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新疆日照长,气候干燥,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造就了一个生命与舞蹈融合最紧密的民族维吾尔族,造就了维吾尔族人民热情似火的民族性格。新疆自古疆域辽阔,位置独特,很早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开辟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商路——丝绸之路,至今仍被誉为一带一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据说楼兰古城也是在东方文化影响下逐步建立并走向辉煌的。
15世纪以前,维吾尔族曾信仰的宗教包括萨满教、佛教、摩尼教等,到15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传播发展,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民族特色渐渐形成。
“赛乃姆”也称“赛兰木”,赛兰木是一个地名。赛兰人来到新疆,带来了他们家乡著名的“胡旋舞”和“拓枝舞”,与当地舞蹈交织在一起,演变成如今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舞蹈,因此,赛乃姆舞蹈中吸收了许多胡旋舞的舞姿动作,也有许多类似动脖子和绕手腕的古典舞韵律。 赛乃姆也有神像、美女的意思,更早时是一种节奏比较缓慢的音乐,许多常见的歌种都有这种节奏,这种节奏带入感很强,使人们情不自禁跟着节奏舞动身躯,久而久之成为大家最熟悉的舞蹈形式。
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崇尚礼貌。人们遇见尊长朋友,总是亲切握手问候。甚至谈话、走路都要有小礼数。总是让年长的人们先做,亲友见面时要握手、致礼、问家属平安。
维吾尔族服饰,色彩鲜艳用色大胆,缝制精细宽松,彰显民族特色。其中,男子多着袷袢长袍,腰系长方型丝巾,女子喜穿连衣裙,外套紧身背心。维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或皮靴,头带八角花帽,生活中的形象与舞台表演时几乎没有区别,可见服饰文化的影响与人民生活的高度融合与一致性。
维吾尔族的节日很多,古尔邦节气氛浓郁,开斋节人们要把自己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宰羊、骆驼到清真寺作聚礼,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外活动也同时展开。如遇举行婚礼,男方会到女方家里迎亲,迎亲路上,载歌载舞,非常热闹,那天赛乃姆就成为最主要的舞蹈形式。
新疆南疆、北疆、东疆是不同标志性赛乃姆的故乡,舞姿动律有明显差异,为便于区分各种赛乃姆,喀什赛乃姆、伊梨赛乃姆、哈密赛乃姆等在赛乃姆前加上当地地名的赛乃姆逐渐得到认可。
南疆的“喀什赛乃姆”,基本体态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自信满满,手形是大拇指与中指捏在一起,微微的放松弯曲。弹指翻腕,移颈动目,典雅端庄,受波斯文化影响较深。它的音乐风格平稳流畅,曲调不会大起大落,节奏同其它赛乃姆,基本都是“咚嗒依咚嗒咚咚嗒”,动作饱满热情、优美大方,步伐轻快且可呈现出内在力量,舞蹈时,有进有退的点颤步最常用,膝盖微微颤抖,需有韧性,便于在舞蹈中变换和排列队形,舞姿和手上动作很多,有了望式、拉裙式、托帽式和抚胸式等,不难看出是在胸部以上的空间来完成动作,手部动作变换非常柔美自然,与身体各部分配合得当、细腻。表演多选一对对跳,向对方相反方向进退旋转,动作风趣,不做大范围场面调度,除变换队形外,围绕自己五步内舞蹈,姿态优雅从容,节奏平稳,热烈激情的技巧性动作很少,但舞者会跪坐在地毯上表演却与众不同。
北疆“伊犁赛乃姆”,舞蹈中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音乐激情张扬,曲调多变换,起伏明显。舞姿同样保持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的表演特点,舞蹈洒脱干脆,动作灵敏欢快,激情四射,舞蹈时不时的突然停顿和穿插幽默风趣的小动作。在快速旋转或一系列动作后,突然停止做双手击掌单腿跺脚,微微耸肩,自然移颈,配合灵动的眼神,来吸引观众,画龙点睛,又或者突然停在下大腰的动作上,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眼前一亮的感觉。
伊犁赛乃姆不像喀什赛乃姆典雅优美欢快利落,它在舞蹈中眼神挑动明显,随意的移颈表现出舞者得意洋洋状,手部动作变换迅速,绕腕更是非常利索,最常见的“平摊绕腕式”“胸前绕腕式”“绕腕点腮式”等,腿部动作干脆利落,用的最多的是“三步一抬”,最后一拍灵活的小腿“踢”的那一下和手部的快速翻腕配合的非常巧妙,整体舞蹈调度明显,给人一种欢快激情的感觉,舞蹈中最大的亮点落在原地转、上步吸腿转、平转等技巧展示,随着音乐节奏的逐渐加快,舞动频率越来越快,这一特点正是受古代“胡旋舞”影响。
东疆哈密地区,受汉蒙文化影响较多,经济也较新疆其他地区发达,哈密赛乃姆就在此生长发展,所以,哈密赛乃姆吸收了诸多蒙族舞蹈动律元素,和中原舞蹈不张扬的特点,使舞蹈动作更稳健。“哈密赛乃姆”从古代佛教歌舞形式中走来,比起前两种赛乃姆,舞蹈音乐较为缓慢,曲调受佛教影响低沉平稳,节奏无明显差异,舞姿相对沉稳,手势呈半握拳状,手腕与手指变化少,多在头前方左右摆动,较随意,单步较多且平稳,如单脚垫步、绕脚垫步和左右垫步等,迈步时动力腿脚掌几乎是蹭着地面走,这样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颠脚为节,边唱边跳”的表演形式,呈现自娱舞蹈的特点。
“赛乃姆”的音乐属带有独特西域风情韵味的歌舞音乐,这和古西域民族及商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丝绸之路开辟以后,丝绸、香料、宝石面具、及色彩斑斓的面纱等成为典型的交易商品,商业日渐繁荣,楼兰和高昌等地成为当时商业往来最频繁的地区,生活不断繁荣,人们美好欢乐的心境得到提升,古西域人素来能歌善舞,那与众不同的曲调,略带神秘感的西域音乐特点逐渐显现出来。赛乃姆的音乐结构首先是引子,然后按每首歌的顺序排列,最后收尾,主要伴奏是手鼓(△:咚。×:当。○:休止符)赛乃姆的音乐,明快热情之余,还能兼顾点滴的小抒情。不同地区的赛乃姆,在曲调的处理上会有些许不同,但节奏类似,都有附点,大多数用切分音在艺术感觉上给以处理,常用的节奏是(咚嗒依咚嗒咚咚嗒)形成维吾尔族舞蹈基本韵律就是这种节奏特点,对这种节奏的控制乐器,非手鼓莫属,它能将舞蹈的气氛推向最高点。
维吾尔族不同赛乃姆步伐特点略有不同,但大体上保持了一致性,舞随心走,心情激动步伐变换非常快,还会玩许多花样;舞者情绪不高,步伐节奏就不会很快,此时单步较多。赛乃姆舞蹈的基本步有四种,平时舞蹈最常用“三步一抬”,动律特点体现在灵巧的小腿动作上,看似微微颤抖,但又不僵硬,膝盖的运用,明显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对于舞步来说作用巧妙,最后一步的踢,都落在最后一拍,动力腿的脚掌与地面摩擦向后踢,步伐干脆有韧性,突出了点、跺、踢、碾、转的特点。垫步注重平稳,脚跟与脚掌的配合尤其重要。点颤步 “点”与“颤”的节奏,一定要有最舒服的舞蹈感觉。其克特曼基本步,动律重点强调小腿带动脚的“跺”动律与身体“转”动律的配合运用。这些步伐看起来特点各异,但共同点是都活泼热情,更不缺乏柔美韵味,都呈现着鲜明的新疆地域特征。
中世纪,伊斯兰教成为主导民众日常生活思维活动的大宗教,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舞蹈的发展。新疆干旱少雨,对雨水的虔诚崇拜,便有了祈雨舞蹈,摩尼教为了进化祈雨舞蹈,专门表演了一出“苏幕遮”,每年夏季,维吾尔族舞者都会头戴面具,在舞蹈中用水向周围的观众泼洒,这一形式便源于此。15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发展蓬勃,伊斯兰教虔诚的内涵,使舞步更加沉稳,伊斯兰教礼节中的用右手抚胸示意来代替握手的动作,慢慢进化成现在维族舞蹈的抚胸式手位。当时,女性需将身体盖在长袍下,面部蒙纱,这种着装特点延续至今,而挺拔向上的体态,就是受服饰影响,使女性习惯性向上拔立身姿。伊斯兰教中的主在上的心理暗示在女性姿态上的体现。
跳起赛乃姆,释放内心压力,消除生活苦闷,使惆怅心情慢慢恢复,这样的舞蹈,在维吾尔族人民心中有着一份无法代替的特殊情感。维吾尔族“赛乃姆”舞蹈,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宗教信仰,地域习俗的影响,经过长期演变发展,舞蹈风格多样化特点也逐步规范化,如今早已成为当地人民舞蹈化生活的真实反映。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刘学杰.乐舞新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