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嘉
(广东省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铜管乐的黄金组合
——铜管五重奏
张 嘉
(广东省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铜管五重奏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在近代才兴起的一种室内乐形式,通过一段时间广泛传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本文就是阐述铜管五重奏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加快这种音乐形式的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铜管五重奏,促进铜管五重奏在大众当中的流行。
铜管五重奏;和声;音色
铜管五重奏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在近代才兴起的一种室内乐形式,通过一段时间广泛传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铜管五重奏由两支小号、一支圆号、一支长号和大号共同组成。本文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铜管五重奏,喜爱铜管五重奏,加快这种音乐形式发展和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铜管五重奏,促进铜管五重奏在大众当中的普及和流行。
铜管五重奏这种重奏形式出现在西方的音乐舞台上。我们大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在此之前的铜管乐器因为制造工艺的原因,只能演奏自然泛音,不能演奏完整半音阶。19世纪初期正是西方的工业、材料工艺蓬勃发展的时期,活塞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的铜管乐器有了长足的发展与革新,同时也造就了一种新型重奏形式的诞生。早期铜管五重奏的音乐作品非常少,我们现在能听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复兴舞曲》,也是改编得来的。之后每个音乐时期的铜管五重奏作品都是寥寥无几。当然这样的局面,也给了后来的的音乐家们更多的机会,他们将一些经典的音乐,改编成铜管五重奏的版本,甚至出现了风格上的变化,如爵士版的《哈利路亚》,缩小版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由于电子化产品的高速发展为铜管五重奏迎来了它的春天。通过便携的CD、VCD等音乐制品的大量流行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接受和喜爱上了铜管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西方各音乐强国的铜管五重奏团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如美国“帝国铜管五重奏团”、加拿大“铜管五重奏团”、英国的“伦敦五重奏团”等等,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铜管五重奏团,他们用高超的技术和完美吹奏技巧和高度默契的配合,来展示铜管五重奏的独特魅力,让铜管五重奏在室内乐音乐中有了属于它的一席之地。
铜管五重奏是五件铜管乐器组合而成的重奏形式,两支小号,像两位的潇洒的剑客;一支圆号,像一位含蓄的绅士;一支长号,像一位威武的将军;一支大号,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小号的音色高亢嘹亮,圆号的音色内敛含蓄,长号的音色宽广悠长,大号的音色低沉而富有磁性。事实上,正如比喻的那样,每件乐器在铜管五重奏中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作用,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可想而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音乐色彩。
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妙在于跌宕起伏的旋律,而西方音乐不同音色的和声之美是中国民乐所无法比拟的。就好似中国画是意境的整体,西洋画是清晰的局部,恰恰铜管五重奏就很好的展示了这种清晰。在铜管五重奏的演奏中,要了解铜管五重奏这一演奏形式的基本常识,也要清楚每种乐器在重奏中的位置,是每一个铜管五重奏演奏员的必修课。笔者将对铜管五重奏中各个乐器在重奏中的作用与功能展开分析,希望为更多的铜管爱好者和和演奏者们打开一条新的思路。
主奏,使用一种乐器在作品的一部分甚至全曲中担任主旋律的演奏,一般的五重奏乐曲中出现乐器的独奏部分。主要是由小号来完成,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是小号和其他乐器如圆号、长号交替完成的。在很多用中国作品改编的五重奏乐曲中,小号的主旋律乐器演奏功能,会更加凸显出来。
除了主旋律,能被直接听辨出来的就是副旋律,副旋律在铜管五重奏中也十分重要。副旋律能起到展现和声、丰富音色、完善作品的作用。在铜管五重奏几样乐器里面,长号、圆号和大号因为乐器都是中低音域的,在副旋律的演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效果和特点。所以副旋律展现和丰富和声肢体一般都由他们来共同完成,这样的配器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铜管五重奏里面,有时乐曲当中,中、低音乐器在担任主旋律部分的演奏,副旋律部分由小号来担当,这时小号在铜管乐器中声音高亢嘹亮,穿透力极强的特点就会转化为缺点,这时要特别注意音色与音量的控制。一定要保持重奏的整体平衡。这里特别要提到当圆号担任主旋律,小号担任副旋律时,这样的控制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铜管五重奏中,演奏和声最大的难点就是音准问题。因为铜管乐器各自吹奏特点,加上个人控制气息的能力差异,乐器的音准度是无法达到完全统一的。所以就要求吹奏时要非常专注和谨慎,平时合奏练习时,多做些长音的和声练习,五位演奏者要互相聆听,先吹奏出根音和冠音,最后加入三音和五音。当出现音准问题时尽量用自己的气息做出及时的调整。
在铜管五重奏中,音色的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因为五件乐器,除了两支小号,其他的音色各不相同。所以要求两支小号的音色要尽可能相互统一、靠拢,这个时候两支小号相互之间的聆听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同时在音色的认同感上也要尽量取得一致。圆号、长号、大号同在中低音域,尽量多听整体的和声音色,使自己吹出的声音融汇其中。在解决了高、中、低声部的音色统一性后,金属感强大的重奏组整体效果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五重奏的演奏家们,为了加强音色、加宽声音厚度,在五重奏的基础上增加人数,出现了7重奏、9重奏等多种铜管形式,有时为了效果的需要甚至效仿管弦乐队,加入了打击乐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到了现代甚至扩大到30、40人的铜管乐团的编制。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大大加强和拓展了铜管重奏的表现力度和音色的多重性,从而使之具有了可以比拟交响乐团的丰富音乐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相信大家对铜管五重奏之间各个乐器的关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本文的分析能让更多的五重奏的演奏者们,对自己所演奏乐器在重奏组中的作用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也能对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加强乐器之间的配合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和参与到铜管五重奏中来。我相信,这一原本来自西方的演奏形式在我国一定会大放异彩,让我国的铜管重奏走向世界强国的地位。
[1]朱起东.小号表演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张嘉(1977—),男,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小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