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津伟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天津 300387)
和声学课程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改革探究*
董津伟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天津 300387)
和声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课程教学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大而全、忽视师范性等特点。有鉴于此,本文将从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着眼,来论证在高师院校和声学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五声性和声理论及其技法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基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即兴伴奏及自弹自唱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和声学;高等示范院校;中国民族音乐;五声性
众所周知,和声学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学习和声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让学生娴熟地展开对于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和声编配与和声写作技能。惟其如此,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才能发展出基本的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等方面的技能,也才能够有效地适应当前中小学校音乐教学对于伴奏及弹唱能力的迫切需求,进而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占得先机。
然而,目前高师院校所开设的《和声学》课程,其所选用的教材仍然是以杜波夫斯基、斯波索宾等人所著的《和声学教程》为代表的国外和声学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则是西洋大小调音乐体系的和声原理及和声编配与写作技法。学习西洋音乐的基本和声原理及编配、写作技法自然是必需的,否则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就无法从基本理论的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中外音乐作品中的各种和声技术现象。但是,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是按照培养专业作曲技术理论人才的思维模式来设置的,并未能充分考虑师范性特点,因而相当部分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繁难而不具备明确的实用性。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必须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教学内容加以变革,要削减那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关系不够密切的内容,进而在强化对大小调音乐体系基本和声理论及基础和声编配、写作技法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和声理论及技法。
那么,怎样的和声理论与和声写作技法才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呢?笔者认为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创作中所发展起来的五声性和声理论及技法体系。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曲目大部分还是属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范畴,而且其中大部分也都是五声歌曲。这就决定了学生如果要为这些民族音乐教学曲目编配和声伴奏、写作简单织体或者展开即兴伴奏乃至自弹自唱教学的话,就必须熟悉中国民族音乐五声性的和弦构成、和声进行及调式调性转换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法。因此,探索如何在高师《和声学》课程中引入中国民族音乐五声性和声调式理论及其技法体系,就正是高师和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
笔者认为,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和声学》校本课程开发理念。需要高师和声课程的任课教师邀请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教育专家及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在兼顾西洋及民族音乐和声理论技法体系的前提下,本着密切契合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的理念,通过民主决策来确定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五声性和弦的基本形态如代替音和弦、附加音和弦等;五声性和声进行方式如同根音及不同根音的五声和弦连接、和声进行对于调式主音的趋向性等;五声性和声进行所能带来的调式调性转换手法(比如复合调式、调式转调、同调式的七声性拓展等)、五声性和声织体的写法(比如支声性复调的和声声部层次,“换头”、“合尾”、“加花”、“减字”等民族音乐写作技巧在五声性和声织体写作中的运用手法)等等,都是《和声学》校本课程应该予以安排的教学内容。至于上述这些教学内容是否都要涉及、应该怎样安排,则应通过民主化的论证来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为各方所接受的课程内容安排暨教学设计方案。大体来说,应该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梳理、安排《和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有机取舍的基础上,本着突出常用五声性和声技法(如琵琶和弦、空五度和弦等)的原则编制教学进度计划,展开相应的细化教学设计。
其次,要充分借鉴、利用信息科技发展所提供的新型教法,建立“微课”化、电子化的高师《和声学》校本教材,实现与其它兄弟课程的互渗与融通。“微课”是一种时长限制在5-10分钟以内,专门讲解某一基础知识点或示范某项基本技能的教学短视频。从“微课”的特点来看,无疑它是非常适用于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教学的。因为一段“微课”视频已经足以讲解清楚一项基本的和声理论或展示一项基本的和声写作技法了。如果将这样短小精悍的“微课”有机地嵌入到“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其它兄弟课程当中去,就能够帮助学生将在《和声学》课堂上所学到的五声性和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地运用到这些兄弟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达到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实现五声性和声教学与相关兄弟学科教学的交融与互渗,在潜移默化中整体性地提升学生的和声及曲式写作技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乐感。
最后,还要注重将实践创作随动性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当学生学习了五声性和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就应鼓励他们事实地展开和声写作与编配的实践性训练,并通过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的训练来深入体会五声性和声技法的音乐表情效果,从而将实践教学与训练渗透到平日的和声理论学习中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能力。
综上所述可见,只要我们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利用信息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微课”等新型教法来开发特色化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并注重将实践创作随动性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我们就有望在高师《和声学》的教学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民族音乐常用的五声性和声理论及其技法,帮助他们发展出基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扎实的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
2013年度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和声学课程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改革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2013064)
董津伟,女,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