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炯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山西 兴县 033600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王晓炯*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山西 兴县 033600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这也是档案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同时也是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档案管理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引用新技术。同时利用信息资源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本文分别对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内涵、发展、以及管理措施做以下几点思考。
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档案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刺激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新形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有效的促进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指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也就是由原来的档案实体向档案信息化转变。[1]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基础设计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规范标准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档案人才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指:档案设备与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这是档案信息传入、输出和资源的共享的先决条件,只有引进先进的档案设备,建立信息网络,档案信息建设才能够顺利进行。
(二)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受、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的进步与否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水平。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资源数据库建设,收集档案信息资源。
(三)规范标准建设是指: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的存储等方面进行的标准化管理。通过严格制定各种标准、规范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应用系统建设主要指: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应用、和安全等方面,它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高低。
(五)人才建设是指: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人才是关键,档案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启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加强对掌握档案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与投入,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基本了解,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十分必要,应该如何去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可行性办法,仅供参考。
(一)加强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共享十分重要。在信息化建设中争取打破技术的局限性,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网上办公的应用,使信息的生成、归档流程网络化。加强资源共享体系建设,[2]抓住重点难点,制定档案信息共享,从实际需求出发,注重效率,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积极做好资源共享工作。
(二)加强数字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所谓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档案信息形态。它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档,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目的是能够及时有效的满足需要,实现资源共享。档案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服务效率,这也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服务的具体要求。数字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怎样有效提高档案的数字化水平,首先,要根据一定的规则,确立实际的工作方案,在工作展开的同时,进行大力监督。逐渐深化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程度。其次,优化档案信息数字化所需要的具体资料,对于有明确规定的图文档案文件要力求做到实现全文检索。同时,也要加大相关设备以及管理人员的投入。把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有效结合,根据具体需要和各自的特点进行合理归档。加强数字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保护档案文件,特别是对档案原件的保护。因此,要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制定具体的有效措施,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水平。
(三)完善档案信息化的具体工作
档案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和统一。档案信息化工作要求高效、平衡、协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其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3]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根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执行,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具体工作中,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责任,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其二、完善管理体制。在档案信息化的具体工作中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性,互相配合,不管是管理人员、技术员工要同步建设,上下统一,统筹管理,共享资源,把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高效的管理方式,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应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向档案信息化转变,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及服务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工作,这就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确立合理的管理模式,积累良好的管理经验,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质量。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进行不断地学习与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根据服务对象的现实需要改变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方式。确保档案信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为大众的需要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
总而言之,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归档、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信息的准确性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有效的保障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相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档案管理工作一定会快速发展。
[1]夏燕玲.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云南档案,2010,03:29-31.
[2]郑月.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17:192.
[3]熊伟.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172-173.
王晓炯(1986-),女,山西忻州人,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G270.7;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