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鹏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探讨大学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的困境及对策
乔 鹏*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素质教育推动下,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贯彻落实了因材施教理念,不过,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影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延续着传统模式,因材施教也陷入了有名无实的困境。因材施教理念如何突破发展困境,大学体育因材施教教学如何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笔者对此做出了研究和回答:
(一)受传统教学习惯局限,因材施教执行困难
毫无疑问,因材施教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导致其落实困难的原因也非常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校体育教学难以突破传统教学习惯的束缚和影响,走的仍旧是老路子。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实行的都是大班统一授课制,在课时有限、教学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习惯性地去进行知识讲解,去照顾大多数,但是却很少会关注少数人,也难以做到面向个体因材施教。如此一来,教师教学精力、教学成本与因材施教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因材施教执行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所谓因材施教,即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个性特点,对学生区别对待、分类教学。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体育教师都习惯了知识灌输、技能演示和填鸭式教学,他们对个体指导、单独指导都缺少研究和了解。加上教学紧张,所以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去与学生单独接触,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也缺少认识和了解。所以,许多体育教师在因材施教方面都感到有心无力,能力有限,这也为体育因材施教设置了障碍。
(一)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习惯
因材施教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挑战,高校体育因材施教教学要从教学理念改革入手。因材施教的根本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而又关注学生个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加师生、生生的交往密度,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这也决定了高校体育班级教学规模和人数数额不能过大,因此,高校要适当压缩班级规模,或者开设“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的试点课程,为每个小班配备一个助教,给学生提供更多质疑、发问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进行思想表达。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增设更多的体育选修课,将轮滑、攀岩、健美操等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去,要求教师将学生运动知识学习、技能获得和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学,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二)严肃教学纪律,抓好学生个体指导和教育
因材施教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因材施教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也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平等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许多教师都错误的认为,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不对学生有任何约束,这样的“因材施教”只能使体育教学走上“散而乱”的发展道路,起不到真正的教学作用。要想避免因材施教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高校体育教师要严肃体育教学纪律,明确体育教学要求、标准和规范,确保教学秩序严谨有序。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体育基础、接受能力、体质等将学生分类,给予不同类别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和引导,如以严格的标准要求体质好、基础好的学生,不断增加他们的运动负荷。适当减少体质较差的学生的练习时间和运动负荷,给他们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目的是通过分类练习、分别指导实现因材施教的最终目的。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以因材施教理念为指导,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教师的主要任务。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要摒弃一味教书的传统习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然后立足于大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如大学女生对健美操、游泳等有利于塑造体形的体育课程很感兴趣,男生对跆拳道、击剑等竞技体育项目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学生兴趣点为基础,开设一些新型体育项目,并尝试用游戏、小型对抗赛、分组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因材施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深刻命题。高校体育教学只有立足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才能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1]李元伟.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6(02).
[2]何啸轩.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丛刊,2016(34).
[3]贾严鹏.大学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困境与突围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02:48-49.
乔鹏(1978-),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G
A
1006-0049-(2017)19-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