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轻松

2017-01-30 20:33广豪
现代苏州 2017年5期
关键词:苏州人写文章下山

文 广豪

放轻松

文 广豪

写文章,有点像爬山,写得艰难,就是上山,写得顺手,就是下山。

下山路看似轻松,其实往往是险象环生,跑惯山路的老司机,必杀技是降档压速,让发动机拉慢车速,否则一路盘旋下山的车,刹车皮红得发烫,也是停不住。现在谈慢生活,是件时髦事。却不知,十里大山里,慢是为了活。

而在现代城市里求生活,也和大山里差不多,做事情不熟不要紧,最怕的倒是轻车熟路,形成思维惯性,不放慢自己以求新意,长久以往,也肯定险情四伏,所以人时刻要提醒自己,脚步要放慢,放慢了,心就轻松了,轻松了,做事写字都会有活气。但是,放慢速度容易,放慢自己难。所以,有人写稿,先要泡一壶杀口的碧螺炒青,有的人,要燃一支上好的沉香,或者睡饱了黑甜觉,这都是让自己能放慢的方法,更有人一定要洗个爽快的热水澡,让自己都泡得软适了,才能写出好东西。而我体会,写文章和一流吴门师傅做的黄松糕一般,需要功夫。松不是烂,粘在牙齿上让人难受。松也不是疏,一口咬下去像个蜂巢却没甚咬头。

松是个很奇妙的字眼,介于有与无之间。就像园林里的红鱼,你说他有,他倏忽不见了,你说他无,他又在不经意的时候,猛地朝你露一小脸。能放松的人写出的文字,让人很读着舒服,感觉很朴素,但读着读着,感觉跟着敲字者入静了,冥冥中有种说不出的欢喜。有内行说,这就是放松了,放松也是一层一层的,还有好的。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比写着“此处删去一百五十字”的作者那要高明许多,这就是松得空了。空,可不是空白,而是中国文人最希望达到的境界,这里学问大了。

好文章、好书法、好身手都有着共通的道理。不过,放松真是一件极难得之事。佛法里有放下之说,道家里有不争之言,儒家里有中庸之论,其实质,三教谈的都是放松。放松了,心上无物,灵感的天光才能打开了身体的通道,心意思维才不会自以为是。

苏州在千百年来不断蜕变的历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放松的过程。一开始,苏州是孔武有力,吴越春秋,浑身绷满了原始的力道。慢慢地,苏州到了三国时期,随着争霸格局的消失,苏州人不再以虎背熊腰的面目示人,转而马放南山,吟哦起诗词来。而在南宋时,苏州人愈加放松,文人之苏州气息全面形成。及至后世,元明之朝,苏州移步换形,都是一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心态,昆曲、园林、工艺、城市,都是那时达到了全盛之境。然而清朝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苏州又慢慢紧张起来,一直到了当代。有了大城格局的骨架,却还没有大国公民的心态。回头看来路,苏州为什么会这样人文荟萃,风度绝代,也是苏州放轻松的所得。回望吴地历史,满朝尽学吴语的那几年,正是苏州人闲来画幅青山卖,心境恬淡朴素的自信时刻。

说到底,放轻松,不单单是一种心态,还是一种能力。你有几斤几两,你才能放下几斤几两。而且,人能在无事的情况下放轻松,屏去不断涌出的杂念,已经不易。一旦有事了,有大事了,有险事了,还能放轻松,那就要看平日里练就的修为了。

猜你喜欢
苏州人写文章下山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胖虎下山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双下山
小猴下山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下山的路
张建霖
离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