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金燕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模式变革的尝试
钟金燕
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愈演愈烈,改革的力度逐年加大,面对日新月异的改革趋势,高中语文课堂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与人才培养要求。
正本清源,明确方向。“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这是2016年3月《语文周刊》“专家论坛”就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专题讨论,给“任务驱动型作文”下的定义。周刊特邀专家尤立增老师据此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此类作文的几个特点: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创设一个情境,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由此可以明确,将来的作文考核将更注重学生作文中的思辩性,以考查学生的思维与论证能力。
首先,文体特征不明显,议论力度不够,缺乏自己的见解。2013年、2014年,我都参加了广西高考语文的评卷工作,参与了作文的评改。在改卷过程与改卷后的总结会当中,广西高考作文评卷组的专家们都数次提到,现在的学生不会说“人话”,即都是说人家的故事,没有自己的见解。满篇都是名人们的光辉事迹,看不出学生从事迹中得到了什么感悟,自己有什么看法。文章的主体内容都是以叙为主的人物事迹复述,关于事例的分析评价只有寥寥数行。这样也导致文体特征不明显,搞得散文不象散文,议论不象议论。
其次,满篇事例堆砌,缺乏“现场感”。关于“现场感”,这个词也是广西高考语文评卷专家组常说的一个词。在评卷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堆砌问题严重,因为议论能力不足,便用大段的事例来凑,叙与议严重分离。看不出学生现场思考行文的迹象,基本上是标签式的议论,即铺叙完了事例,就扣材料主旨议论一两句,以此证明是扣题了。
针对这一问题,面对新的高考改革,我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初步摸索出一条思维训练的模式。
每周,我都会在海量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评论里找一个素材,经过适当的调整处理后,打印给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小作文,600字左右,阐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小组内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评讲。评讲课上,由学生自己主动面向全班进行阐述,若有争议可当场组织辩论。比如国庆放假过后上课的第一周,我打印了有关国庆长假的报道,并收集了各国庆祝国庆的报道,没有任何评论,只是在最后提出:国庆长假结束,对比以上的新闻报道,你想到了什么?由此引发学生对国庆这个概念内涵的思考。
结构训练,课文导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主要是利用时事新闻,对学生进行思维角度的训练,是对学生就事论事,拓深拓展视野的训练。落实到写作上,还存在一个行文布局谋篇的问题,针对这一个问题,我采取的是以课本为范本,训练论证的结构。从教材中来,走出一条更宽阔的写作之路。谋篇从古今,向前人的名篇学习写作的结构思路。
因为现在高考语文的特点,一直给老师与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考学分离。似乎,课堂学习的课文与考试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在平时课文教学中就注意贯彻考与学的结合,充分利用课本,使学生学有所得。我在备课中、课堂教学中,都提出学习的三个价值维度:考、读、写。所以,面对五册必修课本与四本选修课本,我在备课时都充分考虑这三个价值维度的体现。因此,课本一直是我作文教学的主阵地,我常常以课本为范文,进行作文的教学。比如,学习《六国论》时,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我着重分析课文中的对比论证,并以此为范本教学生议论文的对比式议论。从事件的参与双方比,与历史中的类似事件比。而在学习《拿来主义》时,我又重在学习作者的比喻式论证手法,提出了以设喻来形象说理的议论文写作方式。其实,只要有心,我发现,许多课文都能作为写作的范本。本来,能选入教材的,就都是经典,写作的经典阅读的经典,可是许多时候,大家都忘了这最基本的一点,而满世界去找高考优秀作文为写作范例,实在是舍近求远了。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改革之任,人人有责。旧情势的采用,必有所删除,即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样的结果是新形式的涌现,也就是变革。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各种新思维、新形式不断涌现,要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思变就会陷于困境。所以,面对新的作文形式,我尝试着改变与实践,希望有所成效。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