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一)

2017-01-28 18:25臧志军
职教通讯 2017年28期
关键词:职教手工导向

臧志军

打造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一)

臧志军

讨论中国职教的未来时,许多人把未来工作世界的变化作为起点,比如:“工业4.0时代到来时一线操作工的需求会大量减少,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在降低”。这种论述方式把职业教育当作了产业发展的附属品,忘记了职业教育发展也有其内在动力和自主轨迹。我们认为,重产业因素、轻教育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在职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对中国未来职业教育的思考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和世界职教历史的考察之上。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里观察到了普鲁士手工行业的瓦解和手工业者变身产业工人的过程,但即使是韦伯的时代,普鲁士的行会势力仍然是相当强大,以至于到了十九世纪末,德国政府通过立法把强制性手工业协会纳入半国营范围,在技能形成领域赋予他们准公共权力。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百多年来,手工业部门一直是学徒制培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法人行动者。对于这一机制,西伦在《制度是如何演化的》一书中引用曼诺的观点认为,政府“通过与社会利益组织分享‘公共空间’,试图把功能性组织作为维护秩序的指定代理者,从而搭建了一个调和利益的现代模式”。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为现代学徒制无非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的观点应该是一种误读,德国模式中的学徒制并非校、企两个主体,而是存在一个“调和利益”的中间组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功能性组织”并不是一个如政府一样的中立组织,它在本质上代表了企业界的利益。正因为如此,德国双元制以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最终依归,职业教育要通过与生产过程高度统一的教学,达到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在现实的岗位上成为熟练工人的目的。显然,德国的这套职业教育机制完全符合我们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想象,所以,今天的中国职教人才乐意把德国作为学习的榜样。

但那些主张向德国学习的人却经常有意无意忽略这样的事实:在这个星球上,只有德语区国家,才能成功地施行了德国式双元制,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其他的职业教育形式。让我们以美国为例,同样在十九世纪末,卡尔文·伍德沃德教授开始在中小学里推广手工教育,即在公立学校里引入一些技能劳动的课程。尽管很多人把“手工教育运动”看作美国学校形式职业教育的先声,但伍德沃德等人的出发点却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项未来的求生技能,而是希望通过引入手工课程改造僵化、低效、处于崩溃边缘的公立义务教育。伍德沃德认为“手工训练对正常的智育和德育非常重要”,因此,手工训练是智育和德育的手段与补充。美国现代职业教育的这一起源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主要不以学制形式,而是以课程形式出现在综合高中里,通过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在本质上仍未摆脱伍德沃德等人提出的以贴近社会实际的课程改造普通教育的思路。在这样的职业教育环境中,人们对技能训练的功能设定与数学在普通教育系统中的地位相仿: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在未来被使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技能训练改善智育、德育或体育的成效。与德国式“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相对应,我们可以把美国式职教称为“教育导向的职业教育”。

通过以上德国和美国的职业教育故事,我们发现,对于职业教育至少存在两种功能观:一种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质训练;另一种是以改善普通教育为目的的形式训练。也许,从教育导向到就业导向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不同国家的职业功能,因为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而在这个谱系里处于不同的位置。那么,中国处于什么位置?

许多人把福建船政学堂或江南机器制造局中的技工学校作为中国职业学校的开端,这显然是一个与德国或美国不同的职教故事。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了专门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状态,但在职教萌发后五六十年后的1917,黄元培感慨到: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想着做工做农,却一心想去做官。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学校教育仍然是稀缺资源,能够接受学校教育——即使是被认为略为低端的职业教育——的青年往往都被认为是社会精英,所以,职业学校发挥的功能与普通学校并无根本上的区别。台湾“中研院”做的“口述历史丛书”中,那些就读职业学校的口述人的人生发展轨迹与就读普通中学的并无明显区别;而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中学读的是师范学校,陈云读的是会计学校,这些都能证明,当时的职教与普教所发挥的功能差别并不像今天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大。到了解放后,中国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基因并未明显失去,最明显的标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许多职业学校都由普通学校转制而来。而在普通民众中,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入职业学校的首要动机是“孩子还小,总不能不上学吧”,至于能否学到安身立命的技能与之相比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毫不武断地说,中国职业教育在传统上就是教育导向型职教,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片挞伐声中,职业学校仍然保持相当大的文化基础课比例,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而非像德国那样的工作场所学习。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职教手工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