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珍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浅谈趣味性原则在韩国初中汉语课堂的应用
王 珍*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其中,韩国学习汉语的热情最为高涨。目前,韩国大部分中学都有开设汉语课,汉语学习者已成低龄化趋势。本阶段,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韩国初中汉语课堂开展汉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趣味性原则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韩国的初中汉语课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趣味性;韩国;初中生;汉语课
中韩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很频繁。这就为汉语在韩国的传播提供了平台。近年来,中韩两国政府更是大力支持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韩国为此专门成立国立国际教育院,负责和中国开展汉语教学合作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且独立的学科,它的价值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也形成相应的体系。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者比较关注理论体系的建设,缺乏对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详细研究。本文以笔者在韩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旨在通过介绍一些切实有用的课堂活动来揭示趣味性原则在韩国初中汉语课的重要性。
汉语国际教育的趣味性原则,概括来说就是指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生动有趣。但是,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是否要重视趣味性原则,有关学者产生很大的意见分歧。其中,以孟国为代表,认为趣味性不是一条独立的原则,具有依附性,依附于实用性,交际性等原则。也有持相反意见的,如尹会霞则认为趣味性原则是一条独立且重要的原则。
参考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笔者本人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趣味性原则的重要与否与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趣味性原则,往往会使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升。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相比趣味性,他们更重视实用性。而且,针对海外的汉语教学,学习者往往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没有一个自然地语言习得环境,就更需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趣味性原则的重要性了。应该明确的是,教学过程中重视趣味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否认实用性和交际性,趣味性原则不是孤立的,它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交际性、针对性等原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韩国初中生,所以相比其他原则更强调趣味性原则。
现阶段,虽然中韩政府加强汉语教育方面的合作,汉语教学在韩国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韩国的汉语教学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汉语的普及率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初中生,他们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汉语,处于零基础水平。
虽然,大多数学校都有开设汉语课。但是,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作为第二外语的汉语,目前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既要面临主课的压力,又要和其他第二外语如日语,德语竞争。而初中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青春期,他们的身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生们每天有沉重的课业负担,汉语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开设汉语课的初中,每个星期大概有一到两节的汉语课,学生们接触汉语的时间少,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们学会汉语,学好汉语。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趣味性原则的作用了。把趣味性原则引入韩国初中生的汉语课堂中很有必要。因为支撑大部分初中生学习汉语的动力不是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和机械性的练习,而是要让他们对汉语产生兴趣。只有当学生们对汉语产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愿意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配合老师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学会韩语,学好汉语。趣味性原则强调教学的生动有趣,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生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适当的课堂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针对韩国初中生的汉语课堂上,教师同样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发挥趣味性原则的作用。强调趣味性原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切实有效和有意思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趣味性原则的课堂活动。
(一)巧用绕口令
绕口令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它将若干发音相同、相近的字组合在一起,组成特殊的语韵,快速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趣味性。比如,在学习数字的时候,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数字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力,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加强练习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采取绕口令和小组竞争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按照人数分为5组,每6人一组。在电视屏幕上播放计时器,在规定的3分钟内,要求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按照顺序,一个人说一句上述的绕口令,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小组说的最多,就是获胜组。在游戏结束的时候给获胜组的每个成员发放小奖励。
韩国虽然身处亚洲文化圈,但是学生们在发音方面一直很薄弱。在学习了汉语拼音以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基本掌握拼读。但是,传统的机械性的反复练习,学生们往往心不在焉,只是重复着张嘴的动作,脑子却没有记忆。可是,使用绕口令练习数字的时候,效果很好,学生们都踊跃参加,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这是因为,绕口令本身具有趣味性,通过练习绕口令,可以引起学生们兴趣。而且,这段数字绕口令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挑战性。另一方面,采取分组的方式使学生们变成了一个小集体,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小集体努力,由被迫张口说话变成了主动开口,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游戏法
游戏法作为一种兼具娱乐和任务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中,尤其适合于海外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在对韩初中汉语课教学中更被广泛使用,好的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更能使学生学有所获。作为汉语教师,首先应该知道游戏并不仅仅是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视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的时候明确教学目的,把游戏的辅助功能发挥到最大。不可否认一堂成功的汉语课与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风格紧密相连,但是,好的游戏设计就是一堂汉语课成功的保证。
1.卡片游戏法
在《怎么去东大门?》的复习课中,笔者采用了卡片游戏法。卡片游戏法由于其便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复习和巩固重点句型,也就是帮助学生记忆。目前,学生们的汉语水平是看拼音会拼读,但是,如果独立的写一句完整的句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采取卡片游戏法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游戏法具有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卡片游戏法也可以锻炼学生们对完整句子的语感,加深他们对句子的记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具体的教学步骤为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拼音卡片,以字为单位,把汉语拼音标注在相应的卡片上。因为初级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低,现阶段主要学习汉语拼音,所以就不强调汉字,卡片上只标注拼音。比如:“Nǐ qù nǎr?(你去哪儿?)”在卡片上分别写上“Nǐ”,“ qù”,“nǎr”,“?”。以此类推,把本课的重点句型都做成拼音卡片。游戏过程为首先把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发放相同的卡片。老师先说汉语,学生迅速把相应句子的拼音拼出来,用卡片组合在一起,最快拼出完整句子的小组为获胜组,这个小组可以加一分。获胜组的同学要一起再读一遍句子,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开口度。这样进行几次以后,老师再用韩语说句子,学生们用卡片把对应的句子的汉语拼音拼出来。老师说韩语,学生拼汉语拼音,这就需要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转化韩语和汉语,提高了游戏难度,也增加了趣味性。
2.我做你猜
在学习关于中国的时间表达方法之后,在操练环节采取“我做你猜”的游戏方法。这节课的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快速转化中韩时间的表达方法,最终熟练掌握中国时间的表达方法。中国和韩国的时间表达方法很相似,学生们掌握起来难度不大,而且由于先前关于的数字方面知识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学生们大多都能掌握时间的表达方法。此环节采取“我做你猜”的游戏方法可以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也具有趣味性,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们更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具体的步骤是老师先将学生按照人数分组。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圈并标上必要的数字模拟时钟。然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黑板前模拟时钟,用两个胳膊充当时针和分针。在规定的3分钟内,哪一组回答的答案最多,就是获胜组。游戏开始的时候,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时间卡片,出示给表演的同学,这位同学用身体表示不同的时间,队友快速的说出正确的时间。同学们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时间,动作搞笑,花样百出,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用肢体语言表达时间,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一些分钟在表演和猜的时候不太容易,比如17分,28分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时间卡片的时候多思考。但是,实践表明,游戏有一定的难度,才有挑战性,学生们才会觉得更有趣。
(三)情境表演法
海外的汉语教学缺乏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只能在汉语课堂上接触汉语,学过的知识没有使用的场合,往往过不了多久就忘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结合趣味性原则,在韩国初中生的汉语课堂上使用情境表演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不仅能够达到操练的目的,也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韩国的汉语教材往往注重实用性,课本内容基本围绕日常生活对话展开,比如:打电话,问路,买东西,请客等等。这就为情景表演提供了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情境表演法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性。
在学习《喂!东山在吗?》的课文之后,为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趣味性原则的优势,笔者采取情境表演法的方式让学生们模拟真实打电话场景。具体步骤为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两人一组,找搭档。然后给学生们10分钟的时间,两位同学相互合作,利用本课的知识或者以前学过的内容,创造出一篇新的关于打电话的对话,然后在全班表演。最后由同学和老师选出表演的最好的,发一些小的奖励。对话内容的具体要求为每个人说的话不得少于5句。而且,为了表演更真实有趣,增加表演的难度,学生们在表演的时候不能看书,需要用汉语完成整段表演。由于时间有限,每组的表演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分钟。韩国学生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内敛的,不喜欢在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是,青春期的学生,每个班里总有几个活跃的孩子,为了达到更好地表演效果,就需要充分发挥活跃分子的作用。教师在安排表演顺序的时候,可以先让活跃的同学表演,调动氛围,中间穿插一些不太爱说话的学生。这样的效果很好,连一些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也踊跃参加。
在汉语课堂上重视趣味性原则,有利于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针对特殊的教学对象——韩国初中生的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教师更要重视趣味性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的兴趣点。同时,教师也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并能发挥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现阶段,有关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符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的,适用于处于青春期的韩国初中生,也将会适用于海外的青少年汉语教学。笔者相信,趣味性原则将会是针对海外青少年汉语教学的最佳原则之一。
[1]孟国.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
[2]尹会霞.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J].时代教育,2013(11).
[3]姚洋.浅谈对外汉语的课堂游戏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1(02).
[4]高顺全.对外汉语教学探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周建.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6]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王珍(199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