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博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四道岗小学校)
随着我国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对教育重视度的逐渐提升,教学条件得到极大完善,大部分学校都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使教学效率提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教学内容与措施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相关教育纲要中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应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下实现教学能力提升的必然条件,将其与数学教学结合,有利于促进其实效性提升。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阶段的学生仍处于儿童时期,因此其学习能力通常受兴趣影响较大。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就要重视其兴趣的激发,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提高其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方式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结合,引起学生注意力,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教学质量提高。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实现图片、声音、视频等的传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使教学更具有表现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情境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例如,在《认识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球以及圆柱体这些基本物体形状进行识别与区分,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较多不同物体,对物体形状等形成了一定认知,因此普通的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物体形状的图片,并使用动画,能够使学生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情境再现
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离不开生活实际体验和认知。儿童在成长阶段将会积累大量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有一定水平的认知。在其生活经验以及认知中,已经包含了数学相关活动经验。对学生认知以及生活经验的培养能够实现其数学模型的有效建立,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发散,避免教学出现断层。生活情境的再现能够使教学更具有实际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情境再现能力,给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有密切联系,应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情境结合,开展数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同步,以小学生思维特点和性格特点为依据,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完善。例如,在《统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车辆过往情况,并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对规定时间内车流量进行统计。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更加深刻,提高了动手能力。而情境的再现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也令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纠正,使教学实效性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缺乏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面对重视抽象思维的数学学科,难以提高理解能力,实现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小学是学生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数学教学内容实现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转变,当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同时运用听觉、视觉等对知识进行感知,降低了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出,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使用能够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实现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因此,要对信息技术实际应用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促进其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提高。让我们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使数学课堂走上一条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1]王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2017,(03).
[2]普布.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作家选刊,2012,(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