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屏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新形势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彭玉屏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桑植民歌在中华民族传统歌谣中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在当今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和发展桑植民歌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桑植民歌的价值进行重估,阐述桑植民歌传承意义并研究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促进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新形势;桑植民歌;传承与发展
桑植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下,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张家界地区聚居的土家族、苗族和白族等民族群体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保持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传承日渐式微的地域民族文化传统,发掘保护地域民族文化瑰宝,并使之发扬光大,在世人面前展示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已然成为民族地区音乐人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桑植民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体裁取材广泛,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容包罗万象,其曲调丰富多彩,其旋律优美流畅,加上明快的节奏和自成一格的衬调、衬腔,在中华民族的歌谣史上极具地域风格和民族色彩。近现代以来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和拓展,特别是在张家界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热潮之下,桑植民歌的艺术价值和经济开发潜力日益凸显,成为张家界地域旅游品牌的一张闪亮名片。张家界源溯大荒,历代先民迁徙融合,依山而建,择水而居,使得桑植民歌显现出多样的民族特色。如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摆手歌》,源自祭天祀神,对土家先人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蛮荒开拓史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演绎,展示了土家族寓居山国生生不息的劳动生活场景;土家族流传已久的梯玛歌更是鸿篇巨制,其曲调肃穆深沉,其词句洋洋洒洒多达万行,对土家族萌发渊源、天道探求、山河星辰、婚丧嫁娶、生养死葬多个方面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白族祭祖歌则以雄浑厚重的音调载歌载舞,抚今追昔,感怀天地日月,人祖神灵,将白族文化的传承史以歌谣形式进行了细致梳理。这些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不仅在纷繁动乱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传承着民族精神,叙说着世事变迁,而且在现代张家界地区各族人民的语言习俗、生产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桑植地处武陵山脉中段,自秦时设武陵郡以来便已开发,但由于山川阻塞,地势崎岖,长时间的地理隔绝和文化闭塞,其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较为落后。桑植民歌却得益于此种密闭的地理文化环境,较为完整全面地保留了诸多原始宗教和生产(如反映远古祭祀风俗的《傩腔》和先民劳动场景的《薅草锣鼓》)的地方歌谣。桑植人有崇“三”的习俗,日常生活中以“三”为吉,见“三”为喜,桑植民歌中的三句体歌词结构就较好地突出了崇“三“习俗,三句体歌词结构在中国民歌的发展史上也极具特色,为民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鲜明的佐证。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桑植民歌起源于远古农耕社会,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劳作之中,先民们勤劳质朴的品格、粗豪奔放的个性、幽默诙谐的言词、风趣欢乐的打闹都成了民歌艺术创作的源泉,并具化为鲜明的艺术风格。经过数千年的嬗变交融,桑植民歌形成了以山歌、小调以及礼仪歌与傩腔等为代表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歌内容涵盖面极广,民歌曲调推陈出新,极具艺术生命力。桑植民歌虽然发源于田间地头,但曲式结构却严谨规范,曲调体裁多种多样,特别是桑植民歌中独有的衬词运用方式,使桑植民歌在进一步烘托环境气氛和深刻揭示主题人物的内心情感剧烈变化等场景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令人叹为观止。张家界地区方言属于北方语系,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调,桑植民歌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润腔方法以及多种多样的气声演唱技巧,其中的奥妙更有待民歌演唱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的发掘和探求,桑植民歌的独特表演形式在声乐演唱方面也别开生面,独辟蹊径。桑植民歌在情感的表达上千变万化,其运用手段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桑植民歌中既有浑厚圆润、优美嘹亮的山歌,也有深沉抒情、低吟浅唱的小调;既有活泼欢快、曲调鲜明的花灯,也有如泣如诉、愁肠百转的曲艺,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还有激越高昂的劳动号子,还有雄壮浑厚的薅草锣鼓,大革命时代以来,桑植民歌中更创作出一大批意义深远、经久传唱的革命歌曲,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革命的爱国情怀。
桑植民歌是张家界地区各族先民在数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孕育创造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在世界民族音乐史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张家界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史上,桑植民歌在张家界各族人民性格养成、风俗演变、生活秩序、文化传承中起着潜移默化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如同滔滔澧水,亘古以来,长流不息,润物无声,不知不觉为聚居张家界的一代又一代各族人民烙上了鲜明的文化印记。在新时期的历史环境下,对桑植民歌这类音乐文化遗产进行及早有效的保护和深入发掘整理以及全面科学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护脆弱的民族艺术同时,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以巨大的文化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源动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历史悠久的桑植民歌在新时期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挤压和挑战,严重影响到了这一优秀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桑植民歌作为口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自身极易流逝、演变和讹传。随着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浪潮的侵蚀,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遭遇了空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传统受众的流失以及传承人员的锐减,加上张家界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年落后,对地方民族音乐的扶持力度不足等原因,一直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桑植民歌传承保护机制。更值得警醒的是现代青少年对本民族本地区音乐文化的漠视和无知,而对西方流行音乐则盲目尊崇,哈韩哈日,追星成风,严重扭曲价值观念和社会导向。种种危机导致桑植民歌音乐文化遗产正处于后继乏人、发展无力的困顿局面,为避免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濒危和消亡,急需举多方之力,集多方之智,全面振兴民族音乐文化。
(一)加强引导和宣传力度,建设民间保护组织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扶持机制,加大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民族文化发掘、整理的资金扶持投入,在尊重传统、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打造一批民族音乐文化精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各种传播方式,增强桑植民歌吸引力、创造力,扩大桑植民歌受众面、覆盖面,吸引世界各地各民族共同致力于桑植民歌的学习、研究、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培养一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精心搭建民歌交流传承平台,推出一批叫得响的民族音乐文化固定节目,推动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二)与时俱进,提升传承工作水平
坚持传承发展和弘扬创新相结合。一方面,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发掘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对民间当代创作的优秀桑植民歌进行必要的搜集整理,力争多出精品。由于桑植民歌口口相传的特性,同时加强对文字、乐谱资料的搜集整理。近年来,张家界市民族古籍办在桑植民歌的发掘整理上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会同桑植县民委和桑植文化局等单位,对历年收集的数千首民歌进行认真梳理归类,并从中筛选出七百余首优秀作品,辑录为《桑植民歌》。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的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加强桑植民歌的改编工作。原生态的桑植民歌源于大众生活,虽然具有质朴的艺术气息,但也存在着形式单一、表现力不足、唱腔较为简单等弊病,部分民歌的歌词内容缺乏创新意识,拘泥于历史,严重与新时代新生活脱节,不易为新时期受众所理解接受。要激发民歌经久传唱的生命力,就必须对其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加工处理,使之跟上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具备时代气息,传唱时代经典。在桑植民歌的改编过程中,注重汲取现代音乐元素的养分,在保持桑植民歌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采用多声部演绎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曲式结构,强化声部和谐,结合现代艺术的手法充分展现桑植民歌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对歌曲刻画的艺术形象进行升华,在诸多现代的改编曲目中,涌现了《挑担茶叶上北京》(白诚仁)、《甜甜的山歌》(鲁颂)、《心头爱》(王佑贵)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优秀作品。
(三)以建设国际旅游新城为契机,加快桑植民歌的普及传承
张家界作为湖南的旅游产业龙头,知名的旅游胜地,在打造旅游文化精品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下实功夫。四海游客在饱览大好山水风光的同时,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更是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桑植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在张家界旅游文化事业的版图中势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通过深层次的发掘,新理念的改造,多渠道的整合,全方位的包装,再加上新媒体的巨大效应,把优秀的桑植民歌资源打造成为张家界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在提升张家界旅游城市品位、展现张家界旅游文化内涵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创造出极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桑植民歌的认识和保护的自觉性。
(四)与教育事业相结合,拓展传承平台
新时期以来,从国家层面致力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设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的发展窘境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的重视,对桑植民歌的抢救性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也纳入了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多方努力,2006年桑植民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桑植民歌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桑植民歌的艺术传承理应生生不息。单纯依靠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以及少数专业人士来研究民族音乐,永远无法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全面健康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不应只是陈列室内的标本,它应该植根于社会大众和社会发展的沃土,才能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所幸的是张家界地区的部分高校已有先见之明,经深入调研,多方论证,桑植民歌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业已进入大中专学校,在众多大中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的热潮。有志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传承的莘莘学子,经过艰苦努力,十年磨剑,薪火相传,必将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重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以桑植民歌为代表的湘西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定生机勃发,活力无限。
在新时期的文化多元融合的大环境中,桑植民歌要实现有效传承与更大发展,就必须紧扣时代发展脉博,不断升华创作理念,依托旅游经济平台,努力推出精品力作,在教学与实践中大胆改革创新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自觉保持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音乐文化工作者的任务和挑战。从实际出发,借鉴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民歌艺术发展经验,海纳百川,取长补短,积极推动桑植民歌走进课堂,走入生活,走近群众,走上舞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传承发展桑植民歌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现民族传统音乐风采贡献自身的力量。
[1]邓集勋.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的探讨[J].戏剧之家,2014(11):95.
[2]何益民.新形势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桑植民歌为例[J].艺术科技,2014(04):47.
[3]周新娟.探寻传承桑植民歌之路[J].艺海,2013(06):90.
[4]易果平.论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12(12):196.
[5]覃海建.桑植民歌在旅游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222-224.
[6]向佐绒.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J].艺海,2010(08):133-134.
[7]舒达.论桑植民歌[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16-18.
J642.22
A
彭玉屏(1987—),湖南 人,本科,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文艺法学部,研究方向:民族声乐表演。
本文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科研项目“乡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实施研究——以湘西地区乡土音乐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项目编号:zyyb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