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慧敏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把握提问技巧引导深入思考
——谈生物课堂提问
术慧敏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以有效“问题串”为载体,优化生物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围绕“问题串”设计安排课程,创造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考,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问题串”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教师为主导”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应该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呢?
我尝试以有效“问题串”为载体,来优化生物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知识的探究与发现通常是以实验研究为手段的,这就决定了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实验研究过程将用到科学研究方法和学科思想,能很好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而且实验具有现象直观性、趣味性和实验内涵的探究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所以在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离不开课堂问题的设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乐趣,领悟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巧妙、精心地设计问题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通过问题的优化设计来体现。
问题串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问题串”,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或分组讨论完成,从而使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标准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围绕一个完整的“问题串”设计安排课程,启迪和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不断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问题。
案例1: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学生自主阅读科学方法后,教师设置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
①同学们做出的上述假设中有几个变量?②这三个变量,能否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同时得到验证?为什么?③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④对照组应提供怎样的条件?⑤有几个实验组?除了变量以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为什么?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了小组对探究多个因素的对照实验的理解。在讨论三组对照实验需要几个实验装置的问题上,学生有分歧,教师可进行引导思考:实验中可以将种子分成几组?需要几个实验装置就可以完成实验?每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为什么?对各组是否应当同时观察 ?
案例2:在学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一株玉米,这一生需要吸收多少水分呢?它所吸收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呢?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进一步产生疑问。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观察到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在学生有了直观感性认识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叶为什么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呢,水蒸气是从叶片什么结构中,散失的呢,气孔是否真的存在呢,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吗?学生各小组积极讨论,提出实验方案。
学生质疑:气孔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怎样才能看清它的结构呢?直接把叶片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吗?那要怎么做,应该选择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做成临时装片呢?叶的表皮如何撕取呢?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学生自主实验。
待学生观察到气孔以后引导思考:构成气孔的细胞和周围的表皮细胞形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为什么保卫细胞的形状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会不会是保卫细胞的结构有特殊之处呢?
以上问题,在难度梯度层层递加,环环相扣,把学生思维步步引向深入。学生在不自觉地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出了强烈的求知欲,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钻研和探索的习惯,同时也从老师那里学会把复杂问题加以解剖、分解成简单小问题的学习方法。
生物课中的很多内容既要进行理论探究也要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如能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这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会起到积极作用,学生也会觉得学有所用。
例如,在“叶在光下形成叶绿素”实验中,学生通过培养蒜苗,观察到在光下长出的蒜苗为绿色,在不见光的条件下长出的蒜苗为黄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绿色的蒜苗在什么条件下颜色会发生变化,绿色褪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联想到秋天的树叶变黄,是因为气温的变化。进一步提出问题,光照会不会影响绿叶中的叶绿素,使其绿色褪去?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制定好方案,并大胆实践。这样通过“观察——分析——产生新问题——制定计划”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再如,在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之后,学生了解到生存在生物圈中的生物,其生活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又通过学习教材内容,了解到在环境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除了有光的影响外,还有水分,温度等的影响。“通过我们自己的探究实验,能对这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加以验证吗?”于是,两个新的探究活动便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学生自主独立设计实验,将唯一的变量由光照变为土壤温度或者湿度,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性思考,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实验,以及运用教材实验的原理,方法去设计实验的能力,最终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为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问题,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为线索,带领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案例①设计问题: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部分枝叶,这是为什么?我家里养了一些花草,到了春天许多同事都要我分盆移栽一些给他们,我该怎么做才能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呢?有人认为植物体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百分之九十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这是一种水的浪费,你认为呢?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②学习植物的生殖后,学生了解了花完成双受精后花的部分结构会逐渐凋落,课堂上可以马上联系实际,抛出问题:假定你就是鲜花店老板,当顾客来买鲜花时,能否教顾客一些方法,让鲜花开的时间长一些呢?这样的问题,既是有趣的实践问题,又是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乐于接受并驱使学生主动思考。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关于课堂提问的一些尝试。当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地调整学与问、学与思、学与教的关系,使之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之后,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更能使我们的教学产生一次飞跃,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问题串”的使用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勤调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多思考,有效组织、串联、并联各个小问题。这样的“问题串”才更有针对性,更富有效性。学无止境,思同样也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