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泥花园》中杰克与汤姆的俄狄浦斯情结

2017-01-29 22:46
山西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尤恩俄狄浦斯朱莉

朱 墨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论《水泥花园》中杰克与汤姆的俄狄浦斯情结

朱 墨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水泥花园》是麦克尤恩的杰出作品之一,在文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论述杰克与汤姆的俄狄浦斯情结,以突出作者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关注。

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俄狄浦斯情结;杰克;汤姆

一、引言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今英国文坛上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也因其作品中情节的惊悚与人物心理的变态而被堪称为最另类的作家,由此获得了“恐怖伊恩”的称号。自1975年以来他先后发表了《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水泥花园》、《追日》等优秀作品。并且他用三十余年的时间不断地对人们心理的阴暗面以及超现实的情节进行探索。发表于1975年最受赞誉的小说《水泥花园》被誉为他的两部“小型杰作”之一。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来分析杰克与汤姆的成长心理,以揭示异化环境对孩子们成长的影响。

二、《水泥花园》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根据弗洛伊德里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首次出现在幼儿出生后的第三年和第五年,此阶段被称为“俄狄浦斯阶段”。这一阶段男孩一般会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依恋,从而与父亲争夺母亲的爱。在这部小说中家庭里的两个男孩—杰克和汤姆都有着浓厚的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他们的父亲独断专横,而母亲却较为柔弱,所以在两个男孩的内心深处都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情感—俄狄浦斯式的爱。

(一)杰克的俄狄浦斯情结

小说中的杰克因长期生活在“孤岛式”的环境中,他的性格极其古怪,他会整日漫无目的地在房屋周围闲荡,而且经常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发火。在小说中,他曾描写了他八岁时装病回家想要独占母亲的场景:

我八岁那年有天早上假装病的厉害,从学校回来家。我母亲就对我宠个没完……我一直躺到半晚时分,在她忙活的时候,不错眼地望着她。她到别的房间去的时候我就密切地听着。

即使小说中的杰克已进入青春期,但是他仍有一种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而这种典型婴儿化的恋母情节却将持续他整个青年时期,甚至一生。在小说的第一句杰克说道:“我父亲不是我杀的,可有时我觉得是我促他走上了不归路。而且他的死如果不是正巧赶上了我自己肉体成熟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它跟这此后的事态发展相比就好像算不了什么了”。可见,在这个家庭里,杰克与自己的父亲没有丝毫的情感。随着杰克的成长,他逐渐意识到他不可能取代父亲的地位而占据自己的母亲,所以他内心的俄狄浦斯情结转移到了姐姐朱莉身上,以致发生最后姐妹乱伦的悲剧。

(二)汤姆的俄狄浦斯情结

小说中汤姆的俄狄浦斯情结要远比杰克的恋母情结浓厚。作为一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经常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并想永远是一个婴儿。在小说中有一段父亲骂汤姆的场景:

而他也确实对汤姆很严,总像是故意找茬骂他。他利用母亲对付汤姆就像他利用他的烟斗对付母亲一样频繁。“别用那种语气跟你母亲讲话”,或者“你母亲跟你讲话时把身体坐直喽”,她则一言不发地照单全收。要是父亲当时离开了房间,她就会朝汤姆微微一笑或是用手指帮他梳理头发。

可见,汤姆得不到父亲的爱,而母亲对他的这种溺爱却永远也不会让汤姆成长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反而会使汤姆的内心发生更严重的畸变。比如汤姆喜欢自己的婴儿床,喜欢用手吮吸自己的手指等。生活在母亲的溺爱下汤姆没有机会去观望外面的世界,以致他没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在朱莉的要求下,汤姆不能进入母亲的房间,这时汤姆不能适应这种“无母”状态。而朱莉也被迫成为代理母亲。和杰克一样,汤姆也逐渐地把这种恋母情结无意识地转移到了朱莉身上。随着故事的发展,汤姆对朱莉的依赖愈发愈强,以致见不到朱莉时汤姆便会嚎头大哭。在汤姆的内心她仍然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但是汤姆知道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而且朱莉是这个房子里的“新妈妈”,这使汤姆必须适应从朱莉身上获得的“母爱”。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汤姆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吮吸着自己的手指,他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婴儿。这就如张和龙评论说这部小说不是有关于孩子们的成长小说,而是一部有关于“反成长”的小说。

三、结语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在男孩中极为普遍,每个男孩都会在三岁或五岁时经历这种特殊的情感。但在家庭与社会的正确引导下,这种情节会随着孩子们的成熟而逐渐消失。在《水泥花园》中,杰克与汤姆没有机会去了解水泥花园外部的世界;相反,他们却变得更加幼稚。他们平时游戏的操场仅仅就是这个孤立的花园。此外,他们可以互相沟通的人也只有姐弟四人。所以兄弟俩逐渐在潜意识里接受了朱莉这一个代理母亲的角色,致使杰克与朱莉最终走向了乱伦的悲剧。麦克尤恩也借此部小说来引起社会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以带来更多有关青少年方面的思考。

[1]伊恩·麦克尤恩著,冯涛译.水泥花园[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2]张洁,辛曙光,李旭.伦理倒错的水泥花园[J].天津大学学报,2014(01).

[3]孙银娣.《水泥花园》中的伦理异化[J].语言文学研究,2015.

[4]尚比武.成长的不能承受之轻: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J].外语教学,2014(07).

[5]张松存,汪艳.论《水泥花园》情节的悲剧性[J].青春岁月,2015(01).

[6]潘炜旻.麦克尤恩《水泥花园》解读——对当代文明的拒斥与探索[J].文学评论,2011.

I

A

1006-0049-(2017)05-0293-01

猜你喜欢
尤恩俄狄浦斯朱莉
失败也是收获
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
伊恩?麦克尤恩国外研究综述
伊恩·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
一颗水晶球
话语、视角与结构:伊恩·麦克尤恩的创伤叙事艺术
反转:麦克尤恩《甜牙》之魅力、诱惑力及权力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铁母鸡
重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行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