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高中生地理实践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对策

2017-01-30 06:42
山西青年 2017年17期
关键词:福州校本意识

蔡 娟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浅谈地理教学中高中生地理实践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对策

蔡 娟*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地理实践力受到了很高的重视,但现实情况却是我国的中学生地理实践意识还很薄弱。本文就针对这个现象,分析了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意识薄弱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如何提高他们地理实践意识的对策。

地理实践力;中学地理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稿把地理实践力作为了地理学习所要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概念虽然是新的,但提高到如此高度也是前所未有的[1]。近年来地理课程标准虽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但是实际效果是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地理实践意识依旧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然薄弱,如何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意识在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中生地理实践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现今的地理教学仍然脱离不开“应试教育”的影子,按时按量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是地理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部分学校的老师也缺乏指导相关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师往往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研究做题技巧,重视学习考试成绩而忽略学习过程,重视地理系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

(二)多数学生仍属于被动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地理教学都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进行,学生对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和方法全盘接收,认为不必提出问题也不敢提出问题,而且各科之间相互争时间,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过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问题而是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更谈不上把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时设置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学生地理实践意识的培养需要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而在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往往作为副课,课时的设置远远低于语文、数学和外语,由于课时的不足,开展实践活动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学校出于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不愿意开展校外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虽对地理实践活动有很高的兴趣,但很少有机会参加开展这类的活动。

(四)地理教材的实践设计偏少

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一部分所涉及到的地理实验只有2个,这些远远不能体现自然地理学科所蕴含的丰富实验教学活动。而且我国关于地理技能型实验类型,以根据资料填图填表、分析回答问题为主,缺乏绘图制表等动手操作训练,并且探究性实验比较单一,以文字资料的探究为主。虽有涉及到通过考察、走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但是缺少具体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学生很难做到自我开展实践活动[2]。

(五)大部分学校没有地理实践设备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和场所进行观察、测量与演示,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地理教室和实验室来进行地理实验的模拟和地理信息的定位与搜索,野外实习基地更是少之又少,学生没有地方去进行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

二、提高高中生地理实践意识的对策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的教学目的应不单单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灵活的和实际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做到知行合一。为此笔者针对上述原因,并且以地理实践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福州第三中学为例,提出了如下几条对策:

(一)设置课时开展户外教学

中学生地理实践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开展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仅仅凭靠课堂上几个地理小实验是远远不能够提高学生地理实践意识的。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之前一定要选择好活动的主题,并紧紧结合乡土地理和地方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点;地理教师同时必须要对整个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准确的预测,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福州第三中学在每年的5.6月份,地理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地理野外实践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山林地野、田间地头了解当地各种土质的成因、地貌的形态,学习当地不同生态小区的整治方式和家乡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等。福州三中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开发合适的校本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地理教材的不足,校本地理实践课程的开发显得十分迫切,各地的学校需结合实际的情况编写适合自己本校的校本课程。福州三中依据教师自身的特长及学校周边的资源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了《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天文与航空航天发展史》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天文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宇宙空间的创新意识。

(三)建立野外实习基地

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是供学生野外实习的地方,学校可根据周边的资源如地质博物馆、科技馆、气象站、农业园、工业区、高等学校等建立长期的学习伙伴关系。福州三中依托福州市科研院校共建了科技实践基地,和当地的企业打好交道使之成为相关地理教学实践的基地。

(四)教师能力的提升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学科对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地理信息软件的运用与开发,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写等。中学地理教师要根据课改发展的趋势,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福州第三中学的地理老师在计算机应用和编写程序方面走在前列,并结合福建省的水土流失情况开发了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普网站,基于GIS和RS对学校选址进行学习研究,编写了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等。

(五)把地理实践活动纳入考试和考核范围

现阶段的地理考核是以试卷的形式测试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受到相应的考察,这也导致了地理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学生的地理实践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学校只有把地理实践活动纳入考试和考核的范围,地理实践的能力才会相应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1]马磊,苗天青.例谈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缺失与补位[J].地理教学,2016(20):13-14.

[2]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时间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蔡娟(1991-),女,汉族,湖北咸宁人,教育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课程与教材研究。

G

A

1006-0049-(2017)17-0143-01

猜你喜欢
福州校本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逐梦福州 只为“她”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