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
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探究
马娟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课程。为了促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能够快速增加知识储备量,提升程序设计能力,在中职生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解决课程教学的困境。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程序设计”课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中职生在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课程的学习,指导中职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操作所要布置的任务,还能提高中职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继而增强其综合能力。
中职生;程序设计;创设情境;分层练习;任务驱动教学法
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生“程序设计”课程中,能够让学生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根据任务操作巩固相关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自主开发实践、思考、运用和解决的学习体系。在中职生“程序设计”教学中,恰当地实施任务驱动法,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此外,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制定协作任务,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优质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指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强烈寻求答案的推动下,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学习资源,同心协力完成一个任务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会互动协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到一种亲身实践的过程。任务驱动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在于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设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充实感和满足感,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未知潜力和求知欲望。从而建立一套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体系,培养出不断探索实践、敢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1]
(一)创设情境
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创设与其相似的学习情境,让课程学习在和现状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指导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进入学习情境,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快速地激发学生想象,使其回想起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使学生通过相关知识与经验去适应所学的新知识,不断扩展能力。
(二)确定任务
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选择与当前学习内容有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活动的主题,让学生来解决这一现实任务。这一过程可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扩大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够让新旧知识更好的衔接,通过完成任务来建立知识体系,而这正是探索性学习的目标。[2]
(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由教师直接提供解决对策和步骤,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寻找与任务相关的线索,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勇于实践。另外,鼓励学生相互沟通、研讨,通过头脑风暴,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继而找到任务的解决方案。
(四)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掌握及使用的评价;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钻研、共同协作能力的评价。[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教学的前提
兴趣对学习的作用不可估量,有效的教学方式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经验丰富的教师懂得如何创设情境,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要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寻求、积极地去探索,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不断提高操作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就是课前预备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时钟控件的课堂中,进行情境导入,通过时钟控件编辑“电子屏幕计时器”与“移动的问候语”两个小程序,便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地性。
(二)提出任务、培养能力是教学的中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程学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在程序设计课程中,为学生讲解完本节课程相关知识后,教师要确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针对学习任务分析程序的特点,明确哪部分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哪部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提出的任务必须有确切的目标要求;要求清楚明了,具有可行性;要在学生课程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及兴趣范围内;任务难度要适中,各任务之间要有联系,有多种完成任务的途径。另外,进行分组学习,在确定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要立即进行讨论与协商,仔细分析任务的目标、要求,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明确完成任务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倡导小组成员制定学习目标责任制,找寻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准备开始寻找相关资料。例如:在“文本框”的课程教学中,需要设计简单MSN登录系统的操作,要求学生通过VB编程设计MSN登录界面及功能。在这堂课中需要学生操作的任务有:设计程序界面、完成程序功能。想要顺利完成任务就要了解文本框的常用属性、方法及操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设置文本框中输入的内容可设置文本框的TEXT属性、设置密码字符时需设置文本框的PassWordchar属性、要文本框获得焦点可使用SetFocus等操作方法。通过此种方式,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同时让理论知识简洁化,并且使学生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目的和操作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与操作实践能力。[4]
(三)分层练习、提高质量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运用自身感知和实践经验,不断筛选、组合对应知识,从而创建有效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具备多种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所以,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出恰当的学习任务,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不断学习,这就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特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还使得学生更具创造力。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与类型,教师要灵活地选择任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应认真解决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指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改正错误,不要泯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针对特殊问题进行指导,制定一些激励方法。可以通过给先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加分来激发其操作的积极性,使得任务操作过程更加合理、有效。对于所有的学生都要求做基础题,有能力者还可进行选做题。如此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兴致。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进行高一层次的操作,继而使得课堂上形成良性的竞争,教学气氛更加积极活泼。尤其针对一些厌学、注意力涣散、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得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去钻研、探索,继而提升他们自身的程序设计能力。例如: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一个班级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或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程序。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换位,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引导同学进行操作、学习。指导过程中还能复习所学知识,总结自己在知识、技能、协作能力及认知策略上的不足;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分享别人的经验,加深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其自行组织交流。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建立帮助学生成功的教学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充实感、成就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扬长避短,始终保持稳定、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5]
(四)评价成果、体验成功是教学的保障
对中职生程序设计成果的合理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在实践课堂中,可利用多媒体网络展示学生的程序设计成果,这样,可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阅览其他同学的方案获得启发,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思路,还能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任务完成效果的展示和评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效果评价阶段,需要考虑的有:多鼓励,少苛责;多赞扬,少训斥;多认同,少否定;多信任,少怀疑。秉持这种教学态度会给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可通过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参与性与协作性、学习方法与手段、学习效率与效果、完成任务的情况、最终完成任务的作品、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进行评价。
在中职生“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缺点进行了合理的改革。通常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按照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多个需要协作完成的“任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中职生的学习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完成分配的任务,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主动研究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其程序设计能力的逐步提高。
[1]赵红英.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高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248-249.
[3]万莹.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18):172-173.
[4]葛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91-93.
[5]肖自红.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教导刊,2015(32):117-118.
[责任编辑 蒋云柯]
淮安市淮安区2016年教育教学立项课题“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项目编号:yb2016003)
马娟,女,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计算机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7)15-0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