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2017-01-30 11:43:38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综合课粉笔语法

王 兵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王 兵*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汉语热”已在全球升温。但对外教学这一学科较新,相关理论不成熟,如何恰当的使用教学法已经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情景教学法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教学流派。现适从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在综合课中的应用及优势等角度进行,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

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际应用;优势

英国文化协会一项研究曾表明,21世纪的关键语言将是英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目前,汉语教学正逐渐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由于学生增加,全国各地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缺少汉语教师的现象。其实这也就不难解释,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刚刚开展20多年的年轻学科为何会如此蓬勃的发展。在这一学科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从起步阶段发展趋向成熟,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毕竟是新兴学科,在很多方面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其相关的理论还不是很成熟,在教学法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如何对待教学法,如何选择教学法,怎样恰到的实施教学方法,如果在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不断发展的今天,还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汉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整个教学的效率。

一、教学法的多样含义

汉语教学法实在是个多义词,他既指整个学科理论和实践,成为学科的名称,如:“外语教学法”也可以指某一教学法流派,教学法流派,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等。如:“听说法”“交际法”;还可以指教学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如:“归纳法”、“句型替换法”;甚至指教学的技巧,如:“板书法”“演示法”等,本文所说的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学流派。

二、众多流派的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是与人类文明同时出现的,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代第二语言教学却仅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就在这一百多年里学者们不断研究探索,先后出现了数十种教学法的流派,按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教学特征,可以分为四大派:(1)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2)经验派,如情景法、直接法、视听法、听说法等(3)功能法,如:交际法等。(4)人本派,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等。在众多教学法中,情景法强调口语实践、注重语法句型等特点,符合从事实际教学教师的需要,自80年代至今,仍广为流传。

三、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情景教学法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引导学习者用情景、对话、合作等外部因素发挥能动性。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帕默和霍恩比。情景法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教师多次示范新的词语或结构,让学生集体模仿;让学生进行个别的语音操练;运用已知句型进行回答以引进新句型;通过问答、造句、用提示词等练习新句型;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四、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西方第二语言教学中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情景教学法在受到直接法,互动教学法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目前,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综合课是对外汉语课程的核心,对外汉语综合课集汉字语音、语法、词汇、文化于一体,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教师在教授新课前要对这一节所讲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要相应的保持教学的趣味性,交际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交际中体会适用与乐趣。

(一)新课导入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法

怎样在第一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场景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往往需要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例:

1.《发展汉语高级综合I》第三课《起名字》

老师首先提问:你们来中国已经很久了,有没有中文名字?你们的名字是怎么起的?

同学回答:有中文名字,……或者……等等

老师可根据所起的名字,怎么起名字的方法,并引领大家说:“我的名字是王美丽,因为我想变得漂亮”或者“我的中文名字是刘一,因为我想变成一流”等等,引出所讲课文,今天我们所讲的课文也与起名字有关,作者的名字叫叶兆言,是爱情的产物,大家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好,我们进入第三课的学习《起名字》

2.《新实用汉语课本1》第八课《你们家有几口人?》

老师展示一幅全家福照片,问这张照片上有几口人?你们家有几口人?分别是谁?

同学回答:照片上有五口人,我们家有四口人或者我们家有三口人。

老师可根据所回答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我家有四口人,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或者是我家几口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和我。那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主要人物林娜她们家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口人?

(二)情景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真正的语言总是情景化了的。第二语言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使语言更交际化,语言项目的教学一定要和情景、语境密切联系。

1.实词教学的应用

实词一般都有两三个词义相近的意思,如果用语法翻译法解释,很容易解释得不清楚不明白,这时就可以用情景教学法,把新词放在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句子和一定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如:区分“家”这个词语的含义,可以用对话的形式来解释:“你家有几口人?”(指家庭),“你昨天回家了吗?”(指家庭住处)

2.虚词教学的应用

虚词作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因为在汉语里,语法主要体现在句子格式和虚词的用法上,但是虚词有很强的抽象性,很少有完全相同的词与之对应,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法常常是解释句法规则和虚词的含义,忽视了使用条件(语境,情景等)的说明,这就必不可少会造成语用上的偏误现象。如:

A、你一定要带上伞,由于天上有很多乌云。

这句话一看似乎是对的,留学生也了解了“由于”(表原因)一词的含义,但实际上忽视了许多,“由于”是用在第一个分句上,常与“所以”“因此”等词搭配,而且第一个分句偏向口语,第二个句子有“由于”就带有书面语色彩了。

(三)情景教学法在语法点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一直以来都是第二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是如此,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句法与语法的成分之间很难一一对应,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最主要的是汉语还有特殊的用法,让人难以把握。比如:“的”“了”“过”等虚词就是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

应用情景教学法教授汉语语法点有诸多的益处,用真实的情景,直观的图片,形象的动画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本身语法本身是不易理解学会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会有抵触情绪,用情景法教学,让学生在开心愉快的气氛下学习,情境中的语言信息就更容易掌握。

讲解“比”字句的基本用法:A比B+adj

老师找一个班级里面的高个男生,比较身高:我们两个谁高?

学生说:那个男生高。

对,很明显可以看出学生高,这时在汉语里我们就可以说那个男生比我高。

那两个粉笔,左面是长粉笔,右面是短粉笔,那个粉笔长?

学生说:左面粉笔长。

师说:很明显看出左面的粉笔长,我们就可以说左面的粉笔比右面的粉笔长。

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得出“比”字句的基本句型:A比B+adj

在讲解“比”字句的时候,首先和班级里的一个男生比较,用真实的人物比较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说出这个可以用“比”字句来表达。接着再用具体的事物——“粉笔”进行比较,让学生逐渐适应比字句。最后引出“比”字句的基本句型。

“比”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语法点,但相对而言比较易于接受,在讲解时,情景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使用的场景也是多样多彩的。

(四)课文中应用情景教学法

在很多时候,一篇课文就是一个完整的情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出关键词,让学生描述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含义,了解用法,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篇章和语用功能上。

《新实用汉语课本》2中第22课《你看过越剧没有?》

本文课文内容是林娜和宋华之间的对话,相互谈论的是你看过越剧没有?并约定好什么时候去看越剧?可以让学生理解好课文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林娜和宋华,老师创设语境,他们两个想去看地方戏,并约定好时间明天几点去看。给出关键词,“过”“越剧”“部”“感人”等词语,让学生在练习时使用这些关键词,以便了解到这些词语及在不同交际环境的用法。

从以上各个方面来看,情景教学法适用于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各个版块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使用情景教学法,一定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们可以在特定的语言场景中进行交际沟通,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五、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一)可提高学习热情

通过设计多样的生活场景进行演练,如:打电话、购物、参观、就职、过节等,汉语课堂可以增添许多的趣味性,减少第二语言学习的枯燥感,而且这些模仿生活中的场景可使学生迅速直接应用于实际中,以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增强汉语课堂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汉语课堂上,老师常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很少有师生互动的情节,而情景教学法解决课堂枯燥无味了这一问题,不仅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应用于实践

综合课学习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生词,老师进一步讲解了用法,但若不经过实际的训练,是不太可能把生词一一记住,恰当的应用在新的语句中。但若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场景,小组间表演类似购物的生活场景,会把一些新词理解的更为透彻,明了。而且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不好用语言来描述,加上上下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1.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不禁流下眼泪。

2.我不禁流下眼泪。

3.老师,我果然不爱他。

4.他说要下雪,果然下雪了

不禁表示抑制不住,禁不住,同时,不禁还是将原因/情况和感情失控的结果衔接的语言标记,当人们听到不禁时就明白前一句是在解释原因或状况,另外“不禁”这个词不能用于对话中的应答,而必须是说话者的独白的描述,如果在汉语课堂上,老师不用语境表达清楚,同学们很有可能就孤零零的造出像(2)一样的句子。“果然”在《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双语)中文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英译为really,indeed,as expected。教材中的生词翻译也是really,as expected。老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肯定用语法翻译法,这样学生就很有可能造出像(3)一样的句子,学习者还会认为我说的符合老师所讲的,但是如果创设相关的情景,给出上下文,学习者就会理解词语的含义,比如像(4)一样的句子,多造一些,同时告诉果然的使用条件,使用在第二个句子中,表示对前面句子的肯定,这样学生理解错词语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

(四)可以了解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汉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交际价值,思维方式等与母语为汉语的人大不相同,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上,学习者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内容进行模仿,背诵文中句子,会逐渐了解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进一步了解国人的价值观念。如:“哪里哪里”,当中国人被表扬的时候,常自谦的说“哪里哪里”这表达的是中国人的说话方式,若不在语境中体现出来,学习者肯定会造成误解。再比如:打招呼“你好”是不太相熟的人所问候的话,若想表达的更关心些,会说“去哪儿?”“吃了吗?”这都与隐私无关,通过了解日常中的语用规则,了解中国人的说话习惯,可以适当地解决跨文化学习的某些困扰。

[1]刘珣.对外汉语教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2]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2014.

[3]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王兵,女,辽宁朝阳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H

A

猜你喜欢
综合课粉笔语法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粉笔怎么来的
我们的“粉笔头”
粉笔
中学生(2015年25期)2015-03-01 03:44:24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下)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上)
高级综合课教学的汉语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