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表演中的速度节奏变化问题的研究

2017-01-29 22:46李双池
山西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乐谱演奏者

李双池

辽宁锦州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关于音乐表演中的速度节奏变化问题的研究

李双池

辽宁锦州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在音乐表演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节奏变化的问题。从本质上来看速度节奏指的是对于演奏当中的速度的变化规律、类型以及历史发展轨迹的概括和探索。所以演奏家们在处理各种不同的作品的时候会通过对于速度节奏的掌控来体现作品不同的风格,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音乐表演当中速度节奏的变化问题。

速度节奏;音乐表演;变化

一、音乐表演中速度与节奏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音乐表演的过程当中为了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形象,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当中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思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形成有组织、有起伏却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来看,音乐作品是一种纵横交织的运动,音乐作品内涵的表现是通过力度、音色、节奏、速度四个方面而表现出来的。这四个方面的起伏变化,也构成了音乐作品当中的层次性。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作品更多的也是靠听来感受。因此演奏家们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程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演奏的速度与节奏则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没有速度的变化,哪怕只是速度细微的变化的音乐是不可能打动人的,因为音乐本身也就是一种层次性的艺术。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要求演奏者善于处理速度与节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打动人,音乐的价值也才能够体现。

速度和节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音乐表演的过程当中速度和节奏在很大意义上却是相同的。众所周知,所谓的节奏也就是指音符时值的长短,在观众的听觉感受过程当中,这种长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却表现为速度的快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于节奏和速度这两个概念有着十分经典的总结,并且将这两个词合并在一起成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速度节奏。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都有自己不同的速度节奏,甚至于在我们生存的每一个瞬间都有一种速度节奏。如果脱离了某种节奏,那么作品就会呈现出很大的单一性,要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也只能够通过固定节奏音形或者等值音符来写纯音乐作品,这样的音乐作品的表情一定不是很强,而且一般来说篇幅不会很大,所表现的形象十分的单一,最为著名的也就是里姆斯基的《野蜂飞舞》。主要特点就是以十六分音符作为主要的音乐单位,通过连续十六分音符快节奏流畅的演奏能够给听众无穷的感受。但是可以看出如果离开了对速度的要求,是毫无形象可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蝶蜂飞舞》这首曲子当中的b小节的半音将野蜂飞舞的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但是随后又急刹车般突然停止打不运动的惯性,从而让听众获得受惊一般的效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速度的表现,以及速度,节奏在音乐演奏当中的重要作用。

即使在演奏这样的作品当中,仍然会听到一些细微的速度变化。这些细微的速度变化在整体上仍然离不开速度节奏。一定速度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表情意义,一定的音乐形象也总是基于一定的速度要求。比如夕阳西下时,远方寺庙的小姑杰作,军队出征之前的号召击鼓以及非洲人的鼓语。虽然这些音乐并不具备绝对的音乐音高,但是却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感受,这也说明了速度节奏的表现作用。

二、速度节奏变化的艺术价值

在音乐表演的过程当中速度的变化往往能够体现出音乐表演者,个人的个性以及对于作品的理解。这是对于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会把速度节奏的变化作为记号写入乐谱当中来对自己加以提示。而有些作家却没有在乐谱当中写出速度变化。这种需要乐谱的演奏者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即使没有乐谱的提示,演奏家也应当能够把握阅读节奏。当然这是取决于演奏者个人对于乐谱的理解。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演奏家他们在演奏自己的乐谱的时候虽然也会记录速度节奏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这种速度节奏的变化与他们自己的标记却相差甚远,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些内容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对速度变化的处理也会极具个性。这无疑显示出演奏者个人的素质以及个性趣味高低,这些都能够体现在对于速度节奏的变化处理当中。

等培养中成熟使用的速度,节奏变化的术语包括ritardando,accelerando,meno mosso,piumesso,ritenuto,rallentando,allargando,rubato,stringendo,stretto… …等。但是这些专业术语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都具有一定的前提,也就是在不改变乐谱某一段落的基本速度的条件之上进行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乐曲原来的特色以及初始的意思。而通过电话只能够进一步的凸显原乐谱的意味,并且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速度节奏的变化,保证音乐在运动过程中的方向性。比如在演出的过程当中通过情绪的渲染来逐步实现情绪的振奋,或者在舒缓音乐当中适当穿插一些高亢的部分就必须演奏者主动去探究学习,只有对这些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及对这些专业术语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够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找到使用的依据,并且有意识地分析这些节奏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改变速度节奏。

在音乐表演中,音乐演奏者对于节奏变化的应用经历了相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十六世纪以前的作品当中只有表情术语而没有速度术语。一直到十七世纪后,半叶速度术语才开始在意大利出现,这些速度术语当中也明确包含了速度要速度,当时的速度术语包括Largo、Adagio、Allegro、Presto等,随后在1815年梅采尔发明的节拍器,这使得音乐表演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前的表演者更多的是根据一定的乐曲风格,个人兴趣来做速度上的处理,而节拍器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演奏者对于速度节奏的把控更加精准。而在这个时期,音乐表演艺术家也开始有意识的来分析和处理速度节奏的变化。例如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第一章的第二主题,虽然作曲家在乐谱上已经用了ncalzando,ritenuto,come prima,ritenuto等术语对于速度和节奏的变化作了细致的说明,但是有的只会加强常规使用过于夸张的局部变速,使得观众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听觉体验,甚至会带有一点痉挛的感觉。而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指挥家,总是在把握整体速度规范的前提之下来处理细微的速度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揭示作品当中的音乐形象,而正是由于这种速度节奏有变化才使得整个乐曲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在不同的演奏家手里,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三、速度节奏变化的用法

(一)渐慢

这种速度节奏变化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的常用术语包括ritardando,ritenuto,rallentando,smorzando,allargando lento等。但是由于某些作曲家在专业术语方面的运用并不是十分的仔细,所以在演奏过程当中需要使用渐慢这种方法的时候只写上rit这样的表达也就并不是十分的明确,而一些资深的作曲家指挥则会协商ritar或者riten,来表示两种不同的渐慢方式。而关于音乐表演当中渐慢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段落及句式终止中的渐慢,在艺术处理的过程当中为了使得乐曲的结尾能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同人们说话时,都需要将每一句话交代很清楚一样,用rit来进行处理的话,也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显得自然而匆忙,当然还是要根据全区的速度、情绪以及节奏来进行处理如果在正格终止之后还需要补充终止,那么就需要注意在全面终止的时候不要出现明显的渐慢,需要给予听众在时间上的缓冲;第二,导入主题或者导入新段落的渐慢,为了使新的主题,新的段落表现得更加形象,往往需要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就需要对于这个主题的内容进行处理,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和声或者调性的酝酿、期待,甚至也可以是影响音色的淡化或者增长;第三乐曲中的渐慢,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加强对于音乐的表现力但是却不能够影响音乐的一般速度,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使用得当,会获得美妙无穷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古典音乐派的音乐当中使用这样的一种方法能够将这些曲子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贝多芬《第四交响乐》第三乐章当中,如果对于一些细微的节奏稍微的做一下伸长的处理,紧接着在逐渐的慢下来就会给听众以特殊的感受,就像人到达山顶之后,看到了美丽的山景然后立即下山的感觉。如果这种方法在古典音乐学派当中的使用会更加的流畅自然,但是在演奏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一定的节奏感,这样一来,观众才不能够轻易地察觉出来,所以把握分寸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对于一些浪漫派诙谐印象派来说这样的一种方法也是为了突出个性。

(二)渐快

和渐慢一样,渐快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也容易出现一些误差,虽然不容易像渐慢这种用法的误差那样大,这样的误差仍然是存在的,比如accel所包含的意思是过程当中最长的渐快;而stringendo则表示过程当中相对比较短的渐快。但是在实际的乐谱演奏过程当中,有很多作曲家将应该写上accel标注为stringendo,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专业术语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差别的。从本质上来看accel这个专业术语带有分销目标的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具有一定的长度,虽然这个专业术语是用来表述渐快的,但是作曲家在使用其他专业术语的时候,一律都用这个词来代替,但是有的地方并不能够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在专业术语的使用方面就会出现矛盾。除此之外,这个专业术语在表情上还有振奋的意思,所以其中的单个节拍都会稍有变化,某一些音符都有时会伸长,另一些则会适当缩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是符合整个乐谱的基本速度的,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则需要音乐家们相互补充。通过个性化的艺术手段的使用,来表达作品当中所传达的实际音乐形象,这取决于演奏者个人对于英语阅读的理解,但是这些方法却不能够随意滥用,这是需要音乐演奏者所重视的一个方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音乐表演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当中绝不能够死板的按照乐谱上的节奏来进行演奏。需要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把握音乐速度节奏的快慢,基于演奏者个人对乐谱的理解来进行个性化的演奏,这样一来所以演奏出来的作品才更加具备艺术性。

[1]张巍.节奏理论研究的历史描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3).

[2]张巍.论节奏结构的重音[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2).

[3]张巍.论音乐的节奏结构——对其中诸要素的讨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1).

[4]陆小玲.论音乐表演中的文本解释与创作自由[J].中国音乐学,2006(02).

[5]张前.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01).

[6]顾毅白.论音乐表演中的速度节奏变化问题[J].常州师专学报(社科版),2002(03).

[7]杜亚雄.学术常理和中国乐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1).

[8]张林.中西节拍的区别——与周勤如先生商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1).

[9]姚恒璐.当代音乐作品中的特殊节奏形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10]郝茜.音乐表演美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6(18).

J

A

1006-0049-(2017)05-0091-02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乐谱演奏者
山之高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基于数据库的专业术语知识图谱自动识别设计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乐谱:放飞梦想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基因密码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