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问题研究

2017-01-29 20:28:25
山西青年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数学

张 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问题研究

张 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教育要求虽然不断提高,但是长久以来,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导致高考成为学生们人生的唯一转折点。高中数学由于是必考科目之一,其权重比例之大,是任何教师以及学生不容忽视的科目。新课标出台后,教育思路从理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为高中数学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作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效课堂的建设势在必行,下面就如何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问题做具体说明。

一、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曾几何时,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由数学成绩所决定。目前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规律主要遵循着前两年“突击讲课”,最后一年“题海战术”的方式,即二+一教学法。从目前的各重点高中的考试成绩来看,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数学成绩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它破坏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在45分钟的数学课堂里,教师仅对知识点做简要讲解,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深度严重不足,导致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泛味,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这种教学模式也遭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传导,公式推导需要足够的课堂时间来实现,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办法

(一)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

数学的学习过程强调知识的衔接性与系统性,在三年的学习中知识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但是传统三年的教学模式被“二+一”教学模式所取代,学生的学习过程严重被压缩,教学规律荡然无存。“二+一”教学模式沿用至今,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获得了家长的认可,但是从长久来看,这种模式不利于我国数学人才的培养与积淀,因此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摆脱饱受诟病的“二+一”教学模式的约束,回归三年常规教学模式,在系统的教与学中深化理解知识点,分阶段、分层次的掌握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才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本质所在。

(二)改变现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如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只有讲授法和练习法,即:题海战术训和填鸭式教学,归其原因不外乎是课堂教学时间压缩所限,即:“二+一”模式的限制。打破“二+一”教学模式,可以极大释放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能量,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思路,通过小组讨论、推导演示、任务驱动等方法,将课堂教学过程完美呈现,进而推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1.增加讨论法及任务驱动法

高中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言堂。建立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有效调动班级学习氛围。因此重塑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一些与知识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问题,来“抛砖引玉”,让学生主动思考,完成学习。课堂的主体终归是学生,一味地灌输式教学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及思想不相适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充当领路人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究数学知识,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课堂教学中讨论的问题首先要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要有吸引力,易于引发思考;第二,讨论时,要建立自由发言奖励机制,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参与意识,讨论过程尽量顾及大部分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第三,讨论结束时,教师要概括讨论的情况,及时分享彼此的信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2.建立高中数学“翻转课堂”

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学观念的转变,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转课堂”强调“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课前要求学生主动预习新课,带着问题来到课中环节,也就是数学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仅针对学生的不懂的问题,做针对性讲解,并适当要求学生走向讲台,模拟授课,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改变现有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普遍缺失,主要原因是教学学时不足。回归正常的三年教学法,可以缓解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并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可视化教学。例如“智能白板”支持推送互动分享,学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与“智能白板”实现互动,这大大节约了教师课堂测验、以及公式推导的时间,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在“智能白板”中看到学生的测试结果,这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还提高了课堂娱乐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二+一”教学法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必须围绕着“改变理念”、“改变方法”、“改变手段”为中心,回归常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充足的教学时间内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浓厚兴趣,这有这样才能实现老师、学生和学校共赢。

[1]王敏,李林.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生活化取向[J].中外教育比较,2015(11):131-135.

[2]王梦妮,赵国华.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与课程价值取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11):534-541.

[3]丁晓苏,王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6):17-19.

[4]李勇,王晓丽.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效果研究[J].中外教育,2015(10):22-26.

[5]曾阳,刘晓茹.高中数学课程“二+一”模式的取舍[D].西南师范大学,2015.

G

A

1006-0049-(2017)19-0138-01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