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视域下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再思考

2017-01-28 15:25程征董放
黄河之声 2017年3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课程

程征 董放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世界音乐”视域下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再思考

程征 董放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中国音乐史课程作为高师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肩负着开阔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思辨的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重任。但却存在着教学任务模糊、教学思路单一、教学理念陈旧等诸多问题,本文借助世界音乐“他者”的文化视角和横向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来重新审视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将多元文化的思维渗透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任务安排中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共时性和关联性,将音乐史教学和相关文化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

中国音乐史;教学;世界音乐

2004年教育部体教司12号文件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指导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1]“中国音乐史”作为高师音乐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肩负着开阔学生音乐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国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思辨的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重任。2006年教育部又将“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欣赏”[2](中国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为一门课,改课程名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变化,教学任务更为繁重,教师授课的压力增大不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更突出。如何做到在一门课中即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能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不仅使学生的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显著提高,能够满足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同时又拥有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本文尝试从“世界音乐”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音乐史教学进行反思。

中国人对“世界音乐”的认识历史悠久。从广义上说,世界音乐指人类所有的音乐事项,是一个有关世界所有民族和地区以及所有音乐风格和种类的笼统的概念。从狭义方面,世界音乐的概念可以是指商业市场的分类,除欧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摇滚音乐之外的,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或国家特有的音乐品种(如中国的《梁祝》、日本《樱花》);也可以指一种新的民族化创作方式,如谭盾、瞿小松作品中所表现的民族因素;再者,则是指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是具有世代传承性、鲜明的民族性的一种文化现象,相对于中国的民族音乐而言。[3]本文中所提到的“世界音乐”是指最后一种。

所谓的“世界音乐”视域,则是借鉴“世界音乐”的研究方法,即从自我文化认同上找到可参照的对象,从中国音乐文化语境出发,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音乐进行一种自内向外的观照。基于此,本文尝试利用世界音乐“他者”的文化视角和横向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来重新审视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

一、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母体,他们孕育出来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基础教育的施教对象。然而,当前的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学还存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教学任务较为模糊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将原有的“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欣赏”两部分合并,增加了课程内容,但开设时间仍为1学年,每周2课时,共约72学时,教学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完成,《指导纲要》中并未指出,加之很多学生有着“重技轻理”的思想,不重视理论课,使得音乐史课程流于一般历史事件、音乐家、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思想等等知识点的介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教学观念和思路保守

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史教学主要围绕着各个时期代表的音乐形式、作品、作曲家、音乐思想等内容进行。课程内容之浩瀚、历史之冗长、头绪之繁杂、难点之众多,为学生所惧。这种“重历时线索铺陈,轻共时空间变迁”的教学观念忽视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史发展至于整个世界音乐史发展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民族历史之间的互动、与他国音乐文化之差异。而且,受到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影响,中国音乐被认为是非主流的、落后的音乐文化,学生们多对贝多芬、莫扎特感兴趣,对中国音乐有排斥心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中国音乐史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林林总总、较为分散,不同时期的音乐形态之间又缺乏连续性,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艰深、与教学实践距离较远;而教师则苦于课时不够、教学内容难以按照既定进度完成。中国音乐史因此沦为一门靠死记硬背来应付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学习气氛僵化,教学内容很难与教学实践中诸多的中外音乐文化现象产生联系。

(四)考核方式与效果矛盾

以往的中国音乐史课程考核主要是期末卷面考察,学生多喜欢“临时抱佛脚”来应付考试,这样靠强记得到的学习成果,难以真实的反映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很难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世界音乐视域下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反思

姊妹科目“西方音乐史”早已认识到教学理念和教学体制中存在一种割裂的现象,如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民族音乐学等专业之间的分工过于“严格”,造成专业之间的严重分家和割裂,并且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眼界。……并提倡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开阔中西比较的思维和理念。[4]因而,面对中国音乐史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开阔思路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改革。

(一)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

《指导纲要》中提出:“将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置于中国音乐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进行,同时使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更直观形象,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感知能力与思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有了这一指导思想,中国音乐史的课程目标设定时除了各个历史时期主要音乐成就、重要流派、音乐家、代表作品、风格特征以外,还要注意这些历史事件的纵向历时、横向共时的关联性。将音乐史教学和相关文化的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关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和他的自度曲这个知识点,教学任务的安排不能仅局限于人物和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中国古代的歌曲在姜夔之前,多来自于民间、集体的口传相授,没有专门、个性化的创作。而由姜夔自己谱曲写词的自度曲,文词优美雅致,音乐清幽高远,独树一帜。相比较之前的集体式加工写作,姜夔的自度曲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如何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度曲的价值?并利用世界音乐的视野对自度曲的独特性和互通性做出评价?本文认为可以运用音乐体裁的比较方法,忽视各民族历史时空的不同,从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上,寻找姜夔的自度曲与19世纪末西方的艺术歌曲共性特征:歌词都是精致有品位的诗作;音乐内容都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或是自然景观的抒情。只不过姜夔生活的年代正值南宋国家动荡、山河破碎的时期,他的作品更多表达个人身世飘零和怀才不遇。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姜夔和自度曲的艺术价值,引发学生就社会背景对音乐家和作品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与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历史课中背景分析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又如:在“古琴”这一章节中,我们通常只介绍古琴的发展历史、形制、音色、演奏方法及其代表作曲家和作品。在谈及到中国古琴谱为什么不标明节奏的问题时,总是一言带过,不做深究。笔者借鉴前人的观点,尝试从古琴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它的自身功能开始探讨,认为古琴是有明确节奏和时值功能的,然而它的节奏和时值的规定却不能像五线谱那样做理性的规定和制约,古琴谱的节奏和时值是因人、因情、因境、因曲而宜的。接着,笔者也请学生们一起思考,古琴谱之所以有的这种属性,与其生存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是否有关联。古琴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寄托,它是文人士大夫们追求自由、清悠、淡泊情趣的凭据,是集中、凝聚、浓缩士大夫阶层文化意味的器物。于是,古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审美准则,这些审美准则奠定了古琴谱的形式和表述方式的基础。即古琴演奏时节奏与时值的不精确、不严格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因此,古琴的审美情趣、演奏方法以及谱式的表述形式都统一地为中国士大夫的精神思想的表达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因为古琴音乐要表达的是一种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不当名的觉悟和“道”的境界。引发学生就社会背景对音乐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与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历史课中背景分析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二)更新教学观念、开放教学思路

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历史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并注重吸收具有时代感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教材内容,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合格的中音史教育人才。”[5]纵观整个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中国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越是经济、军事、社会强盛的历史时期,交流就越频繁,音乐艺术的成果也就越加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加速了音乐文化艺术的更新。且不说,中国周代就已有四夷之乐(王朝周边各部族的乐舞、歌曲),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之后,中国与内陆近邻中亚、西亚、印度的音乐交流日趋频繁,这些地区的乐器、乐调理论、乐曲受到明显的中国化痕迹。例如:中原地区的排箫,战国时称为“籁”,而那时,国内外的多个民族语言中有关吹管乐器的读音,与“籁”相似,如维吾尔语的笛叫“奈伊”,波斯语中的竹子和笛叫“奈伊”,罗马利亚语和匈牙利语称排箫为“奈伊”等,而古汉语中,“奈伊”与“籁”的读音是不分的,“奈伊”很可能是“籁”的音译。[6]这一谐音同意的乐器名称体现出中国与西亚古代乐器之间的交流。此外,公元568年,北周武帝与突厥联姻,皇后阿史那氏从西域带来了龟兹、疏勒、康国等国艺人,其中著名的琵琶演奏家苏祗婆,把西域的乐律传授了给了长安音乐家。直至隋唐时期,宫廷多部乐中不仅设立了天竺(古印度)、高丽(古朝鲜)、安国(中亚古国)、龟兹(新疆库车)等他国和他民族的乐部,还保留了其原有的音乐形式和乐舞风貌,相传著名的唐代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的音乐就是来源于印度《婆罗门曲》,表现出泱泱大国、海纳百川的气度,使得网络中西、“群音荟萃”的唐代音的乐牢牢打上了世界音乐的印记。而近代中国音乐随着“西乐东渐”的步伐,更多地被赋予了世界性的元素,如萧友梅、黄自等人创作的近代艺术歌曲,正是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日本学者田边尚雄在考察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进化之缘由时,特意将中国音乐的乐器“舞蹈节目放在整个亚洲大陆如南亚印度”西亚地区音乐文化之接纳或输出的视野中加以考证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幅亚洲音乐区域格局中的古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动态面貌)

“世界音乐”所用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以研究本土音乐为己任,注重研究地方知识和边缘文化知识,这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点不谋而合。引入这样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中国音乐的基础上,关注同一历史纬度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帮助学生通过世界音乐的横向比较研究,从世界音乐的格局中观照中国音乐的历史特质。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过去,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是按照历史音乐学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的,以“实证”为座右铭的。这样的研究多将历史材料、事件、人物以博物馆风格被陈列起来,像是按历史时期和朝代划分的百科手册。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也多停留在这个层面。[7]要改进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应将音乐放在社会、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例如:课前教师给出相关题目,让学生运用媒体、书籍寻找资料,课上采用学生汇报、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引导等形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讲述中国传统戏曲章节时,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准备中国戏曲的资料,同时也要对西方的歌剧也有所了解,两种戏剧虽然同是集歌、舞、乐、文学为一体综合艺术,却有着很大差别,西方重写实,中国重写意;欧洲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缛丽风尚之中,富丽奢华的景观,奇巧的舞台机关伴随着它走向辉煌;而中国传统戏曲却主要依赖表演者的个人才华,并不注重舞台效果;西方歌剧有专门的作曲家为之创作音乐,而中国戏曲则多采用曲牌体和板腔体的结构,通过曲牌和板式的变化来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在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中,加深对中国戏曲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的理解。这种由音乐概念入手展开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资料,走进课堂,主动思考、讨论分享,能起到“以点带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联动式教学效果。让学生不仅会唱歌、跳舞,而是要善于思考和评价,“从世界音乐背景中学习理解和评价中国音乐文化历时与共时发展的独特价值。”[8]

此外,在教学进度安排上,我们留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环节,如:参观乐器博物馆、在音乐节上观摩优秀的传统音乐节目、聘请音乐名家来给学生进行专题辅导。这些实践环节看似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却在能最短的时间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课堂内外积极主动地研讨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拓展知识面。

(四)完善评价机制,加强过程评价比重

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多样化,例如:把学生参观乐器博物馆、观看一部传统戏曲后的“观后感”;课堂上的汇报与发言;参与小组的讨论等形式都纳入评价机制中,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对这些形成性评价加以记录,再综合期末的试卷成绩(终结性评价),尽可能对每位同学实施客观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掌握音乐史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有效的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真正具有开阔的音乐视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合格音乐教育师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如果能够借助世界音乐的视角,将多元文化的思维渗透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任务安排中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共时性和关联性,将音乐史教学和相关文化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设定时要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历史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选择具有时代感、代表性、贴近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能够在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互动,对已有知识和体验之中进行深度联想,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真正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音乐教育人才的目标。■

[1]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页http://www.moe.edu.cn/edoas/ website18/52/info10052.htm

[2] 同上

[3] 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及其理论基础[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3:1-3.

[4] 蔡良玉.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中西比较视野的思考[J].人民音乐, 2006,01:70-73.

[5] 杨和平.高师中音史教学如何改革[J].人民音乐,2003,04:38-41.

[6] 阴法鲁.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J].人民音乐,1980,02:20-25.

[7] 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中国音乐学,1999,03:34-46.

[8] 康瑞军.世界音乐视野中的再定位:中国音乐史实验性研究思路新探[J].文化艺术研究,2014,01:45-50.

程征(1977-),女,安徽芜湖人,华东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理论;董放(1969-),女,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史论。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对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