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丽 虞香群/广西民族大学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六大特征。“互联网+综合档案馆”组成一个新的系统,这里的“+”并不是普通的相加,而是代表互联网与综合档案馆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是互联、融合、促进、互助等;互联网为综合档案馆的发展提供支撑,综合档案馆遵循互联网环境下的相关要求与规则等,两者之间通过反馈、互动、互联、融合等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发展业态[1]。“互联网+综合档案馆”一方面指在原有基础上,将互联网的理念、思维等深入嵌到综合档案馆中,拓宽档案馆发展的平台,对原有发展体系进行升级,使综合档案馆成为更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档案生态圈系统;另一方面也指借助互联网思维,转变综合档案馆的发展形态。“互联网+综合档案馆”的实质是综合档案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服务,将互联网融入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编研、检索、利用、保管中,在档案管理和服务公众中融入时代元素,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档案服务的便捷性与有效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综合档案馆开展工作时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互联网思维,在指导思想、服务理念、发展模式、经营方式上发生转变,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与档案馆之间的关系,将互联网与档案馆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形成更健康、更有优势的综合档案馆发展新业态。
创建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新型服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档案馆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服务工作,创建“移动档案馆”即档案馆APP,不断丰富和完善档案馆APP的功能,使其具备档案馆简介、档案信息资源与馆藏特色简介、网上查档、网上预约、档案信息产品和档案编研产品出售、档案展览、档案文化建设等功能。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档案微信公众号数量增长迅猛,公众号内容应具有丰富性和吸引性、丰富线上服务的内容,并将线上和线下服务有机结合。
搭建互联网档案云服务平台。档案部门要与云计算提供商合作开展档案公共云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新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池,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进而实现一站式服务。
推行智慧档案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档案服务全过程O2O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线上服务,特别要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对保密档案的控制、严把隐私档案查询的申请关;加强对档案用户查档偏好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加快档案用户量统计、在线咨询投诉等的功能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档案信息查询、线下查询预约及档案馆地址路线规划、档案馆周边智能停车等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多种方式信息服务的对接、提供一站式服务[2]。
“互联网+”环境下综合档案馆结构重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档案信息资源内容结构重塑,在“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内容主要分为公开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和未公开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综合档案馆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已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据化,打造信息知识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是档案业务流程结构重组,指以档案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以关心用户的档案需求和满意度为根本目标,对现有档案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档案馆综合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从传统的以档案馆工作为流程转变为以用户服务工作为流程,改变档案馆运行模式与机构设置,改善档案馆的管理质量同与信息资源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与效率。
“互联网+”时代下档案馆应积极探索档案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传统的档案馆存在“重藏轻用”的管理理念,即以档案保管为主,导致目前档案馆存在社会认知度低、服务创新能力弱、用户活跃度低、档案利用率低等问题[3]。档案馆要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进行多领域的跨界合作。首先,将档案馆与信息服务业融合。档案馆收藏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可利用相关的互联网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专题数据库,打造信息知识服务平台。其次,将档案馆与社交媒体相结合,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APP等社交媒体为公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社交媒体宣传档案馆和档案工作。第三,将档案馆与其他行业如教育行业等进行结合,如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第四,将档案馆与金融行业融合。可尝试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将服务入口前置,在档案馆的服务中积极主动地接入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这样在线上出售档案编研产品、档案纪念品、档案创意产品时,能够提供支付宝、微信支付、网银支付等多种在线支付渠道,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档案服务。此外档案馆也可以仿照中国博物馆,在网站上经营网店,出售档案产品[4],拉近公众与档案的距离,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综合档案馆要连接一切发展要素,一方面是连接综合档案馆内部要素,如馆藏资源、人员、设备、制度等;另一方面是连接外部要素,如信息资源、外部数据、技术、用户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内部和外部要素的作用,营造健康的发展生态圈。
首先,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区域档案部门或全国档案部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既能避免档案信息资源重复数字化的问题,又便于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此外也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其次,互联网平台作为档案馆与公众互动的有效渠道,能够让公众亲自参与档案的收集、制作、保管等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公众的档案需求,积极开发民生档案,如精准扶贫档案、乡村记忆档案、土地确权档案等;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利用公众反馈改善档案馆运营机制,提升档案馆的社会认知度。再次,综合档案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为用户制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馆创新驱动就是在档案馆原有的发展模式上引入互联网思维、发挥创新力量、实现创新驱动,从而开拓可协作、可跨界、可融合的多方发展道路。“互联网+”时代下的综合档案馆实现创新驱动可从几方面入手:第一是思想创新。综合档案馆首先要进行思想上的变革,树立互联网思维,接受互联网事物,应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和建立综合档案馆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发展模式,在综合档案馆的管理、组织、技术、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第二是制度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下必须打破档案工作的条框局限,将有利于综合档案馆发展的一切要素和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要素及资源的效用。第三是开放创新。传统的综合档案馆与其他机构、行业联系较少,在“互联网+”时代,综合档案馆应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地跟其他行业和机构进行联系、开展密切合作。
在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综合档案馆应具有开放态度,才能在与同行或其他行业的交流中取得进步。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为综合档案馆与利用者、用户与用户、档案界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开放平台,加深了交流与合作。综合档案馆应持开放原则,吸收其他行业的工作经验与时代新元素。加强档案馆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我国档案馆与国外档案馆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借鉴和学习国外档案馆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与国外档案馆就某一项目展开合作,如开展国际化编研、举办国际化展览等;促进档案馆与其他行业的交流合作,借鉴和引用其他行业在服务创新上成功的案例与经验。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各行各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如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24小时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等,让图书馆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馆也应该树立“互联网+”思维,将档案馆和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创建手机档案馆、24小时档案馆、档案APP等,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具有“全面互联”认识,“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将本行业与其他各行业相结合。在万物互联、融会贯通的“互联网+”时代下,档案馆要以一种与社会其它行业进行多元深度互动互联、互相驱动创新、互相发挥组织实力、互相融合的形式实现行业转化升级。
目前,综合档案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还不能完全支撑“互联网+”迅速发展,为适应“互联网+档案馆”的发展,一是解决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问题,二是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三是解决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质量问题,四是实现档案馆互联网平台服务的技术问题。
实现“互联网+综合档案馆”健康、持续发展,需做好顶层设计。树立“互联网+综合档案馆”理念,从全局视角出发,协调各系统和各要素的功能,统筹相关资源,进行结构设置。制定“互联网+综合档案馆”战略规划,加快“互联网+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安全体系建设,着重推进互联网档案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档案馆与其他行业的融合。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面互联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数据共建共享的年代,在该背景下,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也随之出现[5]。综合档案馆需要做好“互联网+档案信息安全”和“互联网+档案信息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并且分别建立“互联网+档案信息安全”系统和“互联网+档案信息知识产权”辨析系统,全面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以及档案信息知识产权的监测。
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谢文亮,郑添尹,颜志森.“互联网 + ”下学术期刊出版的新业态及改革思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7(10):2.
[2]田忠强,陈江鸿.“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O2O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档案,2016(01)2:7-11.
[3]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6(05):3-4.
[4]杨帆.“互联网+档案”运用:档案馆在线商店建设研究[J].浙江档案,,2016(05):1-3.
[5]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