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2017-01-30 22:02:28周怡君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练习者南昌太极拳

周怡君 王 坚

1.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2.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太极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周怡君1王 坚2

1.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2.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本文试图概括中国知网上太极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文章,并探讨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

太极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用机制

一、太极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影响调研

近年来,太极拳运动这种健身健心的运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知网上查到太极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文章,几乎全部是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王海波①等以任意一2005-2006学年烟台大学太极拳混合班56人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各用SCL-90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发现一年的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地改善练习者的妄想心理;不同程度上改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怖、精神病性与在总体上改变学习者的心理状况。非常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呼吸、心血管机能能力、力量素质、平衡能力、反应能力。

(二)程丽芬②对江西体育学院的学生分练习太极拳与不练习太极拳的两组进行调查,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施测,发现练习者对人焦虑得到明显改善、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上的改善更加明显。

(三)王克海③对山东中医药大学25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16周的太极拳教学后,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身体自尊量表(PSPP)测量发现太极拳运动对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已经到显著水平;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维度上均有所提高。

(四)秦延河④对聊城大学参加太极拳活动的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后显示,SCL-90的测量结果与精华的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太极拳组锻炼前后的十个因子、总分、均分上的P值均小于0.05,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其中,在强迫、敌意、妄想症因子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练习太极拳一年以上者,在焦虑因子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强迫、敌意、抑郁、妄想症、躯体化上有显著性差异。

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可以健全情绪生活、宣泄心理压力、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陶冶美好情操。

二、太极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对于这种积极的影响作用的机制的探讨,基本上从太极拳队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对骨质、消化系统的影响、对心理的影响几方面进行。

(一)太极拳运动的生理效应:提高毛细血管微循环功能。

(二)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太极拳要求凝神静气、气沉丹田,将精神始终集中在行拳走架上,排除其它思绪的干扰,把纷繁的思绪纳入到某种控制之中,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提高,从而思维活动下降,意识处于高度清醒的入定状态,使得神经系统受自我意识控制的能力增强,排除不愉快生活事件的干扰,太极拳练习时形成的皮层相应兴奋中枢,转移学习活动引起的相应中枢的兴奋,从神经中枢的层面缓解学习引起的紧张疲劳感。

(三)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呼吸深、长、细、匀,增大横膈肌的运动范围,加大胸腔体积、从而加大腔内的负压与腹压运动,使得静脉血更快地回流到心脏,从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大脑中能量供应的再合成,促进三磷酸腺苷的合成,改善大脑营养状况,消除人的神经疲劳。

(四)对骨质、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太极运动中,腰是主宰,松腰,然后两足下力、下盘稳固,腰部转动带动肝、肠、胃、胆、胰做运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整体消化;腹式呼吸能够加大横膈肌活动范围,按摩肝、胆,降低呼吸频率、减少呼吸肌工作消耗的能量,进而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腹鸣”现象,这是“气沉丹田”、“以意导气”的结果。腰部旋转、四肢屈伸构成的缠绕运动能对全身三百多个穴位牵拉、压摩、拧挤,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够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利于通经活络。

(五)对心理的影响:太极拳以老子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一反外家拳凌厉的风格,拳作柔慢、节节贯穿,要一气呵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周身放松,用意练拳,长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变学习者焦躁、易怒的性格,使人的性格变得稳健、随和、豁达、乐观。学生坚持不懈地练拳,可以培养其毅力,有利于克服懒惰、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等性格弱点。动作缓慢,即将植物性神经系统作为神经传动的通路,锻炼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而科学已经证明植物神经系统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太极拳要求专注于肌体内部气血、气志运动及变化,感知四肢关节肌肉的位置、劲力,并对外界做出快速反应。这对不良信息的传人冲动,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太极拳能使中枢神经介质五羟色胺的代谢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五羟色胺代谢水平增高,有利于大脑干扰和抵制不良信息;同时使得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有利于解除紧张。神经生理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者脑电波中α波占明显主导地位,α波同步化、有序化,主峰突出,大脑机能进入良好的觉醒状态,即“太极态”。在行拳时,复杂动作在大脑皮层指挥下运动,中枢神经和第二神经系统。

根据学者基恩的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体育活动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认为体育活动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Northetal(1990)进行的元分析表明,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比起放松练习、其它能够分散注意力并且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消极情绪。太极拳身体运动引起的肌电刺激对练习者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困住的心灵是一种抚慰。专家研究发现,肌肉、神经的兴奋可以促进大脑垂体释放内啡肽,内啡肽能够使血管扩张、抑制动脉积垢,能够使人产生快感。

[注 释]

①王海波,康德强,郑晓光,刘庆晓.太极拳必修课程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生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59-61.

②程丽芬,钟建萍.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第一健身俱乐部,2010,04:53-55.

③王克海.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及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5:773-774.

④秦延河.太极拳对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影响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02:83-85.

G

A

1006-0049-(2017)06-0281-01

猜你喜欢
练习者南昌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1:48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少林与太极(2023年3期)2023-07-14 02:49:56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26
南昌护桥记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42式太极拳
少林与太极(2014年3期)2014-04-08 11:58:43
低单杠弧形下的教法
体育教学(2012年12期)2012-04-29 00:19:31
冰上瑜伽
环球时报(2010-02-03)2010-02-03 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