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升华少年儿童情感

2017-01-28 13:30乔俊艳
黄河之声 2017年13期
关键词:笔者情感音乐

乔俊艳

(南京市青少年宫,江苏 南京 210000)

在音乐教学中升华少年儿童情感

乔俊艳

(南京市青少年宫,江苏 南京 210000)

音乐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少年儿童掌握多少技能,更重要的是萌发初步的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因此,必须把欣赏、感受和表现等作为音乐教育的宗旨,通过音乐教师的引导,让少年儿童在教与学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汲取知识、收获快乐,进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愉悦地成长。

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音乐课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笔者认为,音乐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审美艺术,少年儿童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能够在愉快活泼、富有艺术特点的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利用音乐的特殊教育功能,通过课堂的设置和创新,增强音乐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少年儿童的审美情趣,升华少年儿童的情感,对少年儿童进行美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一、在音乐中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詹姆斯·约翰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在一切学习的动机中,兴趣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一切活动的源动力,在此动力之下少年儿童会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总会主动、愉快去探究它。在音乐教学中,笔者抓住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跳、好唱的特点,力求使音乐课游戏化、情景化,用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少年儿童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快乐地投身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比如,在歌曲《猪八戒吃西瓜》的教学中,笔者先是在饭前饭后让幼儿观看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使他们了解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然后在教学中让孩子在歌曲的伴奏下,模拟猪八戒捧着西瓜、大口吃、摸肚皮等动作,幼儿很快地进入情况,把歌曲学懂、学会;在歌曲《十二生肖》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随着音乐进程创编听到的动物形象,配合做动作的模仿,然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属相,逐步引导找全十二生肖、排出先后顺序,最后用歌声巧妙地唱出来、用游戏生动地演出来,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兴趣浓烈、无比兴奋、非常快乐。幼儿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笔者注重利用幼儿的这一好奇心,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贴近生活的事物等为出发点,创编《小鱼游》、《小雪花飞呀飞》等音乐游戏,由于这些都是幼儿常见的一些小动物以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过的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参与性很高,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热情、培养了兴趣、激发了能力。在上公开课《小树叶》时,笔者就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幼儿参与热情很高,课堂中还设置了风吹树叶的游戏,让孩子用身体来表现树叶被风吹落的样子,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不仅学会了歌曲,还懂得树叶会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学到一些基本的自然知识。

二、在音乐中发掘少年儿童的潜能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我国教育实践家冯恩洪认为,“学校永远有差异,学校永远无差生。提倡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因此,素质教育一定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极力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不仅仅是音乐技能的培养,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让少年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灵活指导策略,尊重每位幼儿的个性,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位幼儿拥有健康的身体、完美的人格、和谐的关系。少年儿童的性格各有不同,有些孩子活泼外向,敢于表现,有些却自卑内向。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由易到难小步递进的“阶梯”式教学方式,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个性化,使每个儿童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注重发现每位少年儿童的闪光点,尽可能给每个少年儿童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他们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少年儿童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少年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在成人眼里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不能否定他们的想法,在音乐欣赏时,笔者多鼓励孩子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少年儿童的语言能力、感知力、记忆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对少年儿童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针对一些孩子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等实际,在音乐游戏中,角色和同伴的选择,都以他们为主体,在一定的规则下合作完成,少年儿童的交往、协作、纪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组织合唱教学中,起初分组练得很好,一合成就会乱套,笔者耐心向孩子们讲述团结一心、协调配合的道理,让大家明白一个人唱得再好,与别人不一致、不协调也是不行。慢慢地,学生学会了适应别人,懂得了团队合作。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通过排练《两只老虎》《快乐颂》等小合唱,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携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和激励他们,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都不断得到强化。

三、在音乐中升华少年儿童的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音乐是抒发人类情感最直接、最形象的艺术形式,好的音乐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现在的学生,由于环境优越,加之独生子女多,家长百依百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等不良个性品行,通过情感化课堂教学,在教师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下,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行,从而使学习行为得到情感影响的强大动力。音乐是一种审美艺术,少年儿童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可以从中识别和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音乐艺术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可以起到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儿童歌曲中的歌词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让少年儿童在唱唱跳跳中受到思想教育,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组织《唱脸谱》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把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作为重要目的,给大家观看外国人唱京剧、学变脸的视频,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外国人对我们的国粹都如此推崇、痴迷,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热爱我们自己的国家、国粹。学生们从起初的不敢张嘴、表情生硬,到后来模仿越来越到位,情绪越来越投入,有的甚至随着音乐的流动摇头晃脑,唱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除此之外,笔者还有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十月份单位组织红歌会,编排歌表演《国家》,在“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的激情演唱中,让少年儿童感受了国家是我家的自豪,激发了爱祖国的情感;在《雪绒花》一课教学,组织大家欣赏不怕寒冷,勇敢、坚强地生长在高山上的雪绒花的生成状况,使大家深受启发,领悟到要做一个不怕困难、勇敢担当的孩子;组织歌曲《少先队员之歌》教学中,让孩子回忆并讲述加入少先队时的情境和心情,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刻苦学习、不怕苦累,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这些通过音乐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少年儿童审美情趣,也在艺术的氛围中,提高了品德修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张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4]李珍云.让美的情感在音乐中升华.教育教学研究,2011,15.

[5]耿宁.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05.

[6]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笔者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老师,别走……
情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音乐
性能相差达32%