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娟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黄文娟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信息发展的新任务。本文对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概述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提出了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设策略。
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师生学习、交流、查阅资料的第一阵地,在新形势下,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实质体现,在此情形下,加快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为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资源信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和信息时代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工业、生产等各领域均面向数字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尖端技术的信息控制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书馆作为学校图书信息资源集中地,也是全校师生共享的文献信息化平台,其职能也必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不再是传统简单意义的书刊借还,而是综合体现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在发挥传统智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最终对学校的整体建设和教育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
(二)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化功能的体现
互联网的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简单。可以说,新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信息化功能的具体体现[2]。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在不断变化,文献、资料也越来越多,包含社会、工业、天文、历史、艺术、文化传统等等,且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不断改变,不再局限于高校师生,而是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三)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与新媒体、互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化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开创了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新的教育概念,并且各大高校具体落实实施,在新时代环境下利用远程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教室授课的教学模式。在此形势下,追求知识、掌握技术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民的热切期望,加之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的毕业生步入社会,而高校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使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突然变得茫然,因此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需要查阅资料,或者需要充电时,就会困难重重。但公共图书馆数量有限,馆藏种类广而不精等,都给公民带来了种种不便[3]。由此,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是资源开放共享,满足社会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一)突破传统,创新观念
大胆创新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在不违背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关规程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思想,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环境下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整合资源,为顺应全校师生以及有社会资源需求的受众,将现代科技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以读者的知识需求为基础,引入更多的信息资源。将信息服务对象、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大胆创新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高科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更好地为高校师生及社会受众服务。
(二)加大投入,扩宽渠道
高校应该加强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结构,提升图书馆的综合质量。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图书馆建设之初,制定具体的投资计划和建设策略,避免资源浪费。另外,学校本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与当地企业合作,引入投资,扩充图书馆的建设规模,探索“分散建库,集中连库,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模式[4]。此外,资金投入之后,结合学校的情况和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应该预留部分资金用于之后的资源扩充,时代进步,信息也不断更新变化,由此,在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将有用的、新的信息资源引入,使图书馆的资源更加丰富。
(三)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普通高校图书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结合地域优势,与当地资源较为充足的图书馆联合,共同建设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突破个体图书馆享有个体资源的局限,做好资源共享服务,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协调。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内容应该包括:文献资源、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管理队伍建设、服务配套实施等。在此基础上,不仅为高校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教学、科研、学习提供了信息保障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应该有系统性的管理机制,吸纳管理型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以优质的服务实现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四)标准化建设,保障信息的规范性
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使信息化资源健康、丰富、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以网络为依托,要求和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图书馆建设的整体规划方向上,以规范化的网络信息为依据,进行数字化建设。图书馆是众多受众寻找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的集中地,信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质量[5]。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实质化的建筑体系有相似之处,都要遵循“规范”,规范是保障信息资源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标准,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规范应该以国家要求为主要标准,以教育、学校的规范为直接实施标准,进行信息存储、检索和传递的网络化建设,在高信息兼容互换的过程中,合理监督,选择实用、有效、科学的信息纳入图书馆的资源中。
(五)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设立标准化的管理监督机制,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避免恶意入侵,盗取或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源。图书馆的建设规模、图书资料、服务水平、管理质量、配套实施等都直接体现了学校的综合水平,尤其是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间接呈现了该校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人员素质水平。优质化服务是在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基础上,深化服务质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智慧性、素质性培养之后产生的新式服务。基于图书馆海量的信息资源,采用现代化技术,利用物联网等现代化平台,以图书馆管理者的专业技能为主要操作手段,最终实现了优质化服务[6]。图书馆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每个环节、各个细节都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才能使图书馆的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满足受众的要求,为读者创造舒适的环境,以最快的速度为受众进行优质化服务。
(六)吸纳人才,鼓励科技创新
在健全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应该吸纳管理性人才,鼓励其进行科技创新。在我国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建设中,图书馆的管理者安排的较为随意,甚至某些工作者不具备专业知识,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得了管理者的位置。因此,学校应该招揽具有专业性、高技术的管理性人才,熟悉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流程,知悉新形势下各种图书馆引入技术的操作规范。在管理过程中,可结合图书馆现有资源和规模,在学校经济允许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就必须有一批专业技术硬、业务素质强的高科技技术人员,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实现技术突破。另外,学校
应该针对管理者的管理质量、服务者的服务质量制定竞争、奖励机制,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体现学校对于图书馆建设管理的重视,从而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图书馆建设管理工作之中。
国家教育部门专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可见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也会结合实际不断更新,进行进一步建设。由此,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应该从资源整合、资金投入、信息共享、管理、服务等多方面考虑,制定完整的建设方案,切实满足受众的需求,提高学校的整体建设质量。
[1]金妍.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7(13):262.
[2]韦海东.“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01):98-99+102.
[3]冯永财.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8):173-174.
[4]李静.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J].才智,2016(05):280.
[5]王凤娥,刘源,姜彤.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98-101.
[6]戚艳华.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优化发展对策研究[J].硅谷,2015(05):64.
G258.6;G
A
1006-0049-(2017)17-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