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依萌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近五年慕课(MOOC)研究综述及背后争议
郑依萌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近年来慕课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大机构陆续推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课程,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慕课为代表的大规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用来满足各国的学习者对优秀学习资源的基本需求。本文首先将介绍慕课的基本概念及慕课的特点,接下来将对我国最近5年(2012-2016)全国核心期刊上有关于慕课的文章进行检索和统计,根据文献中不同学者的观点分类为两个派别进行简单的综述。在音乐教学中,慕课也有所应用。然而,慕课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慕课本身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讲述慕课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有利于更清晰的把握慕课的研究发展情况,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慕课;MOOC;综述;争议
早在2008年,Da VeCormier与BryanAlexander教授第一次提出MOOC这一概念,但是,它在2011年才广泛发展并引起关注。接下来的一年,十几所顶尖大学与资金雄厚的投资商合作,不断改变着MOOC的面貌,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慕课的多形式的实践中。由于MOOC具备了许多现代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它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挑战和冲击,并且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为此,美国TIME杂志把2012年称为“MOOC年”。慕课一出现,就以暴风般的方式席卷整个教育界,慕课作为一种非常新兴的教学模式,仿佛横空出世,然后迅速发展并一鸣惊人,一定有其成功的道理,然而,在近几年的“慕课热”之后,专家和学者开始进行“慕课热”背后的冷思考,慕课是否像其所说的一样,能够“颠覆传统的教育”?其次,笔者通过阅读大量与慕课相关的文献后发现,相关的慕课研究文献中实际的慕课发展并不是非常繁盛,从学术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慕课的特点以及慕课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利于丰富慕课的相关资料,使关于慕课的研究与发展更加多元;另一方面,从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国外文献中,寻找不同于我国的切入点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中了解其他各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相比对慕课不同的态度。
慕课,即MOOC,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基本含义不难从这几个单词中看出;Massive——指的是大规模,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慕课中的大规模就不仅仅是几百人,而是让成百上千万的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同时学习。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的人数限制,实现了走向世界的课程模式。Open——开放性,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想学习,通过简单的网上注册,就可以轻松的在网上进行免费学习。Online——在线的,指的是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只要你有电脑或是有手机,并且能够连接上网络,你就可以通过打开网站链接去随意选择一位你喜欢的老师的讲课,不再需要到现实中的学校中去。Course——指的是课程,授课教师将自己讲课的视频、课件提前几周上传到教学平台上,供所有想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者免费下载。慕课的课程更加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一)大规模性
慕课的大规模首先体现在慕课的人数上。慕课的学习者往往来自世界各地,课程人数可以从几万甚至到几十万不等,在线注册的人数可能更多。除此之外,慕课平台上有多种多样、可以随意选择的、涵盖了绝大部分学科领域的课程。到2016年年底,全球最大的COURSERA课程网站共上线了25个学科近1000门课程,其中较多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物理、艺术、数学、商务以及教育等领域,艺术领域的课程还相对较少。
(二)开放性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就提过“有教无类”的思想,而慕课则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慕课的开放性就体现在进入课程是开放的,也没有进入的门槛要求,除了非常一小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背景作为铺垫,大多数课程初学者一进入便可以开始学习。
(三)在线性
慕课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处于互联网中,就可以跨越时间段、地区、人种以及文化背景,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对全球的学习者在线开放,也是慕课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模式检索有关慕课的文献得到以下结果,近五年来(2012-2016),慕课的学术文献呈上升趋势,2012年只有寥寥几篇文章,也并没有引起大家对慕课的关注;2013年研究慕课属于上升阶段,一共发表260篇文章;从2014年开始,慕课的学术研究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共发表2833篇文章;到了2015年,研究慕课的相关文献已经到了井喷的阶段,共8735篇文章;截止到2016年12月,共发表10356篇文章,由此可见,对慕课的研究已经到了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从检索结果看,大部分与慕课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该领域的研究者数量较多,以英美国家作者居多,亚非拉国家的作者偏少。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最近五年MOOC研究理论研究的文章居多,实证研究文章偏少,但实证研究的文章有增加的趋势。另外,借助中国知网在“外文文献”的模式下检索以篇名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相关文章,2012年2篇,2013年30篇,2014年以后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到了2016年,共128篇。
(一)国内慕课研究现状
本文获取国内慕课相关文献的方法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的网络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就慕课对高等院校改革方面的研究,保定学院的张鸷远副教授在《“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一文中,从好几个方面谈到了慕课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认为,慕课对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海大学刘晓东研究院在《“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一文中,以教师和学生为切入点,提出了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还有学者如武汉科技大学吴万伟的《“慕课热”的冷思考》的文章,对“慕课热”出现的起因并提出了自己是如何看待“慕课热”的,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二)国外慕课研究现状
国外文献大致着重于讨论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随着慕课的冲击带来了怎样的挑战;2.国外的学者对慕课的态度是支持、反对还是中立;3.慕课对除了音乐之外的其他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Laura Pappano在《The Year of the MOOC》—The New York Times.November 2,2012一文中肯定了慕课产生的积极作用,她对慕课持着较为积极的态度,但也同时指出了慕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慕课的来临,同样对高等院校中的音乐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以“面对面”的教学为主,但是在数字化的慕课课堂上,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取大量的共享资源,它既不受时间的限制,又不会对空间上产生约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资源上聆听众多艺术家对不同作品的演奏示范,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对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跟随名师上课,聆听专家讲座,还可以让名师跟学生情况的不同,亲自为学生定制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2015年初,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开办了一个超级声乐慕课:“戴你唱歌”。每周一、三、五开课,每节课大约在25分钟左右,每次课都集中一首经典声乐作品,由许多优秀青年歌唱家现场范唱,戴玉强老师坐在旁边,对每一位歌者进行精彩的点评互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这个网站的点击率已经高达四亿人次。每星期全国有近千万人跟着戴老师在学唱歌。“戴你唱歌”开辟了互联网下“师傅带徒弟”的新模式,它的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于高等学校的音乐专业学生,更多的面向了那些喜欢唱歌、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学习声乐的人群。
(一)学生方面:学生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
虽然慕课在网站上的注册人数非常多,但是到最后,真正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却很少,也就是说,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较高。教育技术咨询专家和分析师菲尔·希尔教授在慕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慕课学习者的五种原型:爽约者、袖手旁观者、临时进入者和被动参与者、主动参与者。根据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Udacity平台统计,慕课平台大约有47%为爽约者,他们在新学期的开始时,在网上注册了账号,但是之后从未进行过课程学习,主动参与者仅占21%;其余包括了14%的不参与互动的袖手旁观者,7%的临时进入者和11%的被动参与者。由此得出,慕课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于慕课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方面
1.慕课并非适合所有课程的教学
慕课属于网络课程,慕课在我国教育的现阶段也处于试验阶段,课程分布也较为零散,单纯依靠慕课的教学,学生很难接受较为系统的学习内容。笔者认为,慕课本身更加适应于理工、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但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虽然在音乐理论课上可以通过慕课共享优秀的学习资源,但却无法取代学校中的实践课程,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音乐实践类课,只有在现实的面对面的课堂上,老师才能根据你的演唱方法、表现力进行教学指导,这在慕课中是无法完成的,并且这些类似的实践课程也无法被慕课所取代。因此,慕课只是一种新兴的课程实施形式,但却无法取代传统教育。
2.慕课的学分有效性和认证遭到质疑
慕课相比第一代的网络视频课程的优势之一,就是在结课时可以提供颁发结业证书、提供学分认证等服务,但是,慕课课程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相对严格的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防止低水平的课程被冠以慕课之名,如何杜绝学生“代替学习”以及“考试作弊”现象以及如何保证“证书”与“学分”之间的可信度,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毕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较高的自觉性和道德水准,所以学分的有效性和认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防止那些自觉性和道德水准差的学生钻空子。
(三)教师方面
1.教师的负担加重
教师对教学前需要准备的工作量变大。包括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发布、学习平台的管理等。教师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预先进行视频制作,还需要做课堂前期准备,其中包括事先设计好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录制视频,上传视频,教师在教授慕课之前,还需要提前通知学生开课的时间以及要教授课程的大概内容,进入慕课教授后,教师要每周花相当多的的时间用在课程的信息维护和解答上,一旦学生有任何问题,教师要及时在网络平台上一一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无疑又占用了教师非常多的时间,如果这个答疑的工作做不好,慕课就会沦为第一代的网络视频课程,学生只是在网上看个网络视频课而已。
2.教授的自身水平要受到考验
慕课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名校名师效应,学生可以不费力的在网络上看到名师的讲学,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但那些名师之所以被称为名师,是因为他们的传统课堂上有优秀的教学经验,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能熟练的操作网络并制作慕课课程。慕课并未对名师们进行相关技术上的培训,所以他们可能需要自己聘请一个团队来为他制作线上的慕课课程,一旦制作的不好的话,这将会影响慕课的课程教学质量。
(一)对我国慕课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
未来,慕课依旧将会在我国热度不减,“慕课热”的现象在我国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慕课持续升温,也加深了专家学者进一步对慕课重新审视,对慕课进行重新的定位。但毫无疑问的是,慕课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永远都无法取代实际的课堂教学,只能辅助现实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经历“后新课改时代”的课堂教学后,课堂重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不仅仅要教书,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学生应当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慕课的实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在线学习的方式,它产生的威力主要取决于学生去主动学习网上的课程,但对于一些主动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此可见,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慕课教学,更不要认为慕课就是我国未来课堂改革的发展方向,而是应该以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慕课,从中吸取慕课的优点,从而促进“慕课热”现象助益于我国教育改革。
(二)对我国慕课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于我国慕课未来发展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一个标准化的慕课平台。
我国的慕课应该建设一个标准化的慕课平台,这样首先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对课程平台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平台上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这样课程团队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课程的制作和设置上,不用考虑技术上的问题;最后,学习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提高慕课课程的完成率。
有关慕课完成率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着问题,在国外其他的慕课平台上也同样存在着问题。这不仅仅是学生自觉能力的问题,还有一些客观上在慕课的设置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完成率:第一要增加教学中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活跃的交流氛围,彼此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增进学习的兴趣。
3.打造我国慕课精品课程。
要打造我国慕课精品课程就需要提高我国慕课的总体质量。这就需要慕课制作团队多与教师沟通,科学的设计出教学内容。在拍摄开始前,慕课团队要重新构建课程学习体系,从学习者的角度去考虑并且合理的设计课程,除此之外,视频还必须短小精悍,简洁明了。每个视频都必须要较强的针对性,学习者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独立学习,查找起来也方便快捷。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说:“中国必须建设属于自己的MOOC平台,不能让中国的学生都到Coursera、edX上大学,还有很多意识形态、价值观的问题。”国外的慕课热火了之后传到中国来好像就变了一种味道,慕课在中国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好像还仅仅只是“网络教学视频”这样一个概念,如何根据不同课程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以适应中国的学生,如何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慕课,这是急需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另外,慕课的设计在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投入,这也是限制了我国慕课研究的深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一个瓶颈。
鉴于以上对我国最近五年以来对慕课进行相关研究的综述,不难看出慕课在我国确实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课堂以及教育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实,当“慕课热”的热潮退去,人们冷静的再三思考后发现,正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的慕课并没有一些文章说的那么好,没有任何缺点,教育本身拆开来说就是“教”和“育”两个方面的事情,慕课很好的把“教”应该做的事情做到了,但是关于“育”,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部分,慕课需要改进和完善的还有太多。从对搜集到的国内外学者对慕课的评价来看,慕课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慕课虽然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自身的条件,吸取国外慕课的优点,对慕课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创造属于中国学生自己的慕课。■
[1] 田爱丽.借助慕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2:13-15.
[2] Johnson L,Becker S A.对于“慕课”的质疑:在线学习变革引发的社会反响 [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6:18-23.
[3] [英]斯蒂芬哈格德.慕课正在成熟.教育研究,2014,05.
[4] 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33(4):66-71.
[5] 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01:10-17.
[6]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江汉学术,2014,33(4):66-71.
[7] 吕达.中国近代课程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8] Olga Bucovetchi,Radu D. Stanciu,Cristina Petronela Simion. Study on Designing a Curriculum Suitable for MOOC Platforms Starting Out the Romanian Students’ Expectations[J]. Procedia Technology,2016,22.
[9] Da Liu.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nglish Course: A Coherent Whole of MOOC, Flipped Classroom and ESP[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