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建议

2017-01-29 01:48汪建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7年23期

汪建红

(甘肃兰州永登县第八中学)

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建议

汪建红

(甘肃兰州永登县第八中学)

进城务工子女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结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问题,为如何对其开展针对性教育进行策略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 心理健康 问题 教育建议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比较大的人口流动。很多农民到城市寻找工作,稳定之后,他们将自己的子女带到城市生活、学习。但是这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学习生活出现了很多不相适应的情况,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关注。

一、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

(一)缺乏归属感

自我意识是人个体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和自己关系的认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属于被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给人们视为外来人口,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少有的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虽然适应了城市生活,但是他们喜欢让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买和城市子女一样的衣服,希望通过衣服获得自己的城市归属感,可见,“外来人口”的定位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了影响。

(二)心理敏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是人们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的紧张、敏感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重要体现,具体表现为他们害怕和人合作交往、害怕被人歧视,由此存在两种极端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类型,一种是人际交往不积极主动,性格内向、拘谨、封闭;一种是自我保护意识过度强烈,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存在攻击性

(三)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环境适应力差主要体现在生活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在生活上表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适应城市的语言交流习惯、生活习惯。在语言不习惯的影响下也制约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生活。

(四)存在自卑心理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普遍存在自己不如他人的心理,他们在成长学习中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的往往是自己的缺点。受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课堂学习表现上不够积极主动,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较低,甚至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还存在了厌学情绪。

二、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一)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生活、学习条件

第一,政府部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在真正意义上消除城乡之间户口差距,同时要完善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制度,从根本上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心理自卑感,减少因为户籍问题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学习的不利影响。第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首先加快建设中小城镇。其次,政府要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良好的未来就业环境。第三,调动社会力量为进城务工子女成长提供重要的支持。比如,社会组织结构和社区可根据进城务工子女的需求,对其开展具有针对的培训,为他们开设多种文艺课程,为进城务工子女业务学习和兴趣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教学与心理辅导

第一,学校要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设置专门的机制,如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心理档案等。教师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态度要和其他城市同学的态度一致。第二,学校要针对初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的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需要,并多以鼓励的语气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第三,学校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引导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要担负教育子女的责任,提升个人辅导孩子的能力

第一,通过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定期交流平台的建立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强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第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长要从态度与方法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提供他们资金上的帮助。第三,进城务工人员应与子女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心理上加强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实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平等沟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有关人员从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注重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让这些学生认识自己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从而引导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摆正自己的心态,努力学习,更好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发展

[1]赵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教师交往的生命体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