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开展慕课的理性思考

2017-01-28 20:54:41胡殿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优质中职课堂教学

胡殿均

在中职开展慕课的理性思考

胡殿均

讨论了慕课的优势及其在中职教育的应用现状,进而论述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慕课代替不了中职课堂教学”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慕课在中职教育中的位置与意义,并提出了在中职开发慕课课程应注意的事项。

慕课;中职;中职教育

慕课本来是针对大学教育的一种新型在线课程,随着“慕课风”席卷全球,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遍地开花,同时开始渗透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过文献查阅发现,部分中职教师已经开始研究“慕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由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这种渗透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慕课起源于高等教育,多以知识传播为主要形式,在向中职教育推广的过程中,不可盲目,要认真分析中职教育的现状和慕课教学的特点,顺势而为,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助力中职教育的发展。

一、慕课的魅力在何处

慕课(MOOC)全称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它归根到底是一种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为何慕课却获得世人如此青睐?如果冷静观察慕课本身,不难发现:“优质、共享、大规模”才是慕课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前几年受到热捧的名牌大学公开课视频就已经证明:大众渴望优质、免费的教育资源。而慕课提供的视频不仅仅是优质的,还是精压缩的视频,并且在视频间增加阶段性测试,以此来控制学生学习,同时增加了在线交流功能。无疑,慕课就是“公开课视频”的升级版,让大众能够通过网络接受优质的免费教育。另一方面,以往学者研究的博客教育、微课教育、e-Learning等网络教育模式大都限制在私有化、小众化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网络课程不公开对外,无法大规模共享,仅将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学对象多为一个班级或者有限人数的学习者。(二)免费的网络课程也多各自为战,在不同的网络平台设置课程,很难被更多的用户发现,再加上没有商业化宣传,受众对象非常有限。慕课不仅打破了网络教育私有化、小众化的局面还对整个教育带来冲击,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喜欢的课程,可以说让教育无国界。

二、慕课在中职应用现状

通过知网对关键词“中职慕课”进行搜索,仅有6个结果强相关,其中5篇在2015年8月份以后发表,其中只有徐锡光撰写的《中职基础会计“慕课”的设计与构建》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慕课在中职教育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而且这些研究都非常谨慎,基本上都是针对特殊课程或者“混合式学习”进行研究。

中国大学MOOC(慕课) 是爱课程网携手云课堂打造的在线学习平台,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中国最好的大学课程,学完还能获得认证证书。查阅“中国大学MOOC”的职教频道,里面只有56个课程,其中有6个课程是中职数学系列(系列一到系列六),其余课程几乎全是高职以上课程。这也说名中职慕课创建工作还未真正开展。

三、在中职教育中慕课能否替代课堂教学

慕课在中职教育的应用研究起步晚,成果少,从某种角度显示了中职教育者对这一教育形式的谨慎态度。当慕课在教育领域刮起如此强劲的“飓风”时,中职教育者也难免跃跃欲试。为了防止走错路、走弯路,在中职教育还未形成“慕课飓风”时,中职教育者应该首先思考如何理性地将慕课引入中职教育。通过分析中职教育的现状和慕课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慕课无法替代中职的课堂教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受中职生自身因素制约

慕课在大学甚至成人教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是因为大学生与成人已经具备成熟的思维习惯、良好的自我选择能力和稳定的自控能力。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课程,即使没有通过“最终认证”,也能通过慕课学习达成自身的学习目标(通过率一直是慕课的软肋,其实,慕课教育带给大家的是方便和免费,学习者的目的并不一定是通过认证)。而中职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不高,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进一步完善,如果放任中职生自主学习慕课,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还很难保障学习任务能正常完成。多数研究者认为慕课体现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其实这只是因为学生选择了喜欢的课程才主动的学习。对中职教育而言,无论学生是否喜欢的课程都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学习。而慕课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有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关爱,慕课无法替代教师完成中职的课堂教学。

2.受教师成长因素制约

慕课不是普通的网络课程,而是名师课堂在网络上的展示,因此,有人认为慕课会使高等教育重新洗牌。同样的逻辑,如果慕课能在中职广泛推广,也将会引发中职教育重新洗牌。其实,这两种假设都回避了名师是怎样成长的这一命题。优秀教师历来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即使在以传播知识为主的高校教学中,资深专家如果没有教学经验,不知道如何将复杂的问题以简单形式展示给学习者,他的课程也不会被认为是优质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名师成长更是和学生息息相关,师生共同成长是当下课堂教学的特色。长期来看,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就失去了成长的空间,也就谈不上让名师提供优质资源,即使现在有优质课程在慕课上共享,也很难保证以后还会有优质课程继续共享。正是因为在中职教育中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是同步的,只有教师成长了,才有优质的慕课,所以慕课在中职教育中不可能替代课堂教学。

3.受中职教育特点制约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注重培训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慕课依然是以讲授为主,只是辅以练习、测试和讨论等形式,更适合理论课教学。事实上,中职大量核心课程都是实训课程,很难用慕课有效的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也很难在慕课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调研发现,有些教师试图将慕课与微课等网络模式等同看待,将它作为普通的网络教学形式引入中职教学,严格来说,这种形式算不上“慕课”。 还有些教师已经尝试慕课式的混合教学,他们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将慕课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但是,慕课多以完整的课程形式出现,不是碎片式的个别环节的教学,在设计上环环相扣,学习者必须不断的挑战阶段性测试,才能继续有效的学习。这样,“线上”和“线下”两个完整的“课堂”势必产生重叠和冲突,使教师组织教学更加困难。

4.受中职校间的竞争机制制约

中等职业教育是公认的弱势群体,生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问题长期困扰着职业学校的发展。众所周知,学生是办学的基础,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若招不到学生意味着拿不到国家补助,同时也可能失去办学资质。由此,在全国(尤其是本地区)中职校之间自发的形成了竞争机制,每年的招生大战也是屡屡上演。如果优质的中职慕课课程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职业学校的整体生源有可能进一步流失,影响职业学校办学的可持续性。在慕课共享的环境下,学生也不一定非得上“实力强”的职业学校,那么提供优质慕课课程的“名校”也就缺乏提供免费课程的积极性,反过来制约慕课发展。

四、中职教育需要慕课吗

在当前的技术水平限制下,慕课代替不了中职课堂是客观现实,但并不是说慕课对中职教学没有益处。如果能有优质的慕课平台,集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名师制作慕课,一定会受到广大中职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只要合理定位慕课在中职教育中的位置,慕课这种形式将给中职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1.慕课可以为中职课堂教学提供有利补充

如前所述,由于慕课大都是环环相扣的完整课程体系,不便于教师利用它重组课堂教学。但是,从学生角度考虑,优质、共享的慕课课程可以帮助广大中职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慕课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促进了学生主动性),学有所需的学生可以自主在课前课后通过慕课开展预习与复习活动,促进课堂学习效果。其实,课前与课后不仅仅指某堂课的前后还可以是假期时间。以往在漫长的寒暑假中职生很难自觉的预习与复习,即使在相关教师提供的微课、网络课程等形式推动下积极性依然不高。丰富的慕课课程能够丰富中职生的假期生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达到巩固、扩展专业知识的目的。

2.促进中职教育落实学分制

目前,中职教育的学分制落实不到位,学生选修课程没有主动权。在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师资配备不足,教学资源紧张,学生选修的课都是学校统一强制安排的。不难想象,大量的慕课课程能够解决中职生选修课的供需矛盾,也能回避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慕课形式灵活、机动,不必为学生集中选择某一课程而担忧承受力,也不必为只有少数人选择了某一课程而取消课程设置。虽然慕课课程代替不了课堂教学,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课堂教学的压力,为中职教育有效实行学分制打开一扇大门。

3.促进中职生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饱受诟病。由于中职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进行教学时,普遍不重视学生基础学科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职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开展跨专业学习,只是接受本专业单一技能的培训。虽然他们能很快掌握本专业主要操作技能,以适应日后工作需要,但是跨专业能力较弱,在未来工作中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不强。在慕课时代,对学有余力的中职生而言,可以方便地通过慕课进行夸专业学习,从而扩大自身专业视野,提升自身竞争力。而且,慕课学习方式对中职生来说是终身有效的,以前需要学生再次返校才能进行的继续教育也可以通过慕课进行,无须耽误企业工作时间。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大力开发中职慕课课程对学生和社会经济发展而言都意义非凡。

五、中职开发慕课课程应注意的事项

1.开发过程避免“小众化”“私有化”

个别教师自我搭建小众化慕课平台进行小范围的慕课尝试只能说是一种披着慕课外衣的网络教学尝试,这种形式满足不了“优质共享、大规模、方便”等要求。不可否认,博客、微课、e-Learning等网络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经历了教师个体先行试验,再逐步推广的历程。但是慕课必须一开始就走“大规模、集团化”的路子,以“高、大、上”的姿态走进中职教育领域。如果在中职推广慕课还是走个别探索到整体关注的路子势必困难重重,甚至贻误“战略时机”。首先,平台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空架子,内容共享才是慕课的关键,由于慕课是共享的,无须特意通过私有平台保护版权。其实,统一平台可以提高服务质量,系统的稳定性、时效性都能得到保障。统一的慕课平台可以是商业公司提供,也可以组建中职校慕课联盟共同承担。其次,慕课课程开发需要规模化,具有办学特色的中职校应该加强合作,科学分工,共同开发慕课课程。教师个人先行尝试制作慕课课程虽然值得称赞,但是与优质的大规模慕课课程无法相比。慕课不是一般的私有化教学课程,要面向大众,更需要精益求精。一般情况慕课课程开发需要一个团队,对中职教育而言,这些团队最好是由各校联盟推选出的名优教师组成。

2.慕课课程开发应考虑中职教育的特点

中职慕课课程开发不能为了慕课而“慕课”,要注重实效,依据学生水平,适当地降低课程难度,便于学生自主完成课程学习。为了促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中职慕课课程开发应该分两种情形进行,一种是公共基础课课程和专业理论课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技能课程。前者可以严格地按照一个完整的慕课课程体系开发,而后者的开发需要考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多体现方法层面的指导,不易牵强的开发成完整的慕课课程。

3.适当探索慕课的商业化模式

根据慕课在国内外发展历程的分析,发展慕课离不开商业化推动。商业化盈利来自两方面:一是商业盈利,二是商业广告。而商业化运作在基础教育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没有自由的市场,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必然结果。如今社会压给教育太多的责任与义务,也成为教育商业化的障碍。有人提出国家出资推动慕课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一方面,国家出资无论力度如何,可持续性很难保障;另一方面,IT业真正推动技术进步的是市场化需求,即使是提供免费服务的公司也会从广告中谋取利益。慕课只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一种创新,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它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发展慕课不仅仅是开发课程,还需要技术变革。而QQ、微信、淘宝、百度等网络形式的成功运作都说明市场化是推动技术跟进与变革的最有效手段。另外,很多成熟的慕课都是商业化运作,教师团队提供教学内容,视频的后期制作全部由商业公司完成,不仅提高了慕课的质量还加快了慕课开发效率。中职开发慕课课程也可突破观念限制,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探索商业化模式。

六、结束语

慕课是一种网络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概念,如果中职教育眼睛只盯着“慕课”,忘了它的本质,很难相信会取得高等教育领域的“慕课成果”。所以中职教育务必将慕课回归到网络教学的视野下研究操作。目前,慕课在中职教育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是“优质、共享、方便、面向人人”是教育的理想,在这种大需求的推动下,相信慕课这种网络学习形式必将对中职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技术的限制,“可行、不可行、怎么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慕课平台无法取代教师的工作,将来,一旦新的技术革命爆发,智能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慕课”必将产生新的革命。

[1]徐锡光.中职基础会计“慕课”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77-79.

[2]秦爱武.慕课时代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168-169.

[3]王林.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以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4):5-8.

[4]席朝琼.基于慕课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8):212-213.

[5]程巧兰.慕课模式(MOOC)在中职数学中的实践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23):10-11.

胡殿均,本科,高级讲师。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221000

猜你喜欢
优质中职课堂教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