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国际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发展历程

2017-01-30 03:25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临县新兴国家秩序

陈 璋

1.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职业中学,山西 临县 0332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浅析现代国际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发展历程

陈 璋1,2*

1.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职业中学,山西 临县 0332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彼时的新兴国家就已经开始通过国际会议、结盟等方式,参与国际体系的建构,而并非通过霸权战争,取得霸权之后,再主导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体系。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国际体系的历史现实发现,新兴国家参与国际体系建构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从早期的军事扩张,到现在的参与过建构治理制度。

新兴国家;国际体系

随着上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美国一支独大;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腾飞;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寻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体系在两极格局之后,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新兴国际行为体,在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其参与国际体系建构的意图明显,且信心满满,这对原有的国际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

现代国际关系是伴随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自其产生到20世纪初,国际关系一直以欧洲为中心。1648年,欧洲经过30年战争后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7世纪后半期欧洲的战争、外交与合约缔结表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国际结构。实际上,它自形成之日起就从来没稳定过。从这一角度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

19世纪初,拿破仑用战争机器暴打欧洲,欧洲原有的封建统治阶级非常恐慌,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拿破仑,拿破仑因此失败。在制裁法国这一基本准则之上,取得战争胜利的欧洲封建统治者们,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国际会议,恢复了欧洲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以及战争之前原有的统治秩序。封建统治者联盟的目的,不仅是防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为了镇压欧洲乃至世界革命,进而维护封建体系和统治利益。它代表四大国的意志,也可以说是代表了落后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它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了法国的发展,阻止了历史的前进。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洲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维也纳会议以后,欧洲国家政治上走向反动,专制统治加强,各种矛盾日趋尖锐。1830年8月,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维也纳体系确定的欧洲版图陆续被改动,维也纳体系受到严重动摇。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由资产阶级领导的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列强的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胜国希望能够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改变各国在东亚、中东、欧洲和太平洋的统治秩序。从1919年开始到1920年,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确立了西方列强在欧洲、非洲、西亚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建立了战后统治秩序。从1921年开始到1922年,各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新一轮和会,签订诸多条约,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非但没能消除各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为日后更大的争端埋下了伏笔。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势力抬头,他们正是利用人们的复仇心理,取得了统治地位,进而对外扩张。在战胜国中,有些对势力范围的划分结果不满也造成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深化。这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西方列强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划分,在亚洲、非洲的殖民统治秩序,从诞生伊始就引起了各国的不满,20世纪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而后数年又被新世界性经济危机所代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爆发,标志着该体系彻底解体。

经过二战摧残的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期,随着战争形势的转变和胜利的临近,从1944年秋起,盟国举行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具体讨论战后世界的秩序问题,形成一系列影响二战后世界秩序的文件,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的国际政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20世纪60年代,由于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等人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20世纪70年代,欧洲共同体迅速强大、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伴随各自实力增强,要求在政治上独立自主、不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资本主义阵营随之分裂。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演变。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一极轰然倒塌,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从上述国际体系的形成到解体,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国际体系的建立往往是体系主导国家通过军事扩张,战争等形式,取得“霸权”地位,然后主导建构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国际政治体系。但是,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形势呈现多级化发展趋势,各个力量之间的实力差距不断缩小,且趋于平衡,爆发大规模战争,或者像美苏争霸时期的军备竞赛,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对于战后的新兴国家,诸如中国、印度等,对国际话语权的诉求,不断加强,对参与建构新的国际体系,有着强烈的愿望。

新兴国家力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它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国际权力分配的状态,新兴国家是引起国际社会巨大冲击的来源,但改变或已经改变的国际权力分配的状态,可能不诱使新兴国家采取激进的方式向霸权地位发起挑战。新兴国家与原有国际体系主导力量在各个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之后,新兴国家所面临的是改变原有国际体系的战略选择。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体系更替可能是通过战争手段,但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之后,使用军事扩张手段参与国际体系建构可能会适得其反,相反,致力于建构国际治理制度,更有可能成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建立一些新的国际治理制度,不是体系主导国的专利,新兴大国地位可能也有很广阔的前景,增加了在新的治理制度建立过程中讨价还价的筹码。最后,选择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削弱体系主导国的位置,更能为新兴国家创造取得体系主导地位的机会。因此,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国家,与原有体系的主导国家之间的权利竞争,只在主导治理制度建构中实现。国际体系主导地位的更替,最终要看能否主宰建构全球治理制度。

陈璋(1990-),男,汉族,山西吕梁人,工作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职业中学,读研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

G

A

猜你喜欢
临县新兴国家秩序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秩序与自由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孤独与秩序
跨国并购潮的特点、过程及其应对策略
新兴国家的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网络空间治理的制度困境与新兴国家的突破路径?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