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观

2017-01-30 06:42费洪满
山西青年 2017年17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中华民族

林 伟 费洪满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浅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观

林 伟*费洪满*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将有关治国理政的文化资源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探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传统文化观,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可以更好地去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治国理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任何时代的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丰富思想养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一、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科学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只有认清和把握好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增强文化及道路自信。辩证的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治国理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价值的宝贵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尚书·五子之歌》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后,先贤对民本思想的探索与实践就从未停止过,如孔子的富民、利民、教民等民本思想,这些丰富的民本思想对当今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借鉴吸收古代民本思想,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充分体现出在治国理政中“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所占的重要地位,这既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思想的现代阐释,也是当前政府在执政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态度。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受命于民是治国根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因此“必须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深刻体现出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传统廉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如《周礼》的“六廉”思想,将其作为考核官员品德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如孔子的“为政以仁”、“为政爱民”“为政在人”“为政比勤”“为政轻利”的廉政思想。这些传统廉政思想对当今的社会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习近平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指出腐败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一定“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提醒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针对“如何保持清廉本色”,习近平提出,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心存敬畏、如履薄冰、手握戒尺、慎独慎微。

(三)对传统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法治文化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以人情为法律核心,以道德为法律基础的法治思想,法家的依法治国,以法为本的法治思想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法治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将其高到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指出党员干部和各级司法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法治思维,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工作中,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让人民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使法律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当前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保障。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一方面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合理且优秀的部分,对腐朽、不合时宜的部分要坚决摒弃,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发展性、前瞻性,努力做到传统文化为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秉着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思想,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当今中国实际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注入了时代内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升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民族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2]张晓芳.浅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观[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

[3]候哲.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视历史经验讲话屡引古语史实[N].齐鲁晚报,2014.

林伟(1991-),女,汉族,山东栖霞人,鲁东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费洪满(1990-),男,汉族,山东日照人,鲁东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61;G

A

1006-0049-(2017)17-0133-01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中华民族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신시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