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亚平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汉乐舞俑的呈现方式与艺术特色研究
潘亚平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乐舞俑是一种具有明确塑制目的和创作意识的丧葬用品。汉乐舞俑作为俗文化发展的特殊载体,它是商周人殉制度的变相延续,研究这种厚葬制度下的音乐、文化现象,乐舞俑的呈现方式和艺术特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汉乐舞俑;单件呈现;组合呈现
陶俑产生于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丧葬理念的温床。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俑是1937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第十五次发掘出土的陶制男女囚徒俑,属商代晚期,俑制作粗糙,但形象鲜明。到西周时期,大多数墓不再使用人殉,但是人殉制度仍然沿用,至春秋战国后期,人殉时代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至秦代随葬俑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兵马俑,随葬了陶制的、大小与真人同样的兵马俑达7000余件,还有驷马战车,排列雄伟的军阵,其磅礴气势和宏大规模,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世奇迹。
汉代的俑随葬已经比较普遍,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大量服务于墓主人生活的奴仆俑、侍仆俑,为墓主从事生产劳动的劳作俑、烹饪美食的庖厨俑,还有牛、羊、猪、犬、鸡等众多动物俑,车、船、楼阁、水田、鱼塘等生活设施和庄园产业的模型明器,可以说是生活所需,一应俱全,这充分体现了汉代封建统治下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也说明了汉代随葬俑发展的新高度。
此外,汉代供主人玩乐消遣的乐舞俑,如说唱俑、舞蹈俑、伎乐俑、乐舞百戏俑等又是陪葬明器的另一个重要类别。汉乐舞俑不论是从种类、数量、材质、制造工艺还是呈现表演方式均具秦俑有了继承与发展。汉乐舞俑有模制敷彩也有裸塑着衣,从目前出土情况看,出现了红陶质、红砂质、红泥质、灰泥质、石质、铜质、玉质乐舞俑,类型显得非常丰富。东汉时期,小型俑繁盛起来,造型上更显得生动、传神。河南的乐舞百戏俑,四川的说唱俑,广东的陶俑,甘肃武威的铜车马仪俑都代表了这一时期俑的最高水平。
在汉代诸多陶俑中,乐舞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种类,其雕塑技术、造型工艺、表演呈现等皆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乐俑动作真实,形象生动,体型娇小却不失大气,能够随意而形;舞俑则躯体轮廓流畅,曲线优美,其造型虽简约却极具神韵,艺术形态上注重写意和构思,这也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可能,可以表现更丰富的现实生活场景和心理愿望。
(一)单件呈现
汉代的乐俑融合了坐姿与立姿两种造型,西汉多以坐姿为主,形态夸张,音乐演奏融合了丝竹、吹管、击打等乐器,在乐器品种的配置方面已经比较全面,以丝竹、吹管演奏音乐旋律击打乐器为节拍,旋律、配器恰当,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形式,音响色彩也是非常丰富。
(二)组合呈现
汉代艺人已经能够用简约的元素组合成令人震撼的审美效果,除了单件呈现外,组合呈现成为了最重要的方式。常见有乐器与乐器组合,舞蹈与舞蹈组合,乐器与舞蹈组合,乐器、舞蹈与说唱组合等,这种有机组合已经具备了真实的音乐特征。乐舞杂技俑群,指挥、歌唱、伴奏俑群,陶楼式乐舞俑群等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组合方式。
济南无影山乐舞杂技俑
汉乐舞俑在组合呈现方面已经具备了基本音乐舞蹈与乐队的组合形式,歌唱俑、舞蹈俑、乐器俑、指挥俑等有机组合,体现了汉代艺人音乐审美能力,多件组合呈现也成为了乐舞俑重要的表演方式,这对隋唐乐舞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汉乐舞俑在造型上多运用了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手法,摆脱了秦俑呆滞生硬的模式,其艺术形态上更注意写意与构思,这也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可能,表现更丰富的现实生活场景和心理愿望,其艺术特色更加丰富。
(一)塑造、造型工艺
汉代乐舞俑多以陶质为主,可分为红陶质、灰陶质、彩陶质、石质、铜质、玉质等,工匠们在制作时,常分模塑造,身体各个部分分开烧制,在每个不同部件都做上标记,最后进行拼装、成型与使用。乐舞俑的造型、衣裙样式以及面部轮廓均为捏塑而成,塑造细腻、生动,体型娇小却不失大气,造型简约却极具神韵,充分表达了作品材料的质感、捏塑感以及艺人高超的塑造、造型技术。
再者,汉代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彩绘俑,工匠们在已拼装好的灰陶俑上用白粉通体做底,形成胎衣后,用红、黄、黑等色敷涂重彩,再用工笔进一步绘出服饰纹样、穿着样式和佩戴饰品,成型的乐舞俑显得更加生动、传神。
造型上,汉乐舞俑形体不再像秦俑那样如人大小,小型俑普遍,造型手法细腻,种类繁多,俑的动作和姿态夸张,服饰搭配讲究,往往以一种大写意手法来强调刻画形象的动态,甚至有意夸张变形以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在乐器与舞蹈动作的塑造上更加真实,组合呈现的乐舞俑排列讲究,乐器搭配恰当,这使得这些塑作品不仅有着淳朴、古拙的艺术特征,更体现汉代陶艺工匠的个性及创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成都天回山说唱乐舞俑
(二)音乐审美情趣
汉代盛行“百戏”表演,是我国古代乐舞、杂技等艺术发展的繁盛时期,而乐舞俑艺术的发展与民间乐舞发展又是紧密相连的,民间乐舞百戏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郊庙祭祀、天子进食、欢宴群臣、民间祠等均有不同的乐舞表演,甚至到了民间婚丧嫁娶都要举办歌舞。汉代人们还善于用歌舞抒发情怀,歌可以脱口而出,舞可以即兴而起,人们可以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乐舞俑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空间,也正因为如此,出土的汉墓中都有一定数量的乐舞俑和乐器。
综上所述,乐舞俑作为一种随葬品,在它生产和使用的那个年代可能并不重要,然而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它已成为历史的载体,不仅及其珍贵,而且具有无比重要的研究价值。从艺术角度看,它不仅塑造的是一个历史时代,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面貌,这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富有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古代普通百姓形象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莫大嘲讽。汉乐舞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方面体现了汉代制陶工艺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汉代人们超前的音乐审美情趣,为我们认识汉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也是我们研究、继承、发展民族音乐舞蹈的直观资源,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潘亚平(1990—),男,汉族,甘肃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