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花
(苏州市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江苏 苏州 215600)
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民歌艺术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挤压,以至于初中生在音乐课上对民歌学习的兴趣不大,教师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应想着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民歌教学的重要性,品味出民歌艺术的魅力。
传统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民歌艺术的教学极为忽视,教师和学生都把教与学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探究学习的乐趣,导致音乐课上学生学习的兴趣低下,既不利于学习的进步、乐感的培养,更加不利于传统优秀民歌艺术的传承。传统初中音乐课民歌教学方式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工具的局限:一些基本的民歌乐器接触少,未能很好借用多媒体工具教学;课堂氛围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程秩序紊乱;未能把握民歌教学的中心:教师未能指导学生领悟民歌中的真正魅力;创新意识低下:忽视了学生的创作实践与体验;偏离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重要学习地位;教学手法单一:重复运用一种教学的设计;教学内容单一:知识扩充少,歌曲单一。这些都是现今许多初中音乐课进行民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极大的阻碍了初中音乐民歌教学的发展,很有必要就此方面进行研究,加以改进,以获取在民歌教学方式上更大的进步。
信息化科技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先进的设备都被引用到各行各业,像视频、图形、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使用都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初中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先根据教学的内容,确立预制相关联的乐器是否有实物展示,然后考虑如何借用多媒体完善教学设计。例如某初中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茉莉花》这首广为传颂的歌曲的时候,就可以借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的开始,教师在PPT上展示了茉莉花的美丽图片,并借用多媒体播放了本首歌曲的一些知名演奏视频,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此歌曲的世界化展示。在教唱学生的环节中,边教唱一边对比视频教学进行纠正,有条件和才能的时候,教师现场演奏《茉莉花》的二胡版,加深学生对本首歌曲的印象,同时也增添了课堂的色彩,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通过有动画的声频,更乐于感受歌曲中蕴藏着的美感,进一步去体会其中蕴藏着的深深的文化魅力。
课堂的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音乐课上,更是如此,与数学、外语等基础理论课堂不同,初中音乐课在让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同时,更能陶冶学生的精神,把学生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拉出来,带着愉快的心情,边玩边学,体验音乐真正的美,所以在民歌教学课堂上,教师首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再像之前一样沉闷的进行教学,而是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跟随着教师的步伐,逐渐深入的了解、品味民歌艺术中的美。例如某初中初一(3)班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青春舞曲》,这是一首新疆民歌,非常轻松愉快的一首歌曲,教师考虑到这一点,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就先为学生播放一首现在学生喜欢听的流行动感歌曲,然后,教师向同学们播放一首新疆歌曲——《大阪城的姑娘》,在PPT上展示各种新疆美景的图片自由切换,并鼓动班上的同学自由发言,就自己对新疆的风土人情特色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做完这些之后,教师再转入本节课歌曲的学习,并鼓动学生们跟唱,教师打节拍,体验歌曲中的快乐情绪。如此一来,课堂肯定不在沉闷,学生们一个个都鼓动起来,跟随着节律放松自己,愉快学唱,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快,教师教学起来也会更加轻松,真正领悟到民歌的无穷魅力。
在初中音乐的民歌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的帮助学生学习好民歌艺术,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单靠音乐课本上的一些歌曲是不够的,教学需要拓宽民歌教学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很好的来培养学生的民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初中生学习《沂蒙山小调》这首极具特色的山东民歌的时候,教师在此之前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任务,根据各自的喜好,推荐一首山东民歌,并上网查找山东民歌中的特色,然后根据学生的推荐, 教师选取了《绣荷包》《包楞调》这连个具有代表性的山东民歌进行拓宽学习与欣赏。在《沂蒙山小调》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向学生们讲述了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本首民歌中所蕴涵的感情,同时在本首歌曲学习完了之后,教师在播放学生推荐的两首民歌来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除此之外,教师还给班上的学生呈现了另一首民歌——《小白菜》,这是一首河北民歌,与《沂蒙山小调》的曲调骨架相似,但在音乐形式上存在差异,可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进行对比,领悟其中的精髓。如此一来,初中民歌教学就具有了更大的意义,而不只是一种教学任务完成的方式,音乐课堂丰富多彩,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的民歌音乐知识。
与传统初中音乐教学方式不同,在本次研究的民歌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了“一听、二唱、三体验”的教学方式,实施民歌体验教学,让学生真正透彻的理解民歌文化中的内涵。例如在蒙古族民歌——《牧歌》的实地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班上的同学认真倾听三遍歌曲,然后向学生讲述无伴奏合唱和一段体相关的音乐知识,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的优美旋律。把班上的同学分为简单的四个声部,即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和男低音,进行分步教学,边教学的过程中边给予学生们有关内蒙古风情的形象比喻,并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像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之后时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为主导进行教学,在乐曲欣赏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歌曲中蕴藏着的感情和所表达的思想,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从歌曲中读出浓郁的草原气息,对牧民劳动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歌颂和爱慕之情。学生能真正的体验到一首民歌中蕴藏的感情和表达的思想,体验民歌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民歌艺术代表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一步分,汇集了不同民族许多优秀的歌曲,反应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到的乐谱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和传统文化感悟能力来说十分必要,从某个层次来讲,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便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一个现代音乐饱和的时期,接触现代流行音乐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加强对民歌艺术的教学旨在强化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之情,体验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发现美,发现各民族特色,以及不同时代我国人民在音乐中主要表现出来的感情。与此同时,民歌中也蕴藏了许多独到的乐理知识,像传统乐器与民歌的结合、各种腔调、曲调等,都是现代音乐中所没有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很有传承下去等额必要性。民歌教学还可以丰富初中生的音乐课堂,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综合上述来看,民歌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是十分必要的,值得被推广。
总之,民歌教学在初中音乐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其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所以本文针对此主要提出了民歌音乐教学上的四点创新方式,主要在教学工具、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体验教学这四大方面上,融合这些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真正在课堂上展现出民歌独到的魅力,把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