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儿童”的儿童文学
——谈《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改编创作

2017-01-29 19:05李琬瑶
山西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奇境卡罗尔爱丽丝

李琬瑶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不再“儿童”的儿童文学
——谈《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改编创作

李琬瑶*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爱丽丝漫游奇境》作为一部世界儿童文学名著衍生出大量改编作品。这些改编作品一部分是在原著的情节基础上完成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改变人物形象进行改编。《爱丽丝漫游奇境》拥有诸多改编的可能性与作品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各类改编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有关,研究《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相关改编创作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儿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爱丽丝漫游奇境》;儿童文学;爱丽丝;改编

《爱丽丝漫游奇境》(以下简称“《爱》”)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儿童文学小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尽管这些作品的改编策略不同,创作题材风格也存在差异,但在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方面则各有独到之处。

一、各类《爱》的改编作品分析

(一)对原著的忠实转化

这一类改编作品比较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主要情节,并保留原著基本思想和儿童读物倾向,代表作有1933年的美国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这类电影的看点在于影片如何将文字中的奇境世界还原成真实生动的视觉形象,制作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动植物形象,再现爱丽丝通过食物变大变小等情节等。同时,为保证观看效果,编剧往往将影片类型设定为喜剧片,通过保留原著中的幽默和笑话增强喜剧性,使影片能成为能覆盖全年龄段观众的作品。

(二)对原著情节的重新解读

此类改编作品采用的改编策略是在保留原著的基本叙事模式的前提下,对原著故事的具体情节进行解构式的重新解读或者添加原创情节丰富原著的故事性,例如可以视作《爱》的戏仿版本的1988年捷克电影《爱丽丝》。创作者尽量排除原著作为儿童文学而被赋予的温情色彩,致力于解读《爱》故事本身可能具有的丰富思想内涵。因而这里的爱丽丝故事更像一则后现代主义视野观照下的当代人生存寓言,庸常与荒诞成为生活的全部内容。

(三)对爱丽丝形象的重新定位

改变角色定位,重新定位爱丽丝的人物形象也是常见的改编策略,例如2010年蒂姆·伯顿导演的电影《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故事主人公变成了成年爱丽丝。不同于原著中的天真少女,片中的爱丽丝性格独立勇敢坚毅。角色定位的改变使影片将原著的游戏化写作改写为女性成长故事,颂扬反抗传统的精神。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沈从文创作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和20世纪30年代陈伯吹创作的《阿丽思小姐》塑造了中国的爱丽丝形象。《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阿丽思有成人一般冷静的头脑,能用批判的眼光评价所见所闻,而《阿丽思小姐》则将阿丽思塑造成勇于反抗、与一切黑暗势力顽强斗争的小英雄。两位作家利用《爱》这样的一个“舶来品”的叙事模式,表现出对当时处在乱世中的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二、《爱》获得多样性解读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第一,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解构主义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因此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将经典原封不动的搬上银幕,解构经典、重构经典反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方法。这些对《爱》的解构式改编丰富了作品的多元阐释系统,并使之获得更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受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思潮伴随女性主义运动兴起,这些运动使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女性不再是受压迫与受歧视的群体。这一重大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反映在文学影视创作方面,拥有智慧和坚韧品质的独立新女性形象也成为艺术作品表现的对象。正因如此,有思想、有主见且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爱丽丝形象才可能被观众接受。

(二)内部原因

受儿童文学创作固有特点的影响,作品的大量情节通过对话完成部分,部分信息则由插图表现,这种存在于叙事当中的留白为改编者提供了创作空间,此外,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大多以漫画化方式塑造,这使改编者可以通过赋予角色性格更丰富的特质完成改编创作。

同时,《爱》本身的叙事也比较有特点。首先,小说突出梦境的不确定性。用类似“意识流”的叙事方法不断变换爱丽丝置身的场景。爱丽丝在梦中不断遇到的神奇生物,也是现实中的动物以拟人、夸张手法重新组合的产物,这与通常的梦境体验是一致的。其次,卡罗尔的创作以游戏和娱乐为目的,不包含任何明显的道德训诫,肯定了儿童在童年时期产生的诸种幻想和欲望。这种游戏精神的背后也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意趣,使《爱》拥有了寓言故事般的魅力,提供给创作者从不同维度解读的可能。最后,卡罗尔的写作是消除中心和权威的,隐含对传统和权威的反叛精神。从这个意义来讲,所有《爱》的改编作品都是以艺术实践对书中的反叛精神做出的回应。

三、《爱》作为经典儿童文学的独特价值

《爱》表现了一种对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童真童趣的世界的渴望。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是尚未确定的,成人世界的智慧和传统沿袭的法则在这里都不适用。这种颠倒固有等级秩序的愿望,表现出儿童经验的丰富性,这种经验包含着成人的知识无法完全囊括的内容,甚至优于成人经验的确定性。爱丽丝在奇境中的经历,正是现实世界里的儿童和成人在面对未知时的体验的写照。

总而言之,《爱》是一部不再“儿童”的儿童文学,它不是传统意义上那些以教化目的为主,迫使儿童通过阅读学习成人法则的儿童文学,它的丰富性不是简单儿童读物概念可以囊括的。卡罗尔通过对幻想世界的描述将思想从自然理性的法则中解放出来,构织出隐含多样解读的可能性的作品。原著本身以及由原著衍生而来的各类改编作品又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了成人的审美需求。这种以返回童年的方式超越成人法则的境界,才是这本书能够成为不朽经典的真正原因。

赵元任先生在翻译《爱》时将孟子的名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作为题词,表达对卡罗尔的钦敬和对孩子们的爱心。由此可见,拥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文学一定是不失“赤子之心”的作品,这一点应该是《爱》的改编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1]陈伯吹,著.阿丽思小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04.

[2][英]L.加乐尔,著,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05.

[3][英]刘易斯·卡罗尔,著,王永年,译.爱丽丝漫游奇境 镜中奇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01.

[4]舒伟.重访爱丽丝的奇境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启示[J].理论与创作,2010,03:48-52。

[5]沈从文,著.阿丽思中国游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

李琬瑶(1993-),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I

A

1006-0049-(2017)11-0109-01

猜你喜欢
奇境卡罗尔爱丽丝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瑰丽奇境
奇境军事训练营
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花与爱丽丝
守卫冰雪奇境
花与爱丽丝
变大变大
猫咪卡罗尔
狮王卡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