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蓉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湖南省衡州花鼓戏的调查研究*
段 蓉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衡州花鼓戏是清末产生于湘南地区的一种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文章试图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衡州花鼓戏于当下的生存状况、表演场合、社会功能等,进行一定层面的分析和阐释,揭示其于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变化状况,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衡州花鼓戏;戏曲音乐;艺术形式
衡州花鼓戏兴起于清代中叶,作为湖南花鼓戏的一支分流,它在艺术特点、音乐风格、取材范围以及舞台表演等方面,与其他地方的花鼓戏相比,既有共性,也不失其个性。其兴起的缘由,首先是当时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其次,清中叶随着国家稳定,以及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从而出现了一些专门为衡州花鼓戏创作与演出的艺人。这为衡州花鼓戏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最后,清代中叶兴起的“花雅之争”,并最终以地方戏曲“花部”取得绝对优势压倒了昆曲“雅部”。综上所述,正是以上原因为衡州花鼓戏提供了广阔的生存条件,促成其繁荣局面的到来。
湘南文化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屈原曾在楚地写下了《九歌》,唐诗宋词里也可以看到很多描写湘南地区的“俳优”、“女乐”等字眼。衡州花鼓戏是湘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和湘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湘南地区罗刹庙宇众多,祭天酬神活动频繁,衡州花鼓戏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其次,衡阳是一个地理环境姣好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怡人,这也是衡州花鼓戏在创作表演过程中,大多是表现田园生活且具有朴实韵味的主要原因。
(一)表演曲目的变化
据统计,衡州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共有165首,按照篇幅的大小来进行划分:其中小型的有104出,中型的有35出,大型的有26出;[1]按照声腔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其中川调有126出,打锣腔有27出,小调有2出。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民间生活。如《送表妹》讲的是一位少女到姑妈家做客后,在和表哥回家的途中,聪慧活泼的少女利用路上一切可以利用起来的机会向表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最后两人终结连理的故事。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湖南花鼓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演出现代戏和新编历史题材的剧目,花鼓戏音乐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改编创作了一批新的曲调,使曲调的板式、旋律、色彩更新颖丰富了,从而使过去的曲调有了崭新的变化,扩大了表现力。如《父亲》,是由衡州花鼓戏艺术责任有限公司于2014年开始策划的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现代戏曲。它不同于传统剧本,首先它有13000多字的文学剧本,将整场演出从演员到舞台都做了详尽的要求。其次,为更加符合剧情的发展,它的唱词抛弃传统的固定唱词,选用了当地的方言土语。《父亲》既保留了传统花鼓戏的形式又与时俱进的注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它的诞生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衡州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功能的变化
衡州花鼓戏作为优秀的地方戏种,是一定社会时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也必然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影响,娱乐性、教化性和审美性是它发展至今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衡州花鼓戏在两小戏阶段,作为农民在田间劳动休息间隙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其所具有的娱乐性,民众的娱乐需求是衡州花鼓戏得以产生的必然条件。而现在,衡州花鼓戏还运用于文艺类节目的比赛和旅游景点的演出,在电子媒体的传播下,迅速扩大了衡州花鼓戏的传播范围。衡州花鼓戏也由之前的自娱变为自娱和他娱兼而有之。
教化功能是在娱乐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衡州花鼓戏将生活中的善良、正直、诚信、上进、勇敢、狡猾、阴险、虚伪等品质经过艺术加工搬上舞台,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也对各种角色所表现的形象在心里进行评判,并且反观自身,对于舞台上演绎的真善美等正面形象表示认同,对舞台上的演员表现出来的丑恶陋形象便采取批判的态度,萌芽期的衡州花鼓戏无论是剧情、舞台布景,还是演员的服饰化妆等都还很不成熟,剧情都是比较简单、粗糙的,甚至说不上完整,所以他在教化性和审美性上表现的明显不足。随着后来的发展,教化功能也越来越突出,包括一些社会历史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家庭伦理知识等等,新时期后还有反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名族团结等一系列教育知识,如《补锅》描述的就是一位农村少女和从事补锅职业的女婿对母亲的职业歧视旧思想进行教育,最终使母亲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错误,整部戏曲给人一种质朴干净的感觉,乡土气息浓厚,非常贴近农民的现实生活。
在衡州花鼓戏中,演员的化妆、服饰和身段表演,戏曲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色彩,演员的演唱和伴奏乐队的演奏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但在地花鼓阶段,衡州花鼓戏的审美功能并不明显,只能在戏曲音乐的本体上窥到一些还比较稚嫩的审美性,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衡州花鼓戏的审美功能才日趋明显。
衡州花鼓戏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为了使它不随着当代人的审美变化而消亡,“非遗”的标签对他起到了一个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衡州花鼓戏作为湖南花鼓戏的一支分流,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湘南地区的小戏种,它在灯会、傩舞、采茶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衡州花鼓戏所依托的生存背景发生新的变化,与传统语境中的衡州花鼓戏相比,当代社会语境中的衡州花鼓戏在演员构成、表演场合、表演曲目、伴奏乐器和乐队编制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层面的变化,此即为当下戏曲音乐研究的典型个案。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曲种的研究提供同类问题研究的借鉴。■
[1] 刘谨慎.“衡州花鼓戏”源流考[J].南华大学学报,2014,02:1-2.
2016年度凯里学院院级规划课题《湖南省衡州花鼓戏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X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