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浅谈大学生恋爱挫折成因及对策
杨超越*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恋爱已经是高校里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并且没有完全走入社会等因素,大学生恋爱挫折现象日趋严重,因大学生恋爱挫折出现过激行为的惨痛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育已经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要做到针对性和有意义的教育,就要了解大学生恋爱挫折的成因,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结合当代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浅谈大学生恋爱挫折的成因及对策,让大学生对爱情有更深刻的理解,正确去面对恋爱挫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恋爱挫折
“挫折”一词,现代汉语解释为压制,阻碍。从心理学分析,恋爱挫折就是在恋爱过程中所产生的心里痛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则是指男女一方在向对方表示爱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1]根据前人的研究,结合当前社会,笔者认为恋爱挫折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交往的过程中,碰到自身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使得负向情绪被激发出来,所表现出的内在联系和客观形式。这种内在联系和客观形式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就是恋爱挫折现象。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在恋爱中,受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恋爱挫折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恋爱动机不纯、恋爱随意、双方性格不合等,最典型的失恋现象只是恋爱挫折的一部分,预示着恋爱关系或者近似恋爱关系决裂、断裂,其行为是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深的一种。由于一部分大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有限,采取消极的方式对待恋爱挫折。常见的这些行为包括:颓废、自残,还有轻生这样的极端行为。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来分析大学生恋爱挫折,从而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减少大学生因恋爱挫折发生的悲剧,能够正确面对恋爱挫折。
(一)恋爱动机不纯
结合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当今我们经历在一个速食爱情和快餐婚姻的年代,大学生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有的大学生并不清晰恋爱的目的,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恋爱的初衷,“以将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人极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到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是因为意识,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在行动之前,总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施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要想更好的实践,就需要有正确的意识去指导实践,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恋爱没有真正的认识,对于恋爱的动机没有正确的认识,恋爱出发点盲目,主要表现为:(1)盲目爱,不计较恋爱结果;(2)满足虚荣心,证明自己有魅力;(3)寻求生理满足刺激,排解内心的空虚寂寞;(4)好奇心(5)赶潮流。除以上五点外,大学生恋爱还包括一些功利性的动机。因种恋爱动机意识就不能更好的去指导实践,恋爱就不能一帆风顺的。
(二)恋爱自我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的,感情也一样。当两个人在一起,是一个统一体,但这统一体中的双方又处在对立面,不断“斗争”,磨合,适应,使得这份感情不断得向前发展,任何能够走到一起的两个人都是“同一的”,不是在把握统一的时候,放弃对立,没有一份长久的感情是靠一个人的付出。大学生一般处于17-23岁这个阶段,正是我们感叹的90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用“自然真实”来形容他们的性格,而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袁辛则强调“个性张扬”是他们的性格标签。[2]在恋爱中敢爱敢恨,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发生争吵,促使恋爱矛盾升级,引发恋爱挫折。大学生因为恋爱自我化,产生恋爱挫折表现为:性格不合、无法沟通、单方付出,除以上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使得大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因恋爱自我化产生的恋爱挫折,导致分手。
(三)性无知,性错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性革命对我国大学生恋爱观影响最为明显,西方人的恋爱属于“探究”式,特征是自由、开放、勇于冒险,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感受,不会顾虑太多关于恋爱的结果,西方爱情重视恋爱,轻婚姻。[3]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出现以“性格命”“性解放”为主导的思潮,因为这种性革命思潮涌入我国,对青年人的恋爱观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由于受这种社会意识,西方性观念的影响,他们渴望打破中国传统的性观念束缚,一部分大学生的恋爱不再以结婚为目的,更注重的是生理的体验,寻求的是生理的满足和刺激,很多学生因为对“性无知”或“性错知”,不仅对自己造成了危害,同时也危害了社会。
2003年,就读浙江某大学的卢美云经朋友介绍与男友黄某相识,在实习期间怀孕两次,2004年第一次怀孕,因卢美云尚未毕业,她做了人流,同年6月,她第二次怀孕,怀孕期间被男友抛弃,分手后的卢美云决定报复黄某,2004年11月底,卢美云叫来朋友吕某,用汽油引燃黄某的小货车和批发部,造成财产损失40多万元。最后经法院的审理,卢美云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2012年10月14日12时许,乌鲁木齐市北京路某大学一在校女生婷婷(化名),在宿舍楼卫生间内产下一名男婴后窒息身亡。
2013年12月17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茭菱校区,大一管理系的一名女生在厕所内生下男婴后,将男婴遗弃在厕所,自己则去教室继续上课。
2014年9月14日,山东临沂费县消防大队费城中队接到报警,称在辖区一所高校的女生公寓内,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凌晨三点钟感觉肚子不舒服,随即进入厕所,在厕所内生下一女婴,初生的女婴不慎滑落在厕所…
类似上述的恋爱挫折现象还有很多,应该得到我们社会的高度重视。
(四)恋爱认识局限性
现象和本质是马克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一对重要的范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我们要通过一个类中的个别现象来找到个体的个性,如果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仅需要认识一个具体的人,知道他作为人类的普遍性,还要知道他区别于其他人的个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在恋爱的过程中,容易被对方的一些表象所蒙蔽。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真正的爱要有量变的积累,从喜欢到爱需要一个过程,真正的爱情从喜欢到爱需要经历一个量变的过程,最终质变为爱的感情会更牢固一些。而当今的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恋爱认识局限性,把喜欢当作爱,把爱情更加神圣化,只顾眼前的感觉,而不会深入去了解对方,容易被对方的表象所蒙蔽,最终遭受恋爱挫折的苦恼。常见因表象蒙蔽的恋爱挫折表现形式多是情感欺骗,因网恋引发的居多。
互联网的出现,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范围,网恋是一种新的情感交往方式,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网络中的人比较复杂,大学生未经世事,对待事物的分辨能力有限,被一些不法网友美丽的辞藻,广阔的学识,骗取了信任,轻则被骗取钱财,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大学生因网恋被诈骗抢劫、甚至杀死的报道。
2012年西安城南大四男生小张,被“网恋”对象以安排工作为由,骗取了1.5万。2014年河南18岁大学生小雨(化名)被网友以谈恋爱为名骗至河南焦作遭强奸,后被威胁成为对方的性奴两年。2016年湖南18岁失踪女大学生因会网友被奸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基本特征,根据这个原理,要解决大学生恋爱挫折问题,我们不能单一从个体出发,探究解决办法,要把社会和大学生个体联系起来进行探究。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场所,所以也应发挥在大学生恋爱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发挥家庭和学校恋爱教育的主导作用
从家庭角度,家长应注重言传身教,加强对子女的恋爱道德教育,以身作则,同时也要配合学校,让子女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学校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主体,在恋爱教育上,在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同时,应进行恰当适度的全面性教育,正确的性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以及性道德水平,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家庭观,道德观,增强大学生性的责任感。从而减少因性引发的恋爱挫折,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二)大学生个体学会运用马克主义哲学去解决恋爱挫折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讲:“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基本要素。[4]马克思的这句话深刻诠释了爱情的含义,我们大学生要理解爱情真正的含义,认识恋爱的本质,明确正确的恋爱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盲目去爱,这对自己和对方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恋爱态度。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真正的运用到自己的恋爱实际中,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端正恋爱动机,不盲目爱,不轻率爱,多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学会思考,学以致用,减少不必要的恋爱挫折。
恋爱中,两个人是不同的个体,各自的经历也是不一样的,自然在恋爱中对待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难免会产生分歧。为了减少因恋爱中矛盾引发的恋爱挫折,大学生面对恋爱中产生的矛盾,应学会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解决矛盾,有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改正自己、改正他人、或者宽容他人而解决的,这统一体中的双方又处在对立面,不断“斗争”,磨合,适应,而使得这份感情不断得向前发展。[5]
很多大学生把恋爱完全神圣化,渴望一次就成功,有恋爱的存在,就会有恋爱的失败,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去认识恋爱挫折,它可以让人变得更成熟,大学生不能因害怕恋爱挫折,不去实践,沉浸在言情小说,沉浸在想象世界中。面对恋爱挫折,恋爱失败,要有一颗平常心,学会总结,这样才会知道什么样的另一半适合自己,让自己拥有幸福的爱情。
大学生恋爱已经普遍化,恋爱挫折对于社会、高校、个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以当代大学生为出发点,浅谈大学生恋爱挫折的成因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坦然面对恋爱挫折,去减轻因恋爱挫折产生的身心伤害,健康成长。
[1]刘志翔,毛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6-88+138.
[2]尹秋云.高职学生恋爱挫折分析及恋爱教育内容建设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22-24.
[3]朱宇.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规范引导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邓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恋爱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7:58.
[5]严筱菁.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
杨超越,吉林大安人,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G
A
1006-0049-(2017)06-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