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硕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北京 100000)
西北“花儿”的文化特征与保护传承
袁 硕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北京 100000)
西北“花儿”有其独特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地域文化中和地区历史传承下形成的。西北“花儿”是一种需要保护的地域文化,它有自己独特的歌词格律、曲式结构以及思想内容。本文将主要从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发展现状以及文化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笔者在思考、探讨西北“花儿”文化特征的同时,进而提出如何对西北“花儿”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西北“花儿”;社会功能;文化形态;以人为本;传承保护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西北“花儿”作为西北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于2010年1月30日正式被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西北“花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建国初期,毛主席在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张,进一步推动了西北“花儿”的发展。现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对于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将主要从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发展现状以及文化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笔者在思考、探讨西北“花儿”文化特征的同时,进而提出如何对西北“花儿”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一定的社会功能,没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花儿”作为一种西北民间艺术,被誉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世代居住在西北高原上的汉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保安族和藏族都善唱“花儿”[1],都喜欢用“花儿”表达对生活的感知、理想与憧憬。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后总结出,西北“花儿”作为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主要具有以下五种社会形式。
(一)抒情功能
按照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西北“花儿”分成三种:情歌、生活歌和本子歌。其中情歌占有的比例最大、最为动人。情歌大都细腻地抒发了男女双方纯真质朴的爱情,起到了表情达意的抒情作用。如“菊花湾里的一湾湾水,风刮时水动弹哩;毛洞洞眼睛一点点嘴,说话时心动弹哩”。女子的眼睛在情郎的眼中是如此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樱桃般的小嘴呈现出了古典美女的形象,表达了歌者的爱慕与赞美之情。
纵观花儿的爱情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情感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 但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谈情说爱在当时被看做有伤风化。他们不能公开地表达思恋,不能直白地述说情感,花儿给他们带来了精神希望。所以传统的花儿以情歌为主,是最为合理的。但在旧时代,这样的民歌不能在村落或者在有大小辈的场合时轻易唱,只能在山坡野洼里唱,例如“花椒的树上你甭上,上去时刺杈挂哩,进去个庄子你甭唱,你唱时老汉们骂哩”这样的花儿就出现了。
(二)娱乐、交际功能
娱乐功能是西北“花儿”最为显著的社会功能,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歌唱的方式进行表达,观众能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愉悦,歌者能够利用演唱来达到娱乐的效果。例如:有一个娱乐性的集会“花儿会”,于每年的农历4——6月份召开(各地时间不同),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花儿会”上主要演唱的内容为“花儿”,会场上搭有歌台,歌手登台比赛,优胜歌手会披上红绸带,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西北“花儿”流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沟通不太便利的山区,他们利用“花儿”进行对唱,可以实现传达信息和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我们说,西北“花儿”的第三个社会功能是交际功能。“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摘取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这首歌词含蓄而有诗意,以隐喻的手法曲折地表现出单相思的痛苦,如果只是按照播音的腔调朗诵出来,是体现不出它的词文意韵和艺术效果的。而用高昂、开阔的西北音调扯着嗓子吼出来,其质朴率真的表达方式会给人荡气回肠的审美感受。
(三)教化功能
西北“花儿”的唱词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对西北“花儿”进行欣赏、演唱和研究的过程则体现出了西北“花儿”的社会教化功能。其教化作用则体现在丰富的唱词中,所谓表象性教化是体现在唱词中的直接教化。如:“大佛爷坐的是华林山,后靠了一架花山;尕妹唱的曲干散,劝化吧人心的少年。”“尕园子里种葱呢,唱花儿度化人心呢,把野花儿谁听呢!”人们在听这些歌词的过程中,就是花儿对人们的教化过程。这句歌词是表象教化中的直接教化,从“劝化吧人心的少年”与“唱花儿度化人心呢”等质朴的表达方式,不难看出“花儿”教化少年们保持一颗恪纯清净的内心。
(四)民俗功能
西北花儿的曲调表现了西北山川宏阔的气势和西北人民粗狂的胸怀,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俗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方言演唱、演唱服饰、旋律模型等多个方面。西北“花儿”能够表现出不同地区的独特生活习惯以及语言特色,因此,我们说西北“花儿”同样具有社会民俗功能。
西北地区的“花儿”不仅体现着民俗功能,同时还蕴涵着其他民俗事象。一般来讲,“花儿”之民俗功能主要分表象性和隐含性两部分。所谓表象性民俗功能是指与“花儿”之行为方式有直接关系的民俗事象,如“花儿会”及其演唱程序与方式、唱词体式、旋律模型、方言、服饰、道具[2]……所谓隐含性民俗功能即指包容在“花儿”内容之中的,如唱词所涉及的相关传说、神话故事等。
“花儿”又被称作“少年”,是由汉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等八个民族共同发展传承的艺术形式,在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流传。“花儿”是一种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的艺术形式。过去的西北“花儿”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一般是由师傅教给徒弟,徒弟再教给徒弟,这种传承方式比较固定和稳定。
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西北“花儿”已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 2010年正式申报成功。西北“花儿”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观众,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世界文化影响力。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冲击下,西北“花儿”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产生了一定的生存危机。现阶段的西北“花儿”歌手年纪普遍较大,西北“花儿”的传唱范围越来越小且传唱形式单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弱;使得他们寻求传承者的难度越来越大;西北“花儿”的传统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所以很多的优秀曲目,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被删减、误解和遗失;加之,如今西北花儿的民间性特色越来越不显著,表演者过分追求舞台效果,而失去了“花儿”原本的朴质。
由于西北花儿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文化形态、表达系统、表达内容、民族以及地区等进行分类。笔者将着重分析 “花儿”被赋予的不同文化形态。
(一)歌词格律形态
1.生动性
抒情类“花儿”占据着绝大部分。当一首花儿难以表达出复杂感情的时候,通常借用各种类型的修辞手法,这也就更加形象地诠释出了西北花儿的生动性和抒情性。
例如:“三两三钱的耳坠,穗穗儿打肩膀哩,尕妹妹好比是豆瓣儿,打开时活吸哩。”它含蓄地唱出了自己心爱女孩儿的外貌装扮特色。将女孩比作喜爱吃的豆瓣儿,真情流露出对她的怜爱,生动展现出了情人之间的默契,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和富有优质感的诗意画面。
2.音韵美
“日头儿有落到石峡里,包冰糖,要两张粉红的纸哩;哭下的眼泪熬茶哩,好心肠,为我的花儿着死哩。”花儿的押韵方式中典型的是通韵、间韵、交韵三种,其中最典型的是交韵。以四句式花儿为例,一三句押一个韵、二四句押一个韵,遥相呼应,音乐感极强。行述的例子运用的是交韵的形式,前两句和后两句相对应,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扇面对”结构,在形式上显得整齐和协调,押韵也在平仄相间。单句和双句分别压不同的韵,一四句压“峡、茶”,二五句压“糖、肠”,四六句压“止、死”,这种交韵的形式,使得花儿在韵律上起伏明显,富有音韵美。
(二)音乐旋律形态——曲令与调式
花儿的曲令可以根据旋律的特点分为“长令”和“短令”。前者的歌唱速度较慢,如“水红花令”,后者的演唱速度快,如“金点花令”。此外,曲令还可以根据产生地区或者流传地区的不同分为若干。
以青海花儿为例,该地区的花儿以四声和五声的徵调最为常见,主要用宫、商、羽、徵四个音,其中徵音是构成调式的中心音,商音是调式支持音,宫音、羽音是重要的构成音。角音比较少见,哪怕出现了,也只起到辅助性的装饰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传承人培养对策
区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条件——是否有人作为传承载体。西北“花儿”作为一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需要用传承人作为传承载体。同时我们还必须了解到,传承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西北“花儿”的艺术形式若是离开了传承者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对西北“花儿”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保护传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承人培养对策,注重以最科学最恰当的方式,对传承者进行培养教育。
(二)以民俗节庆为平台
建国初期,毛主席在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张,进一步推动了西北“花儿”的发展,使其传承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近几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已经从注重最开始的景色观光到了如今的文化体验。西北“花儿”要想发展和传承,可以从民俗节庆为切入点,将其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将传统的文化进行宣传和保护,又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推进经济增长。笔者建议,将民俗节庆作为宣传西北“花儿”文化的契机,在这一期间内吸引游客来当地观光并进行文化体验。
(三)“花儿”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
我们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西北“花儿”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但近些年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已经远远不够,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因此,对西北“花儿”进行创新突破乃是大势所趋。要想对“花儿”进行革新,需要借鉴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将优秀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花儿”文化中。我们要将新鲜的、潮流的文化与西北“花儿”相融合,使得西北“花儿”发展得更具活力,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赏识,进而形成全民努力团结的氛围,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保护传承。
(四)依托教育体系的传承策略
运用教育体系对文化进行保护传承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方式,学校是国家进行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知识创新的重要处所,利用学校来对西北“花儿”进行传承,能够扩大传承范围,提高传承效率。笔者认为,要进行西北花儿的传承需要从学校和民间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方面,我们将西北“花儿”的优秀演唱者请进高校进行讲授,激发学生了解探索“花儿”的热情,在帮助“花儿”演唱者寻找传承人的同时,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让高校里的优秀教师进入民间进行“田野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西北“花儿”的学习与实践,实现双向沟通、交流与学习。通过良性互动与实践,提高西北“花儿”的传承质量。
西北“花儿”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中的一种,我国应该对其进行关注与保护,建国初期,毛主席在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张,力求将这一具有显著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冲击下,西北“花儿”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在传承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进行保护创新,推进西北“花儿”在民族文化长河中滚滚向前。
[1]黄金中.“花儿”文化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引发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6.
[2]武宇林.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传承人现状调查[J].宁夏社会科学,2016.
[3]韩陆山,冯岩.“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4]马璇,杨启.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花儿”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5.
J6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