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慧 廖象英
随着现代化护理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进展,在如今的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在职护理人员的继续再教育体系,提高培训结果,已经成为护理教育管理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1-3]。但如今的护理继续再教育仍存在目的不明确以及针对性不强等问题[4-5]。因此本次主要研究不同层级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选取我院不同层级外科护士11名进行深入访谈,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对象为我院外科不同层级外科护士11名,研究获得研究者知情同意,且均为自愿参加。其中包括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4名。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6.2±4.8)岁,护龄3~10年,平均护龄(6.2±3.8)年。
获得护士之执业资格证书,且护理工作长达1年以上的我院外科护士。
研究者按照与受访护士约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访谈,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左右,研究者以“你认为继续教育工作如何进展才可以满足外科护士的教育需求?”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先行提问,再逐渐询问封闭性问题,通过深入访谈,获得一定的有价值信息,并进行记录,在访谈结束之后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护理人员存在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护龄较低的护理人员存在临床经验以及应急能力均较为缺乏,因此需要继续再教育来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并且护龄较高的护理人员也意识到如今的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以往学习的陈旧的护理知识已经远远不能达到临床需求,因此需要再教育来提高自身能力;护理人员希望再教育的内容突出实用性以及可行性,目前临床上的护理再教育与临床护士的需求脱节,实用性较低,而且培训的针对性也有待提高,护龄较低的新护士所需要的是临床的专科护理知识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而资历稍高的护理人员则需培训目前临床上所发展的新技术以及新业务,而主管护师一级的护士则需要加强培训关于论文撰写以及科研申报的能力。而且护理人员提出了电子化以及网络化的继续教育需求,由于外科护士工作时间较长,导致很难集中参加继续再教育培训,因此发展电子化、网络化继续再教育,让护理人员充分利用零星时间来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教育方式。
护理再教育是在规范化专业学习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为目的的一种终身性学习方式,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对临床护士的储备知识以及技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对在职护士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继续再教育迫在眉睫[6-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继续再教育的需求较大且不同层级护士需求不同,因此要针对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再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知识的实用性,让临床护士学有所用,将所学习的知识可以真正的应用到临床中去,而且在此次研究中大多数护士提出了应该实行网络化、数字化继续再教育的建议,并且网络化再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网络化教育具有教育资源共享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等优点,不仅可以为其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内容,而且学习时间自我选择性较强,可以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
试用期护士的继续教育:护士长制定培训计划,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抓好“三基”训练,并适当安排治疗工作,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护士阶段的继续教育:高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参与病房内的护理查房和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对护士的院内感染知识、护理安全知识、专科知识、护理基本理论等进行理论考核。
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侧重专科、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的培养;参与病房带教,自学、参加专科进修班;定期进行业务知识、专科护理知识以及技术操作考核。
主管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侧重科室教学与管理,定期进行业务知识、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以及技术操作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在职护士继续再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实践问题,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深入研究,但本次研究选取人员较少,且仅选取了我院外科护理人员,因此研究结果在反映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在教育的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下一阶段将在查阅文献以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对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等级医院的外科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全面了解不同层级外科护士对继续再教育的需求,以便于继续再教育工作的更好进展。
[1]王丽敏,杨晓,乔晓丽. 外科护士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分析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7): 64-67.
[2]杨燕妮,徐霞. 护理继续教育工作手册在外科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4,13(3): 53-56.
[3]刘娜. 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5,28(16): 168-169.
[4]刘玉芬,聂晓静,杨玉凤. 功能神经外科专科特色的护士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效果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1): 81-82.
[5]李姝晋,唐文国,李赋情,等. 四川省基层医院护士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6): 926-929.
[6]彭竹竹,高红梅,彭伶丽. 湖南省某三甲医院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6): 113-118.
[7]谭运娟,黄天雯,陈晓玲,等. 规范化培训对骨科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4,13(9): 63-66.
[8]方利,李帆,龚敏,等. 重庆市耳鼻咽喉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调查分析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 1160-1164.
[9]张然,许勤,陈丽,等. 外科护士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 57-60.
[10]杨春林,邓海燕,张昌菊,等. 县、乡级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7): 2166-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