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姣媛 广西艺术学院
蔡智花鸟画率性而不失童真,图式个性而自立,有自己独特的面貌,气势磅礴,笔墨精湛,图示新颖,具有当代画家风范,是中国画大写意发展史上的新风貌。本文通过气势、形式、笔墨三个方面分析蔡智花鸟画作品,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蔡智的画。在题材的选拔上,对花鸟草木寄情以表达自己胸中之大志,立足于广西本土,用现代人的观念,对中国花鸟画开启新思维、新模式,创造出一幅幅经典之作。
单纯追求画面张力和冲击力是与中国画传统审美观念相悖的,蔡智的作品《国风》画面描述的是夸张过的牡丹形象,冲击力极强,姿态婀娜,胭脂加明胶使画面稳重,温润且雅丽,艳而不俗,又用重墨枝叶缠绕,使画面在对立中统一,清新脱俗,雅正不阿,色彩纯正。他的画,构图饱满,对比强烈,平面构成极强,整体统一而和谐,在其最初,一直研习传统,首先从书法开始,书法功力深厚,为后来的笔墨功力奠定了基础,文化修养深厚,读传统,知世故,下笔才能强而有力,线条刚劲。
蔡智说:“国画中的韵是先天的,犹如声乐中音质,笔是后天的,靠功力靠练习得来的。”而蔡智的画首先韵味十足,节奏韵律充沛,骨法用笔使画面多了几分刚气,蔡智的画中满足了正、高、清、雅这四点要求,使张力和冲击力融会贯通到画面,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
蔡智的构图程式可谓是新颖的,因图式个性的突破而自立,节奏感、局部构成能把各种物象统一在画面的整体节奏里,语言统一。
花鸟画有过去的成就,也必定有将来的辉煌。花鸟画经历千百年来的延续和发展,慢慢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和代代相传的固定题材。中国画天人合一,缘物寄情,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不在于你画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表达主观情感和体验笔墨精神的,但是题材单调,风格接近,作品缺乏新意已成为当今花鸟画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力,创造新时代花鸟画,已成为有志变革花鸟画同人们的重要课题,蔡智说:“找到一个别人不画的题材,找到它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把它画出来就成为自己的语言形式。”
生活来源于艺术,同样自然风景也是花鸟画的资源矿藏,自然景象有生动的题材,是花鸟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以蔡智老师的画作大部分都是写生创作,从写生中汲取、观察、捕捉,发现新的题材,形式构成上追求现代感,广取博收,吸收一切有益的因素构筑现代美,笔墨上尽量丰富耐看,将山水画中丰富的笔墨技巧,特别是黄格胜的笔墨融合到大写意中。如山水画中的磅礴气势,整体处理,韵律节奏,皴擦点染等手法融汇到花卉中,以使其丰富多样。
正如哲学里所说“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潘天寿说过:“泼墨须在平中求不平,不平中求大平。”“泼墨须在模糊中求清醒,清醒中求模糊。”何为“模糊”?干湿浓淡墨色间的自由渗化,朦胧一片是也;何为“清醒”,笔笔清楚醒目是也。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如蔡智的《绰约风姿》画中是一株滴水观音,挥洒豪情,姿态优美,笔法有情趣,有节奏,局部构成把各种物象统一在画面的整体节奏里,语言统一,墨点的节奏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思想,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模糊的地方皴擦,使画面有虚有实。一株滴水观音有枯叶,有绿叶,两种鲜明对比是对生命的渴望和惋惜,顺着自身情感去表达物象,将花鸟草木寄以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壮志胸怀,这是蔡智在多年的绘画中一直秉承的观念。
笔笔清晰而又模糊,使画面有对比,有统一,墨色明快清醒,大块整体对比,单纯中求变化,这即是蔡智的笔墨在花鸟画中的自我体现。
总体来说,蔡智的花鸟画兼具形式感,语言统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独具特色,是漓江画派中别具一格的体系。在新的形势下,蔡智的绘画又有所突破,将色彩构成、平面构成融会贯通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形成自己的新风貌,并且带领我们打开新思维,具备现代思维和现代审美,才能使中国传统绘画顺应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