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务蒙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基于学生心理的小学班级管理
李务蒙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特点也是不同的。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老师需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小学班级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说明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学生 心理 班级管理
小学是学生思想意识、性格等心理方面形成以及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比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此外,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态度,还关系着他们与老师及同学之间的交往。因此,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加强重视,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对班级的高效管理。
1.有进取心但自制力较差
大部分的小学生的心态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得到同学及老师的尊重与赞扬,希望探索他们之前不了解的事物。但是与此同时,小学生的自制力却比较差,而且思维不够缜密,经常因为固执己见与其他学生或老师产生争吵,而后又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
2.重视感情、缺乏理智
一方面,小学生比较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比较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思想及感情还是不稳定,他们非常容易被客观世界左右,办事容易冲动,缺乏理智。上述这两点导致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积极,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却进行躲避,而从不考虑这件事情对自己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能够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
尽管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与评价能力在逐渐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不会再被动地接受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而是会主动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然后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主动评价的过程中,他的思想意识会随着评价结果去调整、变化。
4.喜欢模仿
小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模仿,他们说话的语气、穿衣的风格、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都会去模仿他们身边的人物。但是在现实中,小学生往往存在盲目模仿的现象,既不能选择对的人去进行模仿,又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模仿,他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为进行模仿,却从不考虑这种模仿的正确性或必要性。
1.老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基于小学生爱模仿的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应该重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加强老师自身的品德修养。老师与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接触的比较多,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无形中去模仿老师的说话方式、生活习惯或是穿着打扮等各个方面。因此,老师作为人类灵活的工程师,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语言、行为、态度上时刻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争取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其次,为学生树立班级中的榜样。老师应该认真观察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然后选出优秀学生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其中,优秀学生既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又包括行为品质方面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表现各选出一个优秀学生,也可以选择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此外在选择榜样时,为了鼓励其他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老师可以定期更换榜样人选,最大程度地鼓励学生们进行自我完善。
最后,为学生选择社会“典型榜样”。老师在选择榜样时不一定要局限于自己的班级中,还可以选择社会中的优秀人士。另外,由于小学生很多时候只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感兴趣,因此老师在选择榜样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尽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人物作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榜样的作用,才能对学生产生最大的鼓舞。
2.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师生的良好沟通
小学生的世界经常是封闭的,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老师分享,这不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因为小学高年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危险期,学生们的性格及心理特征将在这一时期形成,因此,良好的师生交流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来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大胆地沟通,如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或设立信箱与学生进行沟通。师生的交流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最终将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
由于小学生比较争强好胜,渴望得到老师认可,而且小学生多数已经具备了对自己或他人进行独立评价的能力。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将会使学生严重受挫,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老师可以用数据来说话,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此外老师在评价中还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严格依据所指定的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使公平在评价过程中得到真正落实,才能使评价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实行“班干部轮值制”
心理学曾证明,组织成员参与组织的管理工作能够增强成员的积极性及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能激励该成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与取得成功的愿望比较强烈,而且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充分信任。以上这一心理学原理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说明了“班干部轮值制”对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干部轮值制”的主要内容是指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自己设定相关职位,然后在班主任的领导下,让各个小组轮班进行对班级的管理。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就是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及主人翁意识。此外,班主任还要根据每个小组对班级的管理状况来评出最优管理小组及最优管理学生。通过实行“班干部轮值制”,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还能促进学生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及自控能力的提高。
5.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
小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与上进心,他们特别害怕受到老师的冷落、挖苦,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受到老师的鼓励。尤其是那些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比他人更希望被肯定。但是现实中有很多老师缺少对学生进行鼓励的意识或是在对待学生时有失公平,这严重挫伤了学生自尊心与上进心。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抓住各种机会对他们进行及时地鼓励,这样才能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真正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心理方面健康,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观念,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态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时刻了解学生的心理,并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来对班级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才能利用学生心理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1]董治国.班主任管理理论与方法探析[J].温州大学学报,2013,(02).
[2]潘大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2013.
[3]曲剑峰.心理因素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