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 音
漫话“交响乐”
■ 珊 音
近期,国家大剧院上演了我国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指挥作品音乐会,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山西省交响乐团等,也在这个夏天推出了新作品交响音乐会,给并州乐坛带来了一股生气。
交响乐是充分发挥各种乐器功能和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并以交响乐队来演奏的大型套曲形式。古希腊语称之为“共响”。至中世纪,指两音谐和地结合,有时亦指某种乐器。意大利作曲家加布里埃利,首先用之为曲名,于1597年创作出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神圣交响曲》。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交响曲开始摆脱声乐,转为器乐作品,这是交响曲的重要转折。
早期的交响曲是由十七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序曲的“快板——慢板——快板”的三段形式,为交响曲的套曲形式打下了基础。十八世纪,规范的交响曲式经海顿、莫扎特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德国作曲家贝多芬首先在交响曲中注入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先进思想及革命热情并扩大乐曲的展开部与尾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第三交响曲》,开创了浪漫主义交响乐的新纪元。
十九世纪后的交响乐曲,从内容、形式到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改革及创新,舒伯特对“抒情交响曲”的发明,门德尔松讲究华丽的配器,舒曼的“一个主题贯穿全曲”等,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锦上添花。
世界著名作曲家和交响乐精品主要有: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和他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第一〇一《时钟》交响曲、第一〇三《鼓声》交响曲等;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和他的b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等;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等;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和他的C大调交响曲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和他的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他的第四、五、六交响曲等;此外,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C小调第七交响曲等,都为世界交响乐坛增添了光彩。
我国的交响乐始于“五四”以后,具有鲜明的标题性及浓郁的民族风格,肖友梅、黄自、冼星海等人最早开始交响音乐的创作尝试。“抗战”以后,我国的交响乐有了很大的发展。冼星海、王云阶、丁善德、施永康、罗忠镕,都有交响力作留在了舞台上。在一些人看来,交响乐“曲高和寡”,难于被人接受,其实,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交响乐也不例外。一般说来,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欣赏音乐,一是官能的欣赏,二是感情的欣赏,三是理智的欣赏。如果我们要想从一件交响乐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必须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作品的民族特性、作者的创作个性,以及作品的标题内容并对音乐的语言有一定的掌握。
近些年,“交响乐热”已在并州悄然兴起,音乐界和社会各界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交响乐作为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的良好手段与形式,必将前景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