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从地方志看古代海南黎区旧制教育状况
李 超*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与内陆旧制教育不同,海南黎区旧制私塾教育起源较晚、发展缓慢。从地方志的角度入手审视古代海南黎区旧制私塾书院教育状况发现,尽管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但仍出现了私塾、社学、蒙学、义塾、书院等五个旧制教育方式。理清这些旧制教育体制将对于当今的黎区教育发展有着借古通今的借鉴作用与积极意义。
方志;海南;黎区;教育
(一)私塾
私塾,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由私人在乡村或民间家庭和宗族之间设立的私人幼儿小学校,目的助于启发幼儿之心智,促进其养成儒学之风的为仁之道。海南黎区虽然远离内陆,虽受儒家之风的影响不甚,但加之历朝历代皆有重臣高官贬谪于此,带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对其思想的影响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海南黎区私塾虽有受宋元以来整个海南岛的私塾影响,但黎区私塾的记载则较晚出现于明清之际。清代,黎区私塾主要呈现出两种办学趋势,即“一为依靠祠堂、庙宇地租收入举办,入塾者免收贽仪(学费),名为义塾;一为社会上层人士延请塾师到家中教授儿女或亲戚子侄,塾师生活由延请者负责,名为家塾。”而且琼中县的黎区也明确的标注出岭门、新市、文堂等地与汉区交界之地多为义塾;而毛塔、万向、牙排等五指山腹地的村寨多办家塾。而家塾的普遍推行在陵水黎族地区也比较盛行。“陵水县城内衙张鸿猷、东区多华村周之冕设有私塾。”由此可见,私塾在明清之际的盛行带动了黎区之间村与村、峒与峒之间私塾的发展。
私塾教授内容及入学条件较为宽松。在乐东县黎区地方,明清两代的私塾皆是以教授《三字经》、《中庸》等课程为主,塾师也一般多教一些识字、写字和做对子的教学活动。而学生的学费则更为简单,“每人每月1斗大米(计15市斤)”在乐东县像这样的私塾学生实属不少,但在白沙黎区则不然,私塾的记载少至两所,由于学生人数的缺乏,课程的内容也只有《三字经》一门。因而各个黎区的私塾教育状况显然是参差不齐的。例如琼中黎区的私塾教育体制就十分完备。私塾的学习也分为两个阶段,“启蒙阶段有《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庄农杂字》、《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以识字写字为主,辅以珠算。之后,接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左传》、《四书》、《五经》等。”可见在琼中黎区的私塾体制比较成熟。
(二)社学
社学的发展起源相对于私塾的发展要早于有明一代。社学的形式即是黎区公村公共办学,以开化教学为社学之己任。琼中黎区的社学在明一代曾昙花一现,做出了一些成绩。据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琼府‘抚黎’通判吴俸在林湾都(今黎母山地区)置学田,设水会社学(故址在今水上市)。社师择‘通晓经书者’担任。课程有:《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以及御制大浩、本朝律令和冠、婚、丧、祭等礼节。”相比私塾而言,社学的内容更为全面和完备。为之遗憾的是清代琼中黎区私塾被迫废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万宁虽没有大量黎族人聚居,但地理位置紧邻琼中、陵水两个黎区,万宁强大的社学实力即会辐射周边两个黎区。据万宁县志载:“本县明朝有社学13所,除有声社学建置年代无从考证外,其中民社学八所皆有记载。
(三)蒙学
也许是由于史学原理中所讲到的历时性规律所致,伴随明代社学消亡而悄然兴起的是清代的蒙学。据确切的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社学,办蒙学。时有岭门玗蒙馆1所,蒙师3人,蒙生70余人。修业4年,课程有修身、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民国九年(1902)年废。”由此可见,蒙学虽与社学几近相同,但是其教学对象一般为幼儿或者小学。从对其设立的课程可以得出,清代的海南黎区的蒙学发展已经渐趋于现代教育或者讲西方教育的雏形了。可想而知,海南如此偏隅、地形闭塞加之常年高湿高温的环境炙考,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本属不易,能有这样的蒙学建制值得赞叹。
琼中如此,陵水也有小型规模的蒙学发展。最为著名的就是叶正潘先生。“他曾在自己家中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入学教授,每名学生均按年或月缴交一定的学费。”陵水县志对于蒙学虽只有只言片语的记录,但是蒙学确实在清至民国整个近270年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义塾
义塾其实按照细分属于蒙学的一种,但又有区别,义塾也是义学。一般由政府或者靠公款地租而设立的蒙学馆。提供给贫寒的子弟使其免费学习。有明一代,海南黎区的义塾教育也取得一定的发展。据万历琼州府志载:“零春馆在儋州零春郡,宋王霄建。义斋在儋州天堂都,洪武间国子学正曾实建,置田五十亩,今俱废。天堂书屋在儋州天堂都,今废。许氏义学在儋州城外东南隅,给事许子伟建,置土名椅校月牙田、义学前坎脚田、追牙田各一处,杨起元记。”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儋州虽不是海南黎区的六县二市中的一个,但儋州也有为数不多的黎族人聚居。故然,儋州义学的发展也属海南黎区的旧制教育。
而在真正的黎区对于义塾的解释即是“义塾一般是地方开明绅士出资创办或由有威望的族长牵头地方集资,同时利用祠堂或庙宇聘请教师教授本黎区贫困弟子。并且入学会受到减收或免收学费。”而且据确切的记载,陵水东门、田尾、里村、桃源等地区曾设有义塾。这项旧制教育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只是由于陵水的教师不足,课程内容有所压缩。
(五)书院
书院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史当中一直作为重中之重的内容。自唐至清,历史上出现的书院鳞次栉比。但究其海南黎区的书院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高度。明代,建设在海南岛的书院多大20所。但海南黎区的书院仅仅有儋州天堂都的义齐书院1所。而到了清代,整个海南岛的书院更是多大42所。海南黎区的书院确只有儋州城外东南的丽泽书院、陵水城东的顺湖书院、儋州城东门外的东坡书院、儋州城外的桄榔书院4所。绝大部分的书院被汉区所掌握。
[1]胡素萍,章佩岚.海南古代书院[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
[2]琼中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琼中县志[M].海口: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
李超(1992-),男,汉族,山西长治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专门史、海南历史文化。
K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