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肖娜 周 榕
交互智能平板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制作贺卡》中的应用*
杨肖娜 周 榕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互智能平板凭借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以及一些独有的优点也进入了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交互智能平板;小学综合实践课;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媒体不断地涌现,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领域不断地深度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2010-2020)》中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式一体机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上日益普及,并不断地运用于各科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打造了崭新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色的课堂。
交互智能平板高集成度的综合了多媒体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作为更加便于操作的教学媒体受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青睐。目前,交互智能平板在广州的一些中小学中应用,将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主流媒体设备。
交互智能平板又称电脑触控一体机、教学一体机等,是指采用屏幕触摸和动作路径追踪技术,集成了电脑、电子白板、投影机、幕布、电视机、音响、视频会议终端于一体的设备,具备书写、多媒体播放、批注、绘图、文档保存、共享等功能。该设备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平板显示、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1],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会议、媒体、行业展示。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角色,增加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水平。在辅有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课堂教学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备课过程中、授课技巧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融合各种多媒体资料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全面、形象、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通过在交互智能平板上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2)交互智能平板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易受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电源和网络是首要的,但是学校内网有时又未开通,或者不稳定,需要电教人员平时维护,这就影响了正常的上课进度;在上课过程中易受强光和灰尘的影响,平板显示效果影响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设备,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高,而对于大部分教师在多功能使用和操作技术上不熟练,对计算机操作较困难。
(1)一体化操控。在屏幕上直接触摸操作即可手动书写、绘画、擦除、调用课件、使用教具,减少了传统的在黑板上书写、教师在课前制作教具的时间,减少了粉尘的污染;一体化设备无须拼装,没有复杂的接线,既可挂墙也可安装在支架上,方便设备的移动。
(2)多媒体教学。交互智能平板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上课前,教师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文件加入到课件模板中,生成内容丰富、生动的课件。上课时,通过屏幕触摸,向学生展示各种媒体形式的内容,配合教师形象化、具体化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3)互动教学。交互智能平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互动使师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简单直观的屏幕操作,为课堂提问环节,练习环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现方式,学生都能够方便地在屏幕上书写作答,能够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4)屏幕录制。交互智能平板具有保存书写、录制声音的功能。通过屏幕书写内容保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再次呈现,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通过屏幕录制声音,便于教师随时回放,使教师回顾讨论的整个过程,帮助教师来自我评价,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
以一节综合实践课《制作贺卡》为实例,介绍交互智能平板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交互智能平板在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随着交互智能平板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促使了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能力,支持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分析
交互智能平板应用在教学中,创新了教学设计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学而教。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好,教师的“教”的方式对学的“学”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六年级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较为熟练,对新兴媒体又具有较强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如小组合作等。因此,教师所选取的教学素材应具有一定的深度,设置的拓展活动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选择交互智能平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和参与性。
(2)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互智能平板集多种媒体资源于一体,具有灵活、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在课堂教学导课环节中,教师利用交互智能平板强大的“资源库”功能,播放六一儿童节的欢快音乐,并且展示课前上传写着六一儿童节快乐文字的课件,播放六一儿童节里小朋友唱歌表演、放飞气球的图片,让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欣赏课件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奇事物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的这一特点,恰当设计并合理运用交互智能平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课堂学习中,以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学习资源 呈现内容
交互智能平板具有操作灵活、一体化操控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触摸屏幕,快速、具体、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获取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形象,使学生易学易做,活跃课堂氛围。例如:教师播放刚才学生欣赏的六一贺卡里的图片,并提问学生:这些图片应该怎样放置,他们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你认为你的贺卡中应该放哪些图片?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交互智能平板的点击、拖动、放大/缩小等功能,将六一儿童节里小朋友唱歌表演、放飞气球的图片进行拖动,然后放大播放。教师演示完成后,请不同的学生上来,自己拖动图片,放到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贺卡。将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完整的贺卡,通过点击展示在屏幕上,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放置方式,为什么这样放在一起好?播放制作好的一组六一儿童节的贺卡,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个别提问学生六一儿童节的贺卡上有什么?让学生自己思考,点击下一页,学生回答有什么就在显示屏上呈现相应的图片。
交互智能平板集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于一体,把教师和学生融进一个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促进师生合作探究、互动学习,把课堂创建成学习共同体。
(1)师生共同参与 设计课堂活动
交互智能平板的简单直观的屏幕操作,能够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搭建桥梁,实现教学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2]的效果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边互动一边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制作贺卡的材料,放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制作步骤,学生通过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屏观察教师的制作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一起制作贺卡中的人物、点缀物。接下来,学生自己完成作品,教师走下讲台,给每一个孩子进行指导。学生都完成后,邀请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让学生讲自己的制作过程,并拿出教师准备的材料,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演示,其他学生通过显示屏观察演示学生的制作步骤,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2)学生成果展示
把每个小组成员的作品用iPad拍下来,与交互智能平板互联,传输作品图片,显示在屏幕上。请每个小组的成员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组的贺卡。交互智能平板可以进行作品之间的对比,教师可以利用交互智能平板在同一个页面上展示多幅图画,让学生进行对比并相互评判。例如:把各个小组的作品放在一起,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同学评一评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并说出为什么。然后教师通过交互智能平板,给每个小组的贺卡,拖动事先准备好的相框,给贺卡修饰。以事先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将自己制作的一个成品放在一起,构成小组内的一个完整的贺卡,教师对各个小组进行轮流的指导,帮助完成。
(3)总结回顾 进行评价反馈
交互智能平板具有记录课堂的板书、笔记、录制课堂教学过程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回放课堂的板书、标记、批注等,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过程。通过交互智能平板的屏幕录制功能,可将现场声音及屏幕书写内容录制,便于教师随时回放,使教师回顾讨论的整个过程,并依据课堂的实录来进行自评。例如: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交互智能平板保存的上课记录,不管是课件,还是上课的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和回顾。课后,教师还可以反复播放录制的内容,自己评价各个教学环节,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交互智能平板辅助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加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1]刘晓莉,雷体南.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37-39.
[2]曹本华,夏秋玲,姚鹏阁.基于交互智能平板开展课堂教学应用的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12(5):64-67.
杨肖娜,在读硕士研究生。周榕,博士,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10062
2013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人文社科类)“信息环境下免费师范生专业创新能力协同成长机制与策略研究”(编号:13SZY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