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丽慧
1.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我国小城镇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宁丽慧1*
1.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我们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的面貌日新月异。我国小城镇发展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小城镇建设作为乡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但是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小城镇经济不景气,发展困难,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健全、资源能源利用粗狂和生态环境治理落后等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城镇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到适合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道路。
小城镇;小城镇建设现状;发展道路
(一)小城镇的基本内涵
目前,国内外一些大中小城市,都是从小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未来的城市也将会从小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小城镇建设十分重要。小城镇是乡之首、城之尾,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吸收农业剩余人口转移,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进步,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小城镇范围的界定,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工作角度,对小城镇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目前至少有七八种说法,就中国现实而言,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两者之间的过渡性区域。广义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所以因地制宜的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和城市。
(二)不同领域的学术界对小城镇的理解
社会学界:从我国居民社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角度来看,社会学家认为,小城镇的经济结构和社区生活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更接近农村的生活方式。因此,建制镇、集镇和村镇都应该在小城镇的范围内。所以,大多社会学家研究小城镇的问题,大部分集中在小城镇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这一领域。1982年费孝通先生将其研究领域从农村社区转移到集镇,提出了对小城镇“类别、层次、兴衰、分布、发展”的10字研究课题,打开了社会学者大规模研究小城镇的局面。
地理学界:地理学家研究小城镇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研究方式,小城镇作为一个城镇居民生活的聚落区域之一,都是从农村的自然聚落演变而来的,地理学家认为小城镇是聚落区域的一个载体,小城镇不仅包括建制镇还包括自然集镇,被人们认为是“集镇”统称。地理学家通过对小城镇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农村聚落、农村城市化、农村的地域结构,还包括小城镇结构的规划、城乡一体化以及小城镇的土地利用情况等等。一些地理专家通过研究农村聚落的规模大小,并且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等方式、方法,较早地开展了对小城镇的研究,地理学家研究成果和社会学家研究的成果完全不同。
经济学界:目前,经济学家徐荣安对小城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小城镇的经济现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布局和规划等方面。总结出小城镇是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科学,小城镇的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解决二元经结构,还可以调节产业结构,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率,缓解社会压力。
生态学角度:城市生态经济学的专家马传栋,他是专门研究生态经济发展的专家,他在城市生态经济研究过程中,专门研究了小城镇生态经济系统地域分布,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找出了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探讨小城镇建设与生态发展的关系。近几年,我们在小城镇发展中不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对小城镇的生态理论进行探讨,生态学家认为我们应该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的小城镇。不仅有利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小城镇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小城镇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已经占全国的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小城镇建设的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重大方面,其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减少乃至消灭社会问题的过程。因此,小城镇政府应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手段,不断协调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活动,保障小城镇建设顺利进行。
(一)我国小城镇的经济现状概述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比如资金不足、劳动力缺乏、技术水平不高等等,使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居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近几年,我国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和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小城镇大部分企业的分布比较分散,技术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所有我们建设小城镇要改善这些现状,才能把小城镇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二)我国小城镇的人文社会状况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人文社会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很早以前就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人文社会环境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提出来。由于很多历史因素,过去小城镇的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社会文化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小城镇农民普遍思想都比较僵化、愚昧落后、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等等。近几年,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建设,所以小城镇经济发展迅速,改善了小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并且提高小城镇的社会文明程度,政府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创造自己的家园,提高小城镇的文化水平。因而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指人口及其他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也是小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的全面进步,更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一)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规范
小城镇规划过程中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也不合理。朱建芬等提出规划水平不高表现为“一是规划滞后,二是规划投入少,三是规划深度不够,缺乏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规划编制前,调查研究不够全面,区域意识淡薄,特色不明显,致使很多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全局性,难以指导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做好小城镇合理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优势,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产业布局直接影响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可以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也可以推动小城镇的经济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成为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力量。金逸民、乔忠认为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小城镇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三是大多数小城镇的工业与城市工业结构趋同;四是与农业的关联度弱;五是小城镇的产业缺陷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影响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
(三)小城镇的居民道德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小城镇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与我国社会主义文明进程密切相关,也是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城镇建设不仅重视经济面的发展,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进步,小城镇道德建设是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小城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小城镇居民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应该加强小城镇居民的道德文化水平,不仅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城镇的道德教育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小城镇居民道德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主要是小城镇居民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因为小城镇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并且大部分居民认为受教育是没用的,导致小城镇劳动者的道德素质不高。另一方面,小城镇注重文化教育,忽视了道德素质教育,脱离了实际,然而在小城镇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小城镇的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劳动的教育需求。同时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小城镇的教育水平不高,那么农村的教育水平也不会提高,这样不仅不利于农民传统思想的改变和农村现代经济发展,也会导致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我们要改善人居条件、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出全新的小城镇形象。
[1]马大晋,何苑.科学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路径探索——以甘肃省为例.小城镇杂志,2016.07.
[2]吕少良.国外小城镇发展实践队我国的启示和反思.中国合作经济,2011.01.
[3]周晓红.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硕士学术论文,2007.
[4]郭灵.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研究生论文,2007.
宁丽慧(1989-),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 晶2
F
A
1006-0049-(2017)17-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