采收太迟,则豆荚容易老化,且豇豆落花落荚严重。当荚条长成粗细均匀、荚面豆粒处并未鼓起,但种子已经开始生长时,是商品嫩荚收获的最佳时期,应及时采收上市。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防虫网室栽培条件下,豇豆的虫害相对于露地栽培要少很多,主要以烟粉虱、豆野螟、美洲斑潜蝇、蚜虫、红蜘蛛危害较重,在播种前对土壤和防虫网进行1次彻底消毒,豇豆整个生长期间基本可以不再喷施杀虫剂。病害主要有煤霉病、锈病、白粉病、病毒病等。

3.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3.2 农业防治

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深耕晒地、清除田间杂草和植物残体等措施,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品种是农业防治的关键,科学协调的栽培管理是农业防治的基础。

3.3 物理防治

3.3.1 网室隔离

加强网室管理,在生产期间,网室要密封,网脚压泥要紧实,棚顶压线要绷紧以防夏季强风掀开。平时进出棚室要随手关门,以防蝶蛾飞入棚内产卵,同时还要经常检查防虫网有无撕裂,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网具,一旦发现应及时修补,确保网室内无害虫侵入。

3.3.2 粘虫板诱杀

利用部分害虫对颜色的趋向性,可在棚室内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胶板进行诱杀,胶板规格为25 cm×40 cm,每667 m2悬挂30~40块,当胶板粘满害虫时,重涂一层机油或更换新板,7~10 d更换1次。

3.3.3 杀虫灯诱杀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

3.4 生物防治

生物药剂的应用,可利用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浏阳霉素、BT、新植霉素等生物药剂防治多种病虫害。

3.5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的使用应对症用药,正确掌握施药时机,轮换使用农药种类和采用配方施药,并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防治豇豆主要病虫害的化学药剂有:蚜虫、烟粉虱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5 000倍液防治。豆野螟可用2.5%功夫乳油2 000~4 000倍液防治。

豇豆煤霉病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50%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2~3次防治。锈病用40%福星乳油2 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10%的世高2 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防虫网结荚豇豆
夏季当家菜——豇豆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6:40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24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6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农家参谋(2020年5期)2020-01-03 09:07:55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上海蔬菜(2016年5期)2016-02-28 13:18:02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