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

2017-01-29 09:59周玄柔
北方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演奏者自律美学

周玄柔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

周玄柔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音乐作为各自文化不可忽缺的一部分,互相取长补短,不论从音乐作品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并共同进步。通过比较中西音乐美学特征,是为了从理论上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既看到西方音乐的优势,也要认清其不足。同样,既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不足,也要明白我们自己音乐的优势和长处。

音乐美学特色;中西音乐艺术形式;中西音乐美学比较

一、音乐表演的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特征简述

音乐美学包括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是从全面的音乐艺术高度来研究音乐的内在规律性和本质的学科。音乐的美学价值在音乐传播中作用重大,无论演奏者对音乐美的演绎,还是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美的体味,演奏者对美学属性反映出的审美意识,达成了音乐表演者和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美的共识,这种共识形成的音乐审美意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通过综合稍纵即逝的音乐表现、主观联想以及个人生活阅历等因素,得到对音乐情感产生共鸣的美学效果。

人们在追求音乐美的实践中,获得愉悦情感和精神的自由奔放,就是人审美心理上审美意识的自然反应。在音乐作品的演绎和欣赏中,演奏者和欣赏者内心被音乐所激发出的情感体验,无论喜怒哀乐都是享受音乐产生的美,这种情感体验的发生既是对音乐美的表达,也是审美心理的外化。

生活中我们对某些声音,可能是无意,一听而过,但过去些时日后却还会在脑海中重现,仿佛刚刚响起在耳边的感觉。有时我们欣赏音乐会那些协奏曲或奏鸣曲,音乐会结束后离开剧场,往往脑海里会响起一段旋律或者主题打动你,让你陶醉,这就是艺术联想性。没有艺术联想的音乐就是失去了活力和魅力的一潭死水。乐曲创作和表达的意义所在就是要体现音乐表演的价值特征,而这一价值特征是基于音乐美学特征基础之上的,它使音乐不拘于程式化而展现多样性,并且在音乐作品创作者、演奏者、听众三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一方面以无限的创作灵感赋予创作者;一方面演奏者在演绎作品时,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认识,将自己的联想表达出特有的情感,在尊重作品原创基础上,进行演奏者特色旳二度创作;三是听众通过对原创作品本身的理解和认识,再耳闻演奏者的音乐表达,沉浸在那优美的旋律中放飞情感的翅膀,遨游在喜怒哀乐那自由自在的时空中,与演奏者及作品本身共鸣而融为一体。

(一)多元性特征

即便是同一首原创音乐作品,因为演奏者不同,所以演奏者的演绎风格也不相同,因此给人留下感受也是不同的,这是对演奏主体而言的;同样,对欣赏客体而言,不同的听众,哪怕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地点欣赏同一个演奏者的表演,而且是同一首乐曲,也很难会产生相同的心理感受。在乐曲本体相同的情况下,在演奏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对同一乐曲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就是音乐艺术特有的多元性特征,这种特征不仅仅限于二胡演奏艺术。

(二)延续性特征

音乐和书法绘画一样,从古到今都为美学研究所青睐,一首好的作品,从曲到词再到演绎手法,无不给人如丝如画如醉如痴的感觉,正所谓音乐是流动的画面,画面是凝固的音乐,但音乐艺术独有特点,决定它不同于绘画等其它艺术形式,这就是音乐具备延续性,而其它艺术形式不具备。音乐的延续性体现在音乐进行中和音乐结束后。孔子闻“尽善、尽美”的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证明了音乐表演的美学特征中,延续性不仅存在而且作用很大。

(三)联想性特征

我们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并热爱它,归功于联想,它是艺术的生命源泉。流淌在人们心中的音乐,就像飞过蓝天的雄鹰,它的影姿和叫声可以给我们留下许多遐想:天空的遥远、天际的独行客、天籁的孤独、行世德苍凉……。在无声音乐《4分33秒》里,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充分地发挥了音乐的联想性,这段音乐中采用非常规的无声空白,给听众们的联想时间达4分33秒之多,把听众、创作者的设计、音乐本身和谐融合在一起,让听众也进入乐曲创作之中而扮演创作者角色,《4分33秒》让每个听众心中产生只属于自己的旋律。不同的艺术表达中都存在着联想性,如果没有了联想性,任何艺术表达都将会失去其生命的活力和艺术魅力。

二、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

自古以来,音乐自身的不确定性、变化性决定了人们对音乐本体认识的多元性。什么是音乐?音乐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认识音乐美学的起点。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对“音乐是什么”这个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在中国传统音乐思想中,不注重“音乐是什么”的本体思考,而比较关注对音乐的接受与音乐功能效果,然后将音乐接受的相关条件以及产生诸种音乐效果原因纳入音乐美学的研究范围。这种研究方法综合了音乐审美主客体关系、审美心理层次、接受过程、音乐的社会功能与发生原因等因素,将音乐的本质特征定位在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中。在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肯定人的主体地位。

而西方音乐由于文化原因,西方音乐文化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是形式化的机械宇宙观。尤其宗教的深远影响,西方文化终究难以使心灵世界和肉体世界达到和谐。西方音乐文化的中心是宗教与科学,科学和宗教精神始终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发展。客观上宗教精神极大的推动了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而科学性在求真的愿望下不断完善着西方音乐文化。

(一)音乐自律与音乐他律

所谓音乐自律,是指音乐审美文化的独立自主性,而他律则指音乐审美文化的相关性,它是与外在关联的而不是独立自为的。在西方音乐审美意识发展中,这种自律和他律的争论在西方美学史上一直不断,不同时期、不同的美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等曾经有过不同的说法与解释。自律论强调的是一种音乐的形式美,肯定音乐艺术自身的“纯洁性”,认为情感的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否认音乐美的存在与情感有关。

实际上, 兼有音乐自律和他律的双重特征决定着音乐美的本质,就音乐审美功能的整体而言,这种双重性特征表现为:向音乐的自然属性发展就侧重表现出自律论的特征,向音乐的社会属性发展就侧重表现出他律论的特征。他律论侧重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强调艺术受社会因素的各种影响。自律论美学着眼于艺术自身的规律,更看重艺术的审美特质。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音乐的自律与他律的矛盾。艺术作品,虽然来自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象,但必须为自身审美的自律发展而超越社会现象。因此,我们不能以承认艺术是艺术家个人心灵的流露为借口,来否认艺术对社会、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不能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服务性,来否认艺术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导致艺术沦落成说教工具。

笔者认为,只有承认音乐的认识功能具有双重性特征,才能把握音乐审美认识功能的完整性。向自然属性发展就表现出音乐侧重自律论特征,向社会属性发展则表现出音乐侧重他律论特征,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只有辩证统一对待音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消除两者的对立,捋清两者关系,从而清晰音乐审美认知功能的本体。

(二)物感说与声无哀乐论

儒家音乐思想认为,音乐是物质世界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认为音乐是门艺术,是人的思想感情——即“心”的表现,而客观社会生活即“物”的反映则通过人的思想感情来完成,这就是《乐记》之“物感说”。这种音乐之本源论的物感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音乐产生过程可概述为物心音乐——即音乐是心的表现,而心则包括“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多种形态,这多种形态的“心”都是“物使之然”,是“感于物而后动”。儒家的美学思想重视情感的体验,而轻视艺术的外在表现。“乐者,心之动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种儒家的礼乐思想,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与情感是不相关联的,认为音乐有自己的自然本性,而与人的哀乐无关,音乐是产生于天地的元气却又独立于天地之间。“声无哀乐”是中国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学术理论,该理论认为:音乐不代表情感,音乐的本质就是“自然之和”,不在它与人的关系之中,只存在于音乐的内部,即在音乐自身之中。名曰“自然之和”,则是强调音乐自身的客观属性是“和”,与人的主观因素无关。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西方传统音乐美学的批评与对传统儒家音乐美学的批评是相通的。尽管他们自己也没有找到音乐美的本质和规律究竟在哪里,但他们对仅仅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来寻找音乐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提出质疑,给我们以启发。笔者认为无论是西方的自律、他律论还是中国的物感说和声无哀乐,各派别体系的论断有部分合理成分却有失偏颇,缺乏对整体把握的全局眼光,毕竟音乐现象是多方面的主客交融,可以是主观性的理解事物本质,也可以是客观性的,多维度的并非就一定是唯一的,这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高度和广度。

[1]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1999.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滕守竞.审美心理描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周玄柔(1992—),女,四川成都人,满族,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演奏者自律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外婆的美学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