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安庆
翻转:重在思维的掘进与突破
——王夫成《五人墓碑记》教学实录评析
汲安庆
师:今天学习一篇文言文。我们先看看题目该怎么读。
生:五人/墓碑记。
生:五人/墓碑/记。
生:我跟他们的读法不一样。我读成:五人墓/碑记。
师:能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吗?
生:“五人墓”是五个人的合葬墓,这三个字应该看作一个专有名词,不能拆开来读。而“碑记”呢,它是一种文体的名称。
师:说得很好!我们来齐读一遍——五人墓/碑记。接下来,哪位同学给我们说说作者张溥的情况?
生:他是明朝末年的文学家。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读的书一定要抄写七遍,因此后来拿“七录斋”给自己书房命名。
生:他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青年时代的张溥结交社会上讲气节、有学识的读书人,发起组织了一个名叫“复社”的爱国社团。课文中“吾社”,指的就是“复社”。
师:很好。本文所写的五个人,是在抗暴斗争中牺牲的。我们怎样称呼他们才恰当呢?义士、勇士,还是国士?(板书:义士、勇士、国士)
[评析]从读题明文体,到学生简介作者,再到抛出阅读思考题,有一种思维预热的味道,但绝不散漫、拖沓,因为其间有思辨的运行、预习的结晶,还有精神自我出场的呼唤。
称抗暴牺牲的五人是义士、勇士,还是国士,更是举重若轻的深问、妙问。这是课眼,也是教学的意脉。完整的教学意脉应为:义士?→勇士?→国士?→人?按下最后一环节不表,这是教者的大智慧。因为这样做可以激起更大的头脑风暴,深化学生对作者命题匠心的思考。
美中不足的是:学生读题时已道出文体——碑记,但通观后面的教学,教者并未对之引起重视,错过了捍卫语文体性的契机。
生(异口同声):义士!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我查过资料,这五人中除了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轿夫,跟周顺昌有关系外,其他四人跟周顺昌向来没有交往。颜佩韦是一个为人慷慨、喜欢打抱不平的生意人,杨念如开服装店的,沈扬是一个中介,马杰是一个习武玩棒卖艺的。而且,这五人过去也互不相识。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所作所为毫不隐讳,理直气壮,最后慷慨就义。因此,我认为称五人为“义士”再恰当不过了。
生:这篇文章的作者张溥也说五人是“激于义而死”。
师: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吗?
生:这五个人是为正义所激奋而死的。
师:五人本是普通百姓。他们为正义所激励,为正义而拼争,最后为正义而献身。这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一段话——
生(齐声背诵):“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可以说,五人的这一义举是对孟子“舍生取义”观的生动诠释。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本文所写的义举不止这一桩,请看一下还写了哪些?
生:吴郡一些贤明的士大夫给当地的行政长官写信,请求拆掉宦官魏忠贤的生祠来埋葬这五位义士,并且建一座碑来记载、表扬他们的伟大行为。
生:还有,周顺昌被逮捕时,复社里的一些人替他伸张正义,并且带头募捐来给他送行。
生:文章还写到吴郡的老百姓在魏忠贤爪牙逮捕周顺昌的时候,将他们打倒在地,特别是呐喊着去追打魏忠贤的亲信毛一鹭等人,读起来真是太过瘾了!(众大笑)
师:好。还有没有呢?
生:五人就义后,有一位士大夫,拿出了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人的头颅,让五人以全尸入棺。我认为,这种不怕招致灾祸的勇气挺让人感动佩服的,也称得上“义举”。
师:说得很好。我再补充一条,张溥和复社中的几个人,为五人之墓虽然有石碑却没有记载他们光辉事迹的文字而感到惋惜,因而写了这篇碑记,这也是“义举”啊!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结合注释看看该怎么读。
生: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师:对了,“也”表示句中语气的停顿。想一想,作者在这篇碑记里写这些“义举”有什么用意?
生:想说明五义士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影响很大。
生:写吴郡市民与魏忠贤一伙作斗争,是想说明五人的身后是成千上万被激怒的群众,这样就更能表现五人行为的正义性和代表性。
生:也是为后文写“大阉亦逡巡畏义”“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这一中心作铺垫。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作者除了写这些“义举”之外,还写了一些“不义之举”,这样写的目的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对比显示五人的光明磊落、高风亮节。那么文章具体写了哪些“不义之举”或者“不义之人”呢?
生:写到了宦官魏忠贤掌权时的一些“缙绅”。
师:“缙绅”是什么人?是什么样的“缙绅”?
生:“缙绅”就是做官的人。作者骂的是那些“易其志”的“缙绅”。
师:什么叫“易其志”?
生:就是变节了。
师:对,就是屈服了,甚至投靠阉党跟他们同流合污了。在阉党横行的时候,有很多身居高官尊位、坐食朝廷厚禄的官员装聋作哑,甚至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生:作者还写到“高爵显位”的种种“辱人贱行”,在文章的第6自然段。(读课文)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
生:有的脱身逃跑,如丧家之犬,似漏网之鱼,但是由于他们平时为非作歹、臭名昭著,远处近处的人都不愿意接纳;有的自知走投无路,把头发剪了,关起门来,装疯卖傻想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些不知廉耻的偷生者人格卑鄙龌龊,行为低级下流,为世人所不齿,为国法所不容。与五人的磊落与崇高相比,这些人多么猥琐与渺小!这让我想起诗人韩瀚为纪念张志新烈士而写的一首诗《重量》。在此,请允许我给大家朗诵一下:“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除了写“缙绅”“高爵显位”的“不义”外,还写到什么人的“不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生:文章第一段写“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可见在魏忠贤大红大紫的时候,许多地方官员溜须拍马,为他建生祠。这也是一种“不义之举”。
生:我看过一本故事书,讲魏忠贤掌权的时候,地方官员中的一批无耻之徒纷纷投靠他,认贼作父。其中有个叫顾秉谦的,由于年龄比魏忠贤大,自己也觉得直接认魏忠贤做干爹不合适,就带着儿子叩见魏忠贤,恳求魏忠贤把他的儿子收做干孙子。还有一些官员,为讨好魏忠贤,想出了为其立生祠、塑雕像等招数,每天对着魏忠贤的木雕泥塑三跪九拜,高呼“九千岁”。这些人饱读诗书,可这个时候把礼义廉耻抛到爪哇国去了。(众鼓掌)
生:这些腐败分子(众笑)是“不义”的,但我觉得宦官魏忠贤迷惑君主、专断朝政,结党营私、迫害异己、阴谋篡位,乱臣贼子的行为才是最大的“不义”。
[评析]以“义士”为探讨核心,按如下意脉组织教学:把握“义”的内涵——熟知“义”的表现——体味写“义”用意——了解不“义”表现,尺水兴波,气象万千。
如果说半段侧重于“写什么”(五人义薄云天的品行)的感知,后半段更侧重于“为什么写”(弘扬舍生取义的生命价值)“怎么写”(反衬)的体悟。皆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充分地批文入情,生命融合——学生读民众呐喊着追打毛一鹭的细节觉着过瘾,将附逆魏忠贤的缙绅、高爵显位、地方官员概括为“腐败分子”,无不是入情入境,打通古今的表现。
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与孟子的舍生取义论,还有韩瀚诗句(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联系起来,更是教学的灵动一笔,将学生的情操陶冶,思想认识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教学境界为之大开。
不过,当学生对“义”的理解停留于“义愤”“正义”的抽象层面时,教者并未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其具体内涵,从而错过了更为深入的知人论世,如朝廷的横征暴敛,魏忠贤的滥杀异己,周顺昌的嫉恶如仇——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却是周顺昌的精神兄弟;他们能明辨是非、善恶、义与不义,且挺身而出,蹈死不顾,正是社会的良心,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吴之民鼓噪围攻缇骑,与之相类。
对比是文本重要的篇性特征之一。教者抓住“义”与“不义”的对比,学生在启悟之下能说出魏忠贤迷惑君主、专断朝政是最大的不义,实属不易。但,教者没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趁势点化文本对比的特色——明比、暗比;叙事中比,议论中比;五人与“他者”之比;五人激于义而死与假设中的庸碌而死之比,手法非常丰富,且全部指向为义而死的光辉价值,也没有采取还原、省略等方法,深化学生对这一形式秘妙的体悟。因此,对比之秘妙,学生很可能理解得有些缥缈。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这五人称得上“义士”。那么,“勇士”的称呼对他们是否恰当呢?
生:我认为,称他们为勇士也是合适的。五人敢与前来捕捉周顺昌的朝廷人马对抗,被捕后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又毫不隐讳,确实称得上勇士啊!
生:文章对五人就义时的情况有这样一段描写:“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意气扬扬,谈笑而死,想一想,这是怎样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恐怕不过分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我想,不是大勇者是做不出来的!
师:我插一句,同学们怎么理解“颜色”这个词?“颜色不少变”怎么讲?
生:“颜色”就是“面色”,整句话是说“面色没有一点儿改变”。
师:这样翻译似乎可以了,但又觉得情理上有点讲不通。能换一个词语吗?
生:我想可以把“面色”换成“神态”或“神情”。
师:“神态没有一点儿改变”,这一换就合乎逻辑了。好,同学们可以接着刚才的话题讲下去。
生:读这几句话时,我的耳边响起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歌声(唱):“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热烈的掌声)
师:是的,《五人墓碑记》和《洪湖赤卫队》一样,谱写的都是一曲“正义歌”。韩英为党抛头颅,五人为谁洒热血呢?
生:为周顺昌。
生:不对。他们为正义!
[评析]从被捕前、被捕时、就义时五义士的表现,论证“勇士”之称的名副其实,并且从“正义歌”的视角打通五义士、革命烈士的精神境界,逻辑谨严、联想纵横,学生预习的到位、思辨的流畅、积淀的深广、会通的自觉,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从引领的角度讲,还有阅读空间可开掘:
一是相关史料的顺势引进。有学生说到五人敢与前来捕捉周顺昌的朝廷人马对抗,被捕后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又毫不隐讳,说明他是读到相关史料的。教者此时请他呈示,不仅对发言学生是一种莫大的褒奖,对其他学生利用资料说话的严谨学风的培养也大有助益,对深化五义士凛然骨气的理解更是不言而喻。
二是强化对血勇、脉勇、骨勇、神勇的辨析。这种辨析高一学《荆轲刺秦王》时遇到过,此时温故恰逢其时。因为学生说到了“大勇”,教师也问及了“颜色”的意思,五义士谈笑以死,连断头置城上,颜色都不少变,完全符合“神勇”的境界——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上升到这一高度,学生对为正义而死的崇高之美,可能会有更深的认识。
三是对五义士赴死时的细节赏析再细化一下。学生认为五人意气扬扬,谈笑而死,很震撼人心,不妨追问:“意气扬扬”是何意?从哪些词语可以见出?去掉“意气扬扬”可否?通过这样的审美延宕,学生对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悲壮美以及作者一泻千里的崇敬之情便会有具象的感知。
师:他们是为捍卫正义而死。凛然正气使他们嫉恶如仇,笑对屠刀。五人既是义士,同时又是勇士,勇因义生,勇因义贵。最后,我们来看“国士”的称呼是否适合他们?
生:我觉得不太适合。“国士”是指一国当中最优秀的人才,应该是英雄人物、伟大人物,而这五个人只是普通百姓,是“草野之无闻者”。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什么是“国士”?我认为,国士者,救国之士也。(生笑)像岳飞、文天祥竭力挽救将倾之大厦,苦心修补已缺之金瓯,称得上“国士”。后人不是为岳飞、文天祥祠撰写了一副对联吗?“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贰忠臣”。再看这五个人,他们的义举点燃了人民的怒火,吓得毛一鹭一伙屁滚尿流,吓得魏忠贤“不敢复有株治”,以致“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作者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匹夫有重于社稷”。所以说,五人尽管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没有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但一样地具有不可磨灭的救国作用。
生:我在《古文观止》里面看到编者对《五人墓碑记》有这样的评语:“当与史公伯夷、屈原并垂不朽。”我觉得评语除了体现编者对《五人墓碑记》写作水平高妙的极为推崇外,还体现他对五人行为的高度评价,那就是论五人的“义”可比伯夷,“忠”可比屈原。所以,“国士”之称,五人当之无愧!
[评析]“勇因义生,勇因义贵”,这样的总结辩证深刻,高屋建瓴,很能提升学生的认识——中学时代,学生血气方刚,勇往往因缺少崇高之义的统领而走向盲动、野蛮,甚至残忍;另一方面,因缺少崇高之义的支撑和激励,往往又对困难畏首畏尾。因此,教者总结既是对五人形象的哲理性概括,也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崇高的自我心像(Selfimage)。
五人可否称“国士”的辩论,再次彰显学生渊博的积累和不凡的见地——在“忠”上,将五人与屈原联系起来(屈原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五人忠于心中的大义),虽未展开,但透过现象见本质的洞察力,令人惊叹。
理解“国士”,通常在下述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勇力冠于全国的人,偏蛮力;二是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偏才能;三是热血担当之大才,偏德行。质疑的同学是在第二个层面上说的,反驳的同学更倾向于第三个层面,各有其理,但教者未点拨。
学生说“国士者,救国之士也”,将五人的义举导致魏忠贤“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视为救国行为,似有不妥。因为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他的朝廷,都难以称“国”,与岳飞、文天祥面对外族入侵,奋起抗击,性质上也是有差别的。这一点,教者也未指正。
师: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么说:五人称得上“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义士”,称得上敢于直面黑暗现实、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勇士”,也称得上“有重于社稷”的“国士”。但在五位义士合葬墓的石碑上,镌刻的却是“五人之墓”四个字,为什么不刻“五义士(勇士、国士)之墓”呢?
生:他们并不是出身显赫的家族,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功名和官职,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称他们为“五人”,我想还是表明他们普通百姓的出身。
生:五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蔑视强暴,反抗邪恶,笑对屠刀,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人”的力量,就“如何自立于天地间、做一个‘大写的人’”这个重要问题,给世人作出漂亮的回答。
生:这五人凭借什么让四方豪杰对他们赞叹?就凭他们光芒耀眼的人格。五人墓碑上只写一个“人”字,警示世人不要辱没这个字,要做黜恶扬善、顶天立地、流芳百世之“人”,不做碌碌无为、变节易志、苟全性命的“不人”之“人”!
师:“人”字一撇一捺,头顶苍天,双脚着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正大光明,顶天立地,不倚不靠,不屈不挠。所以,“人”字的称呼,看似随意实则蕴涵深意,朴素中显示出至尊无上。在这堂课的最后,我请同学们将自己所思所感写成对联,用这一形式来表达对这五位义士、勇士、国士、五个“人”的赞颂与缅怀。
附部分同学写的对联:
1.除魏阉祠人心大快,埋义士骨大地有幸
2.享尽荣华终难免身名俱灭,出身草野竟能与日月齐光
3.铁骨铮铮一试贼子利刃,笑语朗朗且让鼠辈猖狂
4.得势轻义贪利失势苟且偷生,生前舍生取义身后豪杰仰慕
5.墓中五人:义士、勇士、国士,碑上一文:祭文、赞文、檄文
[评析]提问翻转得漂亮!将义士、勇士、国士的内涵上升到“大写的人”的高度来认识,高远、大气!从身份、正义、勇敢、力量、人格、尊严等角度全面展开,回答得饱满、有力!以对联抒心声,更是将五人人格、襟怀的赞美推向高潮——学生的不少对联暗暗化用了文本的对比手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形质相称,情韵悠长!
[总评]读王夫成老师的教学实录,仿佛在读侦探小说,步步惊心;也似在下象棋,处处充满博弈的张力。当下流行的翻转课堂,他显然早已谙熟于心,且大幅度超越——学生课堂下的自学,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更完成了文本的深度探究与鉴赏,所以课堂上师生对话真的成了美好的遇见。
王老师的翻转,颇类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发现”或“突转”①——不论大环节,还是小环节,层出不穷。方法、活动不断更新的背后,其实是思维的不断掘进与突破。
这种充满创造的翻转,最明显地体现在教学范型的转变上——授受为辅,对话为主。授受是为了更好的对话,对话是为了更好的共享与生长。所以,不论朗读、质疑、阐释,还是辩驳、演唱、总结,都能见到师生颇具深度的思想对话。对“五人”国士的定性,还有对大写人特质的发掘,竟然全是学生通过对话、补充、修正的方式完成的——思维的发散、论证的严密,预习的体验、平时的积累,上课时思想碰撞所产生的灵感,悉数如花绽放,美不胜收——迥异于徒具形式的浅对话、空对话、伪对话。这是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放任自流、缺乏引领的“非指导性教学”,还有指导了,却因学养不足,致使认知无法推进、学养无法积淀、智慧难以生长的阳痿式教学永远难以望其项背的。
翻转更体现在文本内涵的深入开掘上。怎样称呼抗暴牺牲的“五人”,义士、勇士,还是国士?五位义士合葬墓的石碑上,镌刻的是“五人之墓”四个字,为什么不刻“五义士(勇士、国士)之墓”?四个层次的发问,步步推进,使得“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内涵得到真正立体的呈现,充盈着撼动心魄的力量。
不仅如此,各个子环节之间,也有着个性化的辨正与掘进。探讨:称呼“义士”理由的环节,就是在把握“义”的内涵→熟知“义”的表现→体味写“义”用意→了解不“义”表现这一思维框架下展开的。每个子环节内部更有精致的思想景深——如写“义”的用意,学生就是从义举的影响大,有代表性,为后文写“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这一中心作铺垫这三个层面论述的。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其逻辑的思辨都有一种气贯长虹的力量,不时刷新我们的体验。
当然,决定教学翻转的根本性力量还是在于教者“教学心像”的自觉塑造上。王老师的教学实录中,我至少看到了三种心像:
1.马虻。这是苏格拉底的自喻,瞅准雅典这匹纯种马的臃肿处、溃烂处叮咬,促其踔厉风发。王老师也有这种马虻意识,盯准作者思维的另类处,咬出他的创作匠心——如对“五人之墓”命名的质疑,实际上就是为叮咬出命题的深意;盯准学生思维的单薄处、欠妥处,咬出他们思维的浑圆与严谨——如学生觉得可称五人为 “义士”,并进行了酣畅的论证,他却突然追问“可否称勇士”;当学生批文入情,觉得称“勇士”也可以时,他又乘胜追问“是否可称国士”?关于“颜色”之解,也属于别样的“叮咬”。
2.钻探者。一旦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便深深地钻探下去,绝不走马观花。引导学生寻觅、思考:写了哪些不义之举或不义之人?当学生说出缙绅、高爵显位这一作者刻意对比的显在信息时,王老师没有匆匆收兵,而是继续追问:还写了什么人的“不义”,于是学生蓦然发现:为魏忠贤建生祠的地方官员,还有迷惑君王、迫害异己的魏忠贤本人就是不义之人——这属于文本的隐秘信息,就是这样被钻探出来的。
3.会通者。以文本为平台,实现古今会通,内外会通。将五人的“激于义而死”和孟子的“舍生而取义”、当代诗人韩瀚歌唱张志新烈士的诗句联系起来,将五人的义与忠和史公伯夷、屈原联系起来,都是灵活会通的表现,这是真正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但是,思维掘进与突破的过程中,王老师过分关注文本所蕴之理的阐发,忽略类性、篇性特征的审美开掘也是事实。
碑记是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的一种文体,夹叙夹议成为最大的类性特征。但是与别人比,张溥的夹叙夹议的独特性在哪里?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认真审视。
整体来看,《五人墓碑记》的叙议结合与别的碑记无异:先叙后议,叙中含议,议中含叙。但是,其特色又是鲜明的,集中表现在歌颂五人之“义”的三次回旋上:开头,叙中点“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与缙绅相比,议中明“义”——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以老死户牖之下衬托五人的壮烈之死,议中赞“义”——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以五人之义的礼赞为行文的主旋律,开始冲决而出,后来的议论又反复回荡,因而显得激越铿锵、掷地有声。这种轰腾澎湃,不断回旋、上扬的抒情写意结构,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溥叙议结合的手法,与 《明史周顺昌传》对比,更是明显——后者是纯粹的叙事,非常冷静、客观,文字中并无哲理的渗透,情感的宣泄。但张溥不同,叙事中意和情相当炽热,如写周顺昌被捕一段中的“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里面有着鲜明的价值判断。至于写五人赴死的片段,“意气洋洋”这一抒情性很浓的句子更是劈空而来,如同火山喷发。
遗憾的是,王老师在这些秘妙的核心部位均未作任何逗留——一些老师提倡的不同版本比较:人教版为“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苏教版是“除逆阉……”;不同文本比较:《五人墓碑记》写毛一鹭“匿于溷藩以免”,《明史周顺昌传》则笼而统之写“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其间有何门道,王老师也未触及,以致这堂偏于“激于义而死”的生命价值阐发,深意与新意并茂的教学,整体上有了偏离语文体性的倾向。
①亚里斯多德认为“发现”或“突转”是悲剧复杂情节的重要特征,但“发现”与“突转”必须由情节的结构中产生出来,成为前事的必然的或可然的结果。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