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娴
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鉴定与评价标准探究
文 / 刘娴
当前绝大多数革命档案既具备文史档案的属性,也带有文物的特点。文章从价值内涵、价值鉴定和价值评价标准等视角,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进行了探讨。
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鉴定与评价标准
文物是对历史的见证、对文化的传承。革命历史档案与革命历史文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档案资料地位不断提升、档案资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部分革命历史档案已经具备了历史文物的特性,是人们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依据,内含了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意蕴。
革命历史档案价值主要体现的是档案的记录价值,即对史实资料的忠实展示、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载。我国革命历史档案记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无论是气吞山河的抗日战争,还是万里长征的创世之举,都在革命历史档案中进行了详实的记载,为后人了解革命历程、研究中国党史、传承革命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革命历史文物存在的价值在于证明历史、传承文化。文物的形式对文物本身的记载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从文物分类上讲,历史档案属于历史文物的组成部分。社会大众能够通过革命历史文物更加直观、立体地对中国革命进行认识。与革命历史档案相比,革命历史文物既具有物的价值,又具备文化价值。对革命历史档案进行判断首先应脱离档案属性的限制,从物的角度对其进行认识,了解革命历史档案存放的时间、承载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等[1]。
首先,承载民族情感,传承历史文化。文化是文物存在的灵魂。文物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透过文物能够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革命历史档案文物本身就是历史的载体,记录了革命时期的重要情况。例如,兴中会机关报中记载的内容是对当时新闻的反映,而报纸本身则承载了早期革命志士的爱国热情,是具有开创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其次,佐证历史真相,见证岁月更迭。能够归类为文物的革命历史档案,都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革命历史的产物。革命历史档案文物本身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证明,佐证历史的真实存在,见证岁月的更替变迁。例如,1945年签订的《日本投降书》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既对日本投降的史实进行了记载,也证明了该历史事件的真实存在。无论经历多少岁月变迁,只要该档案仍旧存在,就是后人凭吊革命历史,感受抗日成果的重要文物[2]。
再次,彰显艺术魅力,凸显时代特色。不同时代在艺术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革命时期的艺术创作充满蓬勃的朝气和火热的激情。回顾革命时期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歌曲还是文学创作,都凸显了时代的特色,表现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和社会大众的反抗意识。在革命历史档案中保存了大量的文学、书画、词曲等方面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也在艺术上具有突出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革命历史文物。例如,备受当代艺术界关注的著名画作《世风》,作为革命志士叶天底的代表之作,兼具深厚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思想内涵,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用画笔对革命理想的深情描绘。
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鉴定与一般文物价值鉴定有所区别。它需要从档案鉴定和文物鉴定两个角度入手。单就革命历史档案鉴定而言,完整、真实是基础性标准。而涉及到文物方面的鉴定,则还需要考虑历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并对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考量。革命历史档案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一直有待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挖掘。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进行有效的鉴定,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入挖掘革命历史档案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革命历史档案的文物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在进行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鉴定的过程中,我们应秉持平常心,切忌急功近利,要用发展的眼光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进行认识。
1.历史源头。革命历史档案的种类较多,既包括当时社会的期刊杂志、报纸图书,也包括政府文件、文人手稿等。在这些革命历史档案中,并非所有的档案都能够成为革命历史档案文物。我们必须对档案的来源进行追溯,从源头考量它们是否符合文物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手稿、书信、艺术品等最具文物的潜质,革命时期很多名人的书稿、伟人的题词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如毛泽东书写的革命诗词、鲁迅发表作品的手稿等[3]。
2.时间年限。普通大众对文物的第一认识就是传承时间长久。这种认知虽然片面却凸显了文物的特征。能够称为文物的物品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年限,时间越久越具有文物的潜质。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也是如此,时间跨度较久的文件本身就应得到尊重,这是迈斯奈尔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观点。原始档案记录经过时间的洗礼,在未来的某个节点,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向社会大众展示已发生的历史,如清宫保存的秋瑾一案专档《浙江办理女匪秋瑾全案》。该档案横跨百年,让当代人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秋瑾烈士,感受革命情怀。除了时间长短上的要求外,时间点是否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判断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关键,如辛亥革命时期的档案资料、抗日战争时期的档案资料等。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将革命历史档案文物的时间年限定格在1949年之前。这些革命历史档案可以认定为存在成为文物的可能。它们是否可以划归为革命历史档案文物,应从是否具备文物价值的角度进行判断。
3.载体形式。档案的载体相当丰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如书画、雕刻、皮革等。基于文物学视角,特殊载体更具文物的潜质。在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应对特殊载体形式予以关注,书画作品《世风》就是典型的代表[4]。
4.稀有程度。当前文物价格直线上升,文物市场如火如荼。文物之所以如此受到世人关注,成为收藏的首选,主要是因为文物本身具有稀有性。而稀有性的直接体现就是现存数量的多少。以报纸为例,革命时期的人民日报,虽然具有文档价值,但是由于存世较多,除非属于特殊时期出版的报纸,如第一张人民日报,绝大多数革命时期出版的人民日报并不能被认定为文物。很多难以复制、已经绝版或者世间仅存一件或几件的革命历史档案则可能符合文物的要求,如毛泽东撰写《纪念白求恩》的手稿、国共合作签订的《国共合作宣言》等。
我国对文物等级的评定有着严格的规定,针对文物价值评价先后出台了《文物保护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等规章制度。我们在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评价标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应了解相关立法,结合文物定级制度,明确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评价标准。我国相关立法将历史档案类文物划分为七大类别,前四类分别为青铜铭文、石刻造像、甲骨文以及碑帖拓本。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评价标准主要是文件、文书、名人遗物。
1.证明历史事件真实存在。文物是历史存在的证据,革命历史档案文物应能对历史上发生的某一事件予以证明,反映它的真实存在。这是判断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标准之一,革命史上很多重大事件中遗留下来的文档资料,在今天都能作为学者研究某一事件的重要依据,如五四运动中的传单、八一起义报纸宣传的号外。
2.呈现社会真实风貌。文物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学者通过元青花能够对当时社会的艺术水平、文化氛围、经济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样,人们通过革命历史档案文物,如土地革命时期分田地的地契、1933年民国颁布的《银本位铸造条例》等[5],也可以大概认知当时社会的真实风貌。
3.增加历史具象认识。名人效应自古有之,与名人相关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后世珍藏膜拜的瑰宝,如海明威故居、唐伯虎山水、鲁迅手稿等。在对革命历史档案价值进行评价时,我们也应考虑其是否与名人存在关系,是否能够成为某一阶段历史的参考。一方面,名人效应能够证明革命历史档案文物的价值;另一方面,这类文物能使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有一个具象的认识。
革命历史档案在我国档案资源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历史档案除了具有文献价值外,还肩负起了反映历史真相、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我们在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进行鉴定和评价的过程中,要从档案和文物两个视角出发,注重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动态挖掘,不断加深对革命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认识,推动我国档案事业和文物事业的长远发展。
[1]禹玉环.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探讨——以遵义市为例[J].山西档案,2014(3).
[2]郭素萍.推进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J].山西档案,2012(4).
[3]肖东发.“文化强国”的任重道远[J].出版广角,2012(4).
[4]任正.更好履行职责使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J].出版广角,2016(7).
[5]范晓华.做好革命历史文物及档案保护工作,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窗口作用[J].学周刊,2015(9).
G275.1
A
1005-9652(2017)04-0078-03
(责任编辑:虞志坚)
刘娴(1975-),女,内蒙古乌海人,内蒙古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