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林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三中学)
浅析校长如何引领教研转型
杨德林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三中学)
教科研兴校时不我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转型的方式方法,让教研转型,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动力。
教研转型 发展能力 基础课程
教育发展,教研先行。为了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落实大庆市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要求及《大庆市中小学教研转型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工作的新内涵、新思路,形成教科研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学校教研工作层次。作为校长,如何引领教研转型?在教研转型中充当什么角色?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境界的高度,必然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就;校长的人生追求和工作定位,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战略选择。在《大庆市第十三中学2013年至2017年五年发展规划》中,我带领全校领导班子高点定位,统筹部署,确立了教科研兴校的战略。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转变观念,实现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变,向符合时代需要的教研转变,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总体需要转变。
校长既是战略的提出者,又是教研转型的组织者、设计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宣传者。确立校长是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教研的领导,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在教研中率先垂范,亲力而为,善于听,善于思,善于写,善于讲,善于评;引领教研转型,校长要成为学者型的领导者,坚持学习,自我提高,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成为教学研究的参与者,深入教学一线听课,与教师一起探讨,一起议课,了解教学的实际动态,使自己的管理有一手原始素材;成为学术文化的培植者,积极创设“教科研”的土壤,引导集体研讨,共同切磋;成为教学改革的领路人,举办专题讲座,结合自身学习、研究的感悟,对教师进行指导;成为校际教科研的开拓者,密切校与校合作研究的方式。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让课题走进课堂,让课题引领课程改革,让课题研究奠基发展,以科研促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名师团队,以名师带名校。立足小课题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参与一项小课题,引导各学科、各年组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要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必须承担一项市级实验课题,在研究中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同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课题成果的宣传,积极协助优秀成果发表和出版,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的成果要及时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高地”。通过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从经验向实证转型。
2.以幸福课堂为支撑,促进教育特色构建
立足教学实践,打造十三中学特色“3335”高效幸福课堂,把“三生三动三性五环节”作为高效幸福课堂的基本要素和高效模式,自主高效,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实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让课堂焕发生命的阳光,成就师生幸福人生。“三生”即生活、生态、生成。“三动”即主动、互动、情动。“三性”即人性、个性、灵性。“五环节”即定向导趣,彰显幸福特色;自学导疑,发展自学能力;群学导思,强调和谐共进;质疑导法,呈现学习成果;检测导效,巩固学习效果。在高效幸福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校教研组长、首席教师要潜下心来到课堂中去,就是特色教育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体现一个团队拼搏的过程,更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过程。
3.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打造“实和”文化品牌
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激励机制、检查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校本教研档案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制度引领,为教研转型提供保证,同时规范教研行为。要求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收获,人人都展示。以制度引领教研,让教研符合制度,让制度成为习惯,形成全校上下一致、通力合作的大教研氛围,这正符合我校“让师生同享教育的幸福”的办学理念,使教研成为一种学校精神,一种师生认同的、优雅的精神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一种师生群体兼容并蓄、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最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实和”文化,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飞跃。
4.以校工作室为依托,提升学员管理水平
名校长工作室既是一种荣誉,更肩负于沉甸甸的责任。如何培养和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管理水平,是摆在每个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明确成员规章制度、阶段培训学习的同时,主要的是如何利用网络提升水平。学校工作室主持人为每位学员建立了网络成长档案,使得互相借鉴,资源共享,主持人要努力成为校际间教科研的开拓者,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实现校与校合作研究方式的转型。
教科研兴校时不我待。只有智慧地面对教研转型,才能提升学校的教育品位,才能智慧地开辟教育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