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园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探析
周 园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在职人员甚至是退休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需求也愈加迫切。艺术类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随着艺术在全社会的火热发展逐渐被大众所关注,许多喜爱艺术的人们选择在闲暇时进行艺术类培训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充实自己的生活,而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在不断做出改革。本文试从我国开展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实施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艺术;高校;继续教育
当今,我国各类艺术高校已开始着力于教育面积的扩大化,尽可能地让热爱艺术的人都能有机会进入艺术类高等院校接受艺术培训,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正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人文作用。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开展,促进了艺术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的相互融合,适应了时代与人民的需求,充分凸显了艺术教育的可持续教育力。
“继续教育”这个词汇,最早是由英国人于1918年提出的,目的是想让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家能够重整教育,走向复兴,但最终却未能真正实施。中国在参加1979年的世界继续教育大会之后,正式将该词引入中国。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艺术类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在产业劳动者素质提升以及专业人才输出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大众所认可。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单纯是培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其中包括人文素养、社会道德等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对于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在感受审美教育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生活情趣,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精神人格,同时,良好的艺术教育也会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接受过良好艺术教育的劳动者在其之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都会受到真善美的影响,从而将一股积极向上的风气带入社会,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此,艺术类高等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然需要
艺术类高等院校教育的水平对社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存在着以就业率为导向,仅注重专业教育的现象,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例如某些音乐院校的教学方式,过分关注演奏技巧,而忽视了人文方面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仅在演奏技术上有所提高,而抓不住作品的内在灵魂。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只能在短期适应了市场的就业需求,对于他们终身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而继续教育恰恰就是可以突破我国目前高等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瓶颈的一大重要举措,良好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受教育者德、智、美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艺术类高等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是提高高等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然需求。
(三)完善艺术类高等院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发现,艺术教育在各国的继续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发达国家所开展的艺术类继续教育不仅是单一的专业技能培训,他们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情况首先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深厚人文艺术文化底蕴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对新时代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西方相比,我国目前的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比较单一,较为重视专业技术的培训。而被这种教育课程培训出的学生必然技术能力较强,而综合素质较弱。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着手于课程体系的改革,而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也必将促进我国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理念的偏差
作为专业艺术人才输出基地的高等艺术院校至今仍是以传统的本科、研究生教学为根本教学理念,而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但由于我国各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仍以全日制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为宗旨,具有一定的教条性,所以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也很难迅速融入社会。
(二)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
目前的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与本科的课程如出一辙,没有自己的特色,其教学的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场地与教学过程也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忽视了社会实践重要性。艺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需要通过实践来传递艺术的魅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的学生缺乏专业实践,容易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轨,长久下去,艺术类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生源也会逐渐减少,学生也会慢慢失去对艺术的兴趣。
(三)师资力量的短缺
与社会上的各类艺术培训机构相比,艺术类高校的最大优势便是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那所谓的师资力量的短缺是指什么呢?
继续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便是师资力量的短缺,而这里所指的师资是说在面对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或者已具有高学历背景的学生时,依然能够从容教学,为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提供切实有用的解决方法。值得肯定的是,高等艺术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输出基地拥有较高水准的师资力量,但这些高校老师大多将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层面,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即使是理论知识再精深的老师在面对这样一批学员时,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而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培训质量与学校的品牌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高等艺术院校若想发展继续教育产业,就必须培养出一批兼顾理论与社会实践知识的师资力量。
(一)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前提
对于艺术类高等院校来说,首先要对继续教育有较为正确的认知,要了解到继续教育的发展是为了给社会输出更多拥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具有社会使命感。其次,高等艺术院校应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中,将它看作高端教育培训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扶持与重点培养。再次,随着终身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继续教育是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应对继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较为公正的认知。
(二)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核心
任何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核心都是优秀的师资力量。所谓优秀的教师,是指教师不仅要具有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能力,能够对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此外,高超的讲课技巧与较好的表达能力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
高等艺术院校汇聚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将这些师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继续教育平台,首先要获得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另外师资队伍可以多种方式组成。例如,除本院教师外,还可与其他高校、艺术团体、文化单位甚至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共同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多样化的教师队伍能够实现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更能为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三)高端的品牌形象是目标
高端的品牌形象能够为拥有者带来无形的财富,它是大众对一个企业或者产品的质量、服务甚至是文化价值层面的评价与认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品牌”就逐渐成为一种上流领域为发展需要谋求的战略手段。而高端的教育品牌形象也是高校为了适应发展需求而探索出的战略方式。
建立高端的品牌形象是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他们有能力也有义务为自己的学校打造具有该校特色的品牌形象。首先,高等艺术院校建立品牌形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高校本身就已经具有“品牌”。其次,品牌的建立应以质量为根本,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高等艺术院校应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以质量为根本,提高品牌知名度。此外,培训的方向应以“精”为发展方向,高等艺术院校具有高品质的专业优势,如果能将培训的方向以“精”为目标,更便于区别于其他高校,从而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
高等艺术院校推行继续教育是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理念与全民学习思想的现实需要,也是为适应我国国民对于艺术素养学习热情的重要举措。我国艺术类高等院校开展的艺术教育平台仍存在着各种问题,各艺术类高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转变现有的技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将继续教育纳入到院校的整体建设中去,重视并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平台的发展,为给社会输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更为打造中国的高端教育强国事业做出贡献。
[1]任毅,鲍英杰.高等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职工教育,2012(12).
[2]王慧芳.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探析[J].职教论坛,2012(24).
[3]朱益飞,薛泉祥.大学后非学历继续教育理论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周园(1973—),女,民族:汉,籍贯:天津,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