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义 丁连涛 朱 宇
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经济新常态下东北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孝义 丁连涛 朱 宇
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经济新常态,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毕业生总数不断增长,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始终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特别是地处东北地区的高校在毕业生充分、满意就业方面存在许多压力,本文认真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东北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为促进东北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经济新常态;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毕业生总数不断增长,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始终突出[1]。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达到795万人,同比2016年增加3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讲话指出,要以学生为本,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细致全面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千方百计为他们寻找就业岗位,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达成就业愿望。因此,认真分析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模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IT、互联网等相关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相应的传统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相对过剩的问题依旧十分明显。特别是地处东北地区的高校,在就业市场建设方面存在巨大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行业压力
2015年以来,随着制造业的疲软,相关专业需求有所下降,如机械、材料等传统专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部分汽车、机械等专业学生投身到了互联网行业,从长远看,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区域压力
东北高校的就业市场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全国处于垫底状态,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企业有效需求岗位明显减少,人才需求不如沿海发达地区旺盛,同时企业待遇等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逐年下降,这与追求高质量就业的毕业生求职期望不能达到充分匹配。
(三)人为压力
受家庭对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影响,多数毕业生并不希望到离家远的城市去工作,由此带来的就业选择面就会大幅减少,就业难度进而加大。东北高校以东北地区生源为主,但东北人才缺口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对大部分有志在东北家乡建功立业的毕业生来说,失去了很多到省外优质企业就业的机会,就业的难度增大。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2]。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各高校应继续把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高校就业部门要在就业市场拓展和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因为就业市场建设关系着学生能否充分、高质量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面向重大需求输送人才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东北高校应当坚持“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支柱型产业和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走访力度,积极围绕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地域和行业布局[3]。
(二)大力拓展基层项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工作
当前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基层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高素质人才。经济新常态下,东北高校应当多措并举,不断畅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渠道。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中央基层项目,巩固并扩大实施东北地区地方基层就业项目。
(三)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全面协同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东北高校要努力将“地理劣势”转化为“区域优势”,坚持协同推进,注重区域资源整合,通过强校联合、校地协作的方式,不断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高校间各类协作体建设,积极发挥“东北五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东北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优势,举办好东北地区毕业生就业创业大市场,努力打造东北区域规模最大、质量最高、针对性最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集散载体和平台,为毕业生实现充分、满意、安全就业提供基础性保障。
总之,经济新常态下做好东北地区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因此,我们应当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实施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项目和计划,真抓实干,精准发力,努力开创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工作新局面。
[1]丁连涛,朱宇,鲁凯,牛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提升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03):5-9.
[2]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新长征,2015(12):7-18.
[3]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612/t20161205_290871.html,2016-12-05/2016-12-16.
*吉林大学2016年就业创业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校院两级就业市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Y201607);吉林大学2016年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及就业质量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GY201616)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3;F
A
1006-0049-(2017)06-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