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康
(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大歌是在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没有伴奏、没有指挥,纯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南方侗族方言区,如贵州黎平、从江、榕江,还有就是我的家乡广西三江县北部。主要的交流语言是侗语。侗族大歌的代表曲目例如《大山真美好》 《装呆傻》《松鼠歌》《蝉之歌》 等,其中《蝉之歌》最为著名。
鼓楼、大歌、风雨桥是侗族的三大宝民族文艺则侗乡被誉为“民族之乡”,到今天都还流传着“行歌坐夜”的传统风情,行歌坐夜就是年轻男子比白天耕作完之后,晚饭后会结帮到女孩子家去,当然女孩子也是结帮地聚集在一家中,然后年轻男女就会以侗族大歌来交流,男子会以唱侗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心仪的女子的爱意,女子也会通过唱歌来表达他男子的感觉和爱意。
侗族大歌的“大歌”用我们侗语来说叫做“嘎老”(Gal Laox),“嘎”的意思就是歌的意思,“老”的意思就是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组要的形式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的孩子从很小就会学习唱歌,每一个孩子都能歌善舞,侗族的孩子从很小就会进入歌班,所以每个寨子都会有自己的歌班,有的多达十多个歌班。歌班的传授主要是本村子或者本族经验丰富、歌词很好的长辈来教学的,歌师都是在农闲时间来教授的,直到他们能够独自对歌为止。
侗族的传统一般在“侗年节”“吃新年”“春节”的时候对歌、赛歌,或者是在农闲季节村寨之间集体交往“委嘿”时通宵对歌或者连续对歌几天几夜。唱侗族大歌不仅是青年男女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以往青年男女从刚刚相识到结下良缘的有效途径。在大山上做农活时普遍能听到对歌的歌声,这个山头唱歌而在另一个山头听到到歌声都会与之对歌。这也是缓解人们农耕时的疲劳的一种方式,侗族人民世世代代都爱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对歌为荣。不管是那个民族的歌都离不开生活,侗族大歌也是不另外,演唱内容和表现形式无不与侗族人民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观表现。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侗族大歌是通过自然的声音来编创的。
侗族大歌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构成,歌唱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叙事大歌、声音大歌、童声大歌、社俗大歌、戏曲大歌、混声大歌等七种。
侗族大歌是必须三人以上“众低独高”的音乐,常在歌曲后半部分的“拉嗓子”部分以长音方式构成持续音。
侗乡被誉为歌的海洋,人民更是能歌善唱,侗歌多运用比兴手法,讲究语句押韵和曲调优美。侗族大歌都是由很多段组成,由独立段开始,中间很多段组成,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侗族大歌声部划分,领唱声部与合唱声部就是它的声部区分。在侗族民间里“雄声”或者“高音”就是它的高音声部,而“雌声”或者“低声”就是它的低音声部。在民间公鸡叫声又明亮又高亢,而母鸡的叫声则又低又平,所以就用“雄”和“雌”来表示高低音声部。从而形象而又明确地区分出侗族大歌的声部关系。低音在侗族大歌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高音产生的基础又是整个歌曲的基本旋律。
侗族大歌的歌队一旦组成,师歌就会在整个歌队里面培养一到三个领唱歌手,就是负责领唱歌曲的高音声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唱“歌头”和每“同”唱词的首句;在歌曲演出进行中负责唱高音声部;如果高音衬托音太长一般都会两个或者三个领唱轮流着换气。而其他人则都唱低声部,而领唱的歌手在不领唱的时候也会跟低音声部一起唱。这样的领唱与合唱的二部合唱形式也是侗族大歌的基本形式。
衬腔在侗族大歌里是非常重要的,衬腔的音一般都很长,由一到三人轮流换气演唱,起伏大,领唱在唱衬腔的时候低音声部用“6”持续音衬和,这样的侗族大歌旋律唯美动听,多声部的效果非常丰富。
侗族大歌是中国民族民间最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民族音乐。多声部复调式的民族音乐是中外民族音乐中非常罕见的,对艺术价值和欣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外界可以通过侗族大歌来了解侗家人民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的传承和精神文化生活。而如今,侗族大歌也受到了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面临着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侗族文化和习俗正在慢慢地被汉化,侗族大歌正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现在保护和继续传承我们的侗族大歌对侗族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侗族大歌是我们侗家人祖祖辈辈都在传承的民族文化,虽然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多少会收到影响,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侗族大歌,我们的优秀大歌歌手已经把我们侗族大歌的神奇在世界舞台展现,“侗族大歌”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传承“侗族大歌”是我们新一辈年轻人最大的责任,而“侗族大歌”的民族文化也会越传越远。
[1]杨晓.寻找侗族大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